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光谱带的近红外吸收染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44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宽光谱带近红外吸收染料,其主要由:以式A所示化合物和式B所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为起始原料,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所述的混合物与金属盐于高沸点溶剂在回流温度时保持4小时至6小时,经后处理后得到目标物C。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近红外染料的吸收波长能覆盖650nm~780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宽光谱带的近红外吸收染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宽光谱带近红外染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吸收波长覆盖650nm~780nm的染料。
技术介绍
金属酞菁类化合物可以作为一种耐高温的近红外吸收染料使用。但现有的金属酞菁类染料的吸收波长覆盖范围较窄(如钛氧酞菁染料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强吸收波长为范围为685±20nm)。俞孝伟等人公开了一种不对称酞菁锌染料(“新型不对称酞菁锌的合成和表征”,[J]有机化学,2012,32,770~775)。所公开的不对称酞菁锌染料的吸收光谱范围虽有所改善(即强吸收光谱范围较宽),但其强吸收波长范围仍未覆盖650nm~780nm。因此,提供一种强吸收波长范围能覆盖650nm~780nm的宽光谱带近红外吸收染料成为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光谱带的近红外吸收染料,强吸收波长范围能覆盖650nm~780n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近红外吸收染料,其主要由:以对叔丁基苯氧基邻苯二腈(式A所示化合物)和6-叔丁基萘-2,3-二腈(式B所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为起始原料,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所述的混合物与金属盐于高沸点溶剂回流温度时保持4小时至6小时,经后处理后得到目标物(其为包含式C所示化合物或/和其混合物);式中,M为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R1,R2,R3和R4分别独立选自下列基团中一种(曲线标记处为取代位):式A所示化合物与式B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0)或(1~10):1;所述催化剂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或钼酸铵;所述金属盐是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的氯化物。其中,式A和B所示化合物均为已知化合物,其制备可参见(俞孝伟等“新型不对称酞菁锌的合成和表征”,[J]有机化学,2012,32,770~775和陈丽媛,“具有近红外吸收性能的钒氧萘酞菁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理工大学,2015)。由上述技术方案获得的目标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宽光谱带近红外吸收染料)的强吸收波长范围能覆盖650nm~780nm。附图说明图1.为由实施例1制备的目标物C-1在DMF(5.0ⅹ10-3mg/mL)中吸收光谱;图2.为由实施例2制备的目标物C-2在DMF(5.0ⅹ10-3mg/mL)中吸收光谱;图3.为由实施例3制备的目标物C-3在DMF(6.0ⅹ10-3mg/mL)中吸收光谱;图4.为由实施例4制备的目标物C-4在DMF(9.0ⅹ10-3mg/mL)中吸收光谱;图5.为由实施例5制备的对比物-1在DMF(6.5ⅹ10-3mg/mL)中吸收光谱;图6.为由实施例6制备的对比物-2在DMF(5.5ⅹ10-3mg/mL)中吸收光谱;图7.为由实施例7制备的对比物-3在DMF(6.2ⅹ10-3mg/mL)中吸收光谱。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式A所示化合物与式B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3)或(1~3):1。在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由式A所示化合物与式B所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与所述的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0.25~0.32);在本专利技术又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金属盐是无水氯化亚铜或无水氯化锌;在本专利技术又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目标物,由主要步骤如下的制备方法制得:以由式A所示化合物和式B所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下简称为“混合物D”)为起始原料,在DBU存在的条件下,将混合物D与金属盐(优选无水氯化亚铜或无水氯化锌)置于反应溶剂中,于溶剂回流状态保持4小时至6小时,减压蒸馏蒸出反应溶剂,残余物在乙醇中回流1小时,冷却到室温后置于冰箱冷藏室内,过滤析出的晶体,滤饼经冷乙醇洗涤和干燥后即为目标物;其中,所述反应溶剂为C5~C10脂肪醇(如正戊醇等)或取代苯(如氯代苯或硝基苯等),其用量是:3.7mL~3.8mL/