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刺伤易封闭的血气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49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刺伤易封闭的血气针,包括注射器、针头,所述注射器的一端设有乳头,注射器靠近乳头的一端通过螺纹设有端盖,注射器的外壁上设有标识线,注射器的乳头中设有单向阀,并在乳头的外壁设有与单向阀连接的推扭;所述端盖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并在封闭端的中心设有通孔,端盖的外壁对称设有凸条;所述端盖上套设有推筒,推筒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并在开口端的侧壁上对称设有推翼,推筒的封闭端设有针孔,推筒的内壁对称设有与凸条配合的凹槽;在采血前、采血后方便将针尖暴露或隐藏,防止刺伤医护人员,避免造成感染,并能避免注射器内的血液与空气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刺伤易封闭的血气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刺伤易封闭的血气针。
技术介绍
血气针用于采集人体血液进行检测,在采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将血气针的针尖保护套去除后将针尖扎入人体进行采血,采血完成后再将针尖保护套套在针尖上,防止刺伤医护人员造成感染,但由于针尖较细,使用针尖保护套套装时极易刺伤医护人员,达不到防刺伤的目的;在采血完成后将血液送检前需要将针头取下,使用锥头盖封闭注射器的乳头端,防止血液与空气长时间接触,但将针头取下再使用锥头盖封闭注射器,操作繁琐,不能一气呵成,且也会造成空气与血液的接触。综上所述,目前使用的采血针存在一下问题:1、采血完成后再将针尖保护套套在针尖上,防止刺伤医护人员造成感染,但由于针尖较细,使用针尖保护套套装时极易刺伤医护人员,达不到防刺伤的目的。2、采血完成后将血液送检前需要将针头取下,使用锥头盖封闭注射器的乳头端,防止血液与空气长时间接触,但将针头取下再使用锥头盖封闭注射器,操作繁琐,不能一气呵成,且也会造成空气与血液的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防刺伤易封闭的血气针,在采血前、采血后方便将针尖暴露或隐藏,防止刺伤医护人员,避免造成感染,并能避免注射器内的血液与空气接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实现的:一种防刺伤易封闭的血气针,包括注射器、针头,所述注射器的一端设有乳头,注射器靠近乳头的一端通过螺纹设有端盖,注射器的外壁上设有标识线,注射器的乳头中设有单向阀,并在乳头的外壁设有与单向阀连接的推扭;所述端盖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并在封闭端的中心设有通孔,端盖的外壁对称设有凸条;所述端盖上套设有推筒,推筒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并在开口端的侧壁上对称设有推翼,推筒的封闭端设有针孔,推筒的内壁对称设有与凸条配合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推扭与乳头之间设有密封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推筒的长度大于针头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标识线包括开启线、闭合线,开启线位于远离注射器的乳头的外壁上,闭合线位于靠近注射器的乳头的外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端盖通过螺纹拧紧在注射器上时单向阀封闭且推筒的开口端到开启线的距离与推扭移动的距离相等;所述推扭远离注射器移动打开单向阀时移动的距离为推筒内凹槽的侧壁与凸条的侧壁接触时推筒的开口端到闭合线的距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推筒能够将针头隐藏在内部,在需要使用时方便将针头、针尖显露出来使用,在不需要使用时方便将针头、针尖隐藏,操作简单、快捷,避免刺伤医护人员,防止感染,并方便将血液样本送检。2、通过设置单向阀能够控制注射器的乳头处的通断,防止注射器中的血液与空气接触。3、通过设置端盖能够在取出注射器内的血液时方便将针头去除。4、通过设置标识线能够方便观察单向阀的开启与封闭,放便采血的进行。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刺伤易封闭的血气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刺伤易封闭的血气针的视板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注射器,2-乳头,3-针头,4-端盖,5-推筒,6-推翼,7-针孔,8-开启线,9-闭合线,10-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更加清晰的描述本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以下描述:实施例参阅图1-2所示,一种防刺伤易封闭的血气针,包括注射器1、针头3,所述注射器1的一端设有乳头2,注射器1靠近乳头2的一端通过螺纹设有端盖4,注射器1的外壁上设有标识线,注射器1的乳头2中设有单向阀,并在乳头2的外壁设有与单向阀连接的推扭;所述端盖4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并在封闭端的中心设有通孔,端盖4的外壁对称设有凸条10;所述端盖4上套设有推筒5,推筒5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并在开口端的侧壁上对称设有推翼6,推筒5的封闭端设有针孔7,推筒5的内壁对称设有与凸条10配合的凹槽。所述推扭与乳头2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推筒5的长度大于针头3的长度。所述标识线包括开启线8、闭合线9,开启线8位于远离注射器1的乳头2的外壁上,闭合线9位于靠近注射器1的乳头2的外壁上。所述端盖4通过螺纹拧紧在注射器1上时单向阀封闭且推筒5的开口端到开启线8的距离与推扭移动的距离相等;所述推扭远离注射器1移动打开单向阀时移动的距离为推筒5内凹槽的侧壁与凸条10的侧壁接触时推筒5的开口端到闭合线9的距离。本技术作为一种防刺伤易封闭的血气针使用时的具体应用为:将针头3安装在注射器1的乳头2上,再通过端盖4与注射器1螺纹配合将端盖4、推筒5安装再注射器1上,采血时,推动推筒5便将针头3穿过推筒5上的针孔7显露出,转动推翼6使推筒5转动,推筒5转动在凹槽与凸条10配合下带动端盖4转动至推筒5的开口端与开启线8重合,此时单向阀开启便可进行采血;采血完毕后,推动推筒5将针头3隐藏在推筒5内部,转动推翼6使推筒5反向转动,推筒5转动在凹槽与凸条10配合下带动端盖4转动至推筒5的开口端与闭合线9重合,此时单向阀封闭,便可将存有血液的注射器送检使用放便,避免刺伤医护人员,并能避免注射器内的血液与空气接触;检测时从注射器1内取样时,转动推翼6使推筒5转动远离注射器1的推柄,推筒5转动在凹槽与凸条10配合下带动端盖4转动,端盖4推动针头3脱离乳头2掉入推筒5内,并将端盖4完全脱离注射器1,此时单向阀开启,可进行取样。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刺伤易封闭的血气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针头,所述注射器的一端设有乳头,注射器靠近乳头的一端通过螺纹设有端盖,注射器的外壁上设有标识线,注射器的乳头中设有单向阀,并在乳头的外壁设有与单向阀连接的推扭;所述端盖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并在封闭端的中心设有通孔,端盖的外壁对称设有凸条;所述端盖上套设有推筒,推筒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并在开口端的侧壁上对称设有推翼,推筒的封闭端设有针孔,推筒的内壁对称设有与凸条配合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刺伤易封闭的血气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针头,所述注射器的一端设有乳头,注射器靠近乳头的一端通过螺纹设有端盖,注射器的外壁上设有标识线,注射器的乳头中设有单向阀,并在乳头的外壁设有与单向阀连接的推扭;所述端盖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并在封闭端的中心设有通孔,端盖的外壁对称设有凸条;所述端盖上套设有推筒,推筒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并在开口端的侧壁上对称设有推翼,推筒的封闭端设有针孔,推筒的内壁对称设有与凸条配合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刺伤易封闭的血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扭与乳头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祥丁玉兰池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