采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54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血针,包括:外套,一端设置有出针口,另一端设置有容纳端口;端盖,连接到所述容纳端口,端盖设置有弹簧容纳空间;针芯,设置有采血针体,针芯设置在外套内,且采血针体的针尖适于从出针口出射;弹簧,设置在外套内,一端用于偏压针芯,另一端位于所述弹簧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端盖设置有至少一个挤压变形部,所述挤压变形部适于被外套的内壁挤压而径向向内变形以减小所述弹簧容纳空间。利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端盖对弹簧的稳固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血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血针。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采血针中,需要使用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到或者抵接采血针针芯,而另一端则连接到采血针的端盖上。但是,现有设计中将弹簧连接到端盖的结构存在不能将弹簧稳固连接到端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采血针。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一种采血针,包括:外套,一端设置有出针口,另一端设置有容纳端口;端盖,连接到所述容纳端口,端盖设置有弹簧容纳空间;针芯,设置有采血针体,针芯设置在外套内,且采血针体的针尖适于从出针口出射;弹簧,设置在外套内,一端用于偏压针芯,另一端位于所述弹簧容纳空间内,所述端盖设置有至少一个挤压变形部,所述挤压变形部适于被外套的内壁挤压而径向向内变形以减小所述弹簧容纳空间。可选的,所述挤压变形部包括适于被外套的内壁挤压而径向向内变形以与弹簧接合的至少一个弹性臂。可选的,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径向向外的端盖凸起,所述端盖凸起适于被外套的内壁挤压而使得弹性臂径向向内变形。可选的,所述端盖凸起包括适于引导或者便于端盖与容纳端口配合的引导斜面。可选的,所述容纳端口的内壁设置有端口凸起,所述端口凸起适于在端盖安装到容纳端口的过程中径向向内挤压所述弹性臂。可选的,所述端盖包括内筒体,所述内筒体设置有周向开口,且所述内筒体限定所述弹簧容纳空间;内筒体在周向方向上的一部分构成所述弹性臂,且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在周向方向上面对所述周向开口。可选的,所述端盖包括内筒体,所述内筒体设置有周向开口,且所述内筒体限定所述弹簧容纳空间;内筒体在周向方向上的一部分构成所述弹性臂,且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在周向方向上面对所述周向开口。可选的,所述端盖包括内筒体,所述内筒体设置有周向开口,且所述内筒体限定所述弹簧容纳空间;内筒体在周向方向上的一部分构成所述弹性臂,且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在周向方向上面对所述周向开口。可选的,所述端盖包括内筒体,所述内筒体设置有周向开口,且所述内筒体限定所述弹簧容纳空间;内筒体在周向方向上的一部分构成所述弹性臂,且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在周向方向上面对所述周向开口。可选的,所述弹性臂与内筒体在周向方向上的其他部分之间的连接处为厚度减小部分。可选的,所述端盖包括配合部,用于与所述容纳端口卡扣连接,所述配合部与内筒体间隔开的设置在内筒体的径向外侧。可选的,所述端盖凸起在径向方向上凸出到所述配合部的外壁之外。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一种采血针,包括:外套,一端设置有出针口,另一端设置有容纳端口;端盖,连接到所述容纳端口,端盖设置有弹簧配合部;针芯,设置有采血针体,针芯设置在外套内,且采血针体的针尖适于从出针口出射;弹簧,设置在外套内,一端用于偏压针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弹簧配合部,所述弹簧配合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挤压变形部,所述挤压变形部适于被外套的内壁挤压而径向向内变形以与弹簧接合。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挤压变形部,可以在端盖安装到外套时挤压弹簧或者是卡紧弹簧,从而实现端盖对弹簧的稳固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的端盖的俯视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的端盖的立体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的端盖安装到采血针的外套上后的一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首先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血针,需要指出的是,为显示清晰所见,附图中有些特征或部件并没有具体示出。