混合物D(1mmol);催化剂用量为:9mmol混合物D/DBU(1g);或,以混合物D为起始原料,在有钼酸铵(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混合物D、金属盐(优选无水氯化亚铜或无水氯化锌)和尿素置于反应溶剂中,于溶剂回流状态保持4小时至6小时,减压蒸馏蒸出反应溶剂,残余物在乙醇中回流1小时,冷却到室温后置于冰箱冷藏室内,过滤析出的晶体,滤饼经冷乙醇洗涤和干燥后即为目标物;其中,所述反应溶剂为C5~C10脂肪醇(如正戊醇等)或取代苯(如氯代苯或硝基苯等),其用量是:3.7mL~3.8mL/混合物D(1mmol);混合物D与钼酸铵(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1~0.3);混合物D与尿素的质量比为1:(0.4~0.6);在本专利技术又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式A所示化合物为式Aa所示化合物或式Ab所示化合物: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其目的仅在于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因此,所举之例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所用的3-硝基邻苯二腈和4-硝基邻苯二腈按专利文献CN1369480A所述方法制得,所用的其他化学品均为市售分析纯或化学纯试剂。实施例1(1)3-叔丁基苯氧基邻苯二腈(式Aa所示化合物)的合成:将对叔丁基苯酚(3.0g,20mmol)溶解在DMF(100mL)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碳酸钾(20g),升温到70℃,加入3-硝基邻苯二腈(3.0g,17mmol),薄层层析(TLC)跟踪反应至原料(3-硝基邻苯二腈)斑点消失,停止加热,反应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减压蒸馏反应液,蒸出DMF(约50ml),将残余物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水中的有机物,萃取液再经水洗去除其中的DMF,然后用旋转蒸发仪旋蒸至干,残余物用乙醇/水重结晶两次,得到2.1g类白色晶体(式Aa所示化合物),产率44%;1HNMR(CDCl3,400MHz)δ:7.52~7.50(m,4H),7.10~6.90,3H),1.36(s,9H);EI-MSm/z(%):276(M-H+,100%)。(2)目标物C-1的制备:在搅拌的条件下,将式Aa所示化合物与式B所示化合物等摩尔的混合物(2.3g,10.8mmol),无水氯化亚铜(0.35g,3.5mmol)和DBU(1.2g)置于正戊醇(40mL)中,加热至回流,TLC跟踪反应至原料(式Aa所示化合物和式B所示化合物)斑点消失,停止加热,用旋转蒸发仪旋蒸除去正戊醇,残余物在乙醇中回流1小时,冷却到室温后置于冰箱冷藏室内,过滤析出的晶体,滤饼用冷乙醇洗涤,干燥后得到绿色固体(1.6g),简记为目标物C-1。实施例2(1)4-叔丁基苯氧基邻苯二腈(式Ab所示化合物)的合成:除以4-硝基邻苯二腈替换实施例1的步骤(1)中3-硝基邻苯二腈外,其它步骤及反应条件与实施1相同,得到2.3g淡淡的棕色晶体(式Ab所示化合物),产率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光谱带的近红外吸收染料,其主要由:以式A所示化合物和式B所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为起始原料,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所述的混合物与金属盐于高沸点溶剂在回流温度时保持4小时至6小时,经后处理后得到的目标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光谱带的近红外吸收染料,其主要由:以式A所示化合物和式B所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为起始原料,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所述的混合物与金属盐于高沸点溶剂在回流温度时保持4小时至6小时,经后处理后得到的目标物;



式A所示化合物与式B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0)或(1~10):1;所述催化剂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或钼酸铵;所述金属盐是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的氯化物;所述高沸点溶剂为C5~C10脂肪醇,氯代苯或硝基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吸收染料,其特征在于,其中,式A所示化合物与式B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3)或(1~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吸收染料,其特征在于,其中,由式A所示化合物与式B所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与所述的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0.25~0.32)。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近红外吸收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吸收染料由主要步骤如下的制备方法制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永嘉裴勇朱建国沈羽杨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昀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