如图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本技术的采血针包括:外套20,一端设置有出针口(未示出),另一端设置有容纳端口;端盖10,连接到所述容纳端口,端盖设置有弹簧容纳空间14;针芯(未示出),设置有采血针体,针芯设置在外套内,且采血针体的针尖适于从出针口出射;弹簧(未示出),设置在外套20内,一端用于偏压针芯,另一端位于所述弹簧容纳空间14内。如图1-3所示,端盖10设置有至少一个挤压变形部(附图标记11+19),挤压变形部适于被外套20的内壁21挤压而径向向内变形以减小弹簧容纳空间14。可以看到,在图1的俯视图中,弹簧容纳空间14为圆形,而在图3中,由于挤压变形部向内突入,弹簧容纳空间14变小。挤压变形部包括适于被外套的内壁挤压而径向向内变形以与弹簧接合的至少一个弹性臂19。如图1-3所示,弹性臂19的自由端设置有径向向外的端盖凸起11,端盖凸起11适于被外套20的内壁挤压而使得弹性臂19径向向内变形。如图2所示,端盖凸起11包括适于引导或者便于端盖与容纳端口配合的引导斜面11a。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容纳端口的内壁并未设置挤压弹性臂的凸起,但是虽然没有示出,容纳端口的内壁也可以设置有端口凸起,所述端口凸起适于在端盖安装到容纳端口的过程中径向向内挤压所述弹性臂。如图1-2所示,端盖10包括内筒体17,内筒体17设置有周向开口13,且内筒体17限定弹簧容纳空间14。如图1和3所示,内筒体17在周向方向上的一部分构成弹性臂19,且弹性臂19的自由端在周向方向上面对周向开口13。如图1所示,弹性臂19与内筒体17的其他部分之间的连接处12为厚度减小部分。如图1所示,端盖包括配合部18,用于与容纳端口卡扣连接,配合部18与内筒体17间隔开的设置在内筒体17的径向外侧。配合部18为外筒体,外筒体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筋16,该连接筋16可以与容纳端口内壁上的孔或槽22配合。如图1所示,还可以设置另外的连接筋,如连接筋161,连接筋161可以与外套上的对应槽相配合。如图1所示,端盖凸起11在径向方向上凸出到配合部18的外壁15之外。基于以上实施例,本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1、一种采血针,包括:外套,一端设置有出针口,另一端设置有容纳端口;端盖,连接到所述容纳端口,端盖设置有弹簧容纳空间;针芯,设置有采血针体,针芯设置在外套内,且采血针体的针尖适于从出针口出射;弹簧,设置在外套内,一端用于偏压针芯,另一端位于所述弹簧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端盖设置有至少一个挤压变形部,所述挤压变形部适于被外套的内壁挤压而径向向内变形以减小所述弹簧容纳空间。2、一种采血针,包括:外套,一端设置有出针口,另一端设置有容纳端口;端盖,连接到所述容纳端口,端盖设置有弹簧配合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针,包括:/n外套,一端设置有出针口,另一端设置有容纳端口;/n端盖,连接到所述容纳端口,端盖设置有弹簧容纳空间;/n针芯,设置有采血针体,针芯设置在外套内,且采血针体的针尖适于从出针口出射;/n弹簧,设置在外套内,一端用于偏压针芯,另一端位于所述弹簧容纳空间内,/n其特征在于:/n所述端盖设置有至少一个挤压变形部,所述挤压变形部适于被外套的内壁挤压而径向向内变形以减小所述弹簧容纳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针,包括:
外套,一端设置有出针口,另一端设置有容纳端口;
端盖,连接到所述容纳端口,端盖设置有弹簧容纳空间;
针芯,设置有采血针体,针芯设置在外套内,且采血针体的针尖适于从出针口出射;
弹簧,设置在外套内,一端用于偏压针芯,另一端位于所述弹簧容纳空间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设置有至少一个挤压变形部,所述挤压变形部适于被外套的内壁挤压而径向向内变形以减小所述弹簧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变形部包括适于被外套的内壁挤压而径向向内变形以与弹簧接合的至少一个弹性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径向向外的端盖凸起,所述端盖凸起适于被外套的内壁挤压而使得弹性臂径向向内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凸起包括适于引导或者便于端盖与容纳端口配合的引导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端口的内壁设置有端口凸起,所述端口凸起适于在端盖安装到容纳端口的过程中径向向内挤压所述弹性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包括内筒体,所述内筒体设置有周向开口,且所述内筒体限定所述弹簧容纳空间;
内筒体在周向方向上的一部分构成所述弹性臂,且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在周向方向上面对所述周向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包括内筒体,所述内筒体设置有周向开口,且所述内筒体限定所述弹簧容纳空间;
内筒体在周向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波李兵赵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