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232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平台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的框架结构;设于框架结构的顶部的吊挂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吊挂件的连接件,连接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塔吊的标准节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框架结构形成操作平台,利用连接件和吊挂件将框架结构固定于塔吊的标准节底部实现安装,从而利用框架结构能够确保人员可进入核心筒内进行施工操作,为内爬升塔吊爬升梁倒运操作提供便利。在底部结构施工时通过框架结构进行挡设,能够防止上方坠物风险,为内爬升塔吊井道结构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内爬塔吊用于核心筒的施工中,当核心筒的底部存在甩项的结构在施工,塔吊的爬升梁在核心筒内部井道内的工况下,没有操作平台以确保人员进行操作,施工不便,底部结构施工时存在上方坠物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操作平台以确保人员进行操作,底部结构施工时存在坠物的风险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的框架结构;设于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的吊挂件;以及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吊挂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塔吊的标准节底部。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底框;竖向固定于所述矩形底框且分别位于所述矩形底框夹角的四个竖杆;水平固接于相邻两个竖杆的横杆;斜向固接于相邻两个竖杆的斜杆。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吊挂件包括:水平固定于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的端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端板的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开设有第一孔;垂直固定于所述框架结构顶部的侧面的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开设有第二孔;垂直固定于所述端板和所述框架结构之间的多个加劲板。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孔,所述吊绳的另一端连接于塔吊的标准节底部。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耳板的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连接于核心筒内的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的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提供吊挂件,将所述吊挂件设于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以及提供连接件,将所述连接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吊挂件,将所述连接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塔吊的标准节底部。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提供框架结构包括:提供矩形底框,将所述矩形底框水平设置;提供四个竖杆,将四个所述竖杆竖向固定于所述矩形底框且分别位于所述矩形底框夹角;提供横杆,将所述横杆水平固接于相邻两个竖杆;提供斜杆,将所述斜杆斜向固接于相邻两个竖杆。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提供吊挂件包括:提供端板,将所述端板水平固定于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提供第一耳板,将所述第一耳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端板,所述第一耳板开设有第一孔;提供第二耳板,将所述第二耳板垂直固定于所述框架结构顶部的侧面,所述第二耳板开设有第二孔;提供多个加劲板,将所述加劲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端板和所述框架结构之间。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框架结构形成操作平台,利用连接件和吊挂件将框架结构固定于塔吊的标准节底部实现安装,从而利用框架结构能够确保人员可进入核心筒内进行施工操作,为内爬升塔吊爬升梁倒运操作提供便利。在底部结构施工时通过框架结构进行挡设,能够防止上方坠物风险,为内爬升塔吊井道结构施工提供安全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主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的框架结构10;设于框架结构10的顶部的吊挂件20;以及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吊挂件20的连接件30,连接件30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塔吊的标准节底部。本专利技术通过框架结构形成操作平台,利用连接件和吊挂件将框架结构固定于塔吊的标准节底部实现安装,从而利用框架结构能够确保人员可进入核心筒内进行施工操作,为内爬升塔吊爬升梁倒运操作提供便利。在底部结构施工时通过框架结构进行挡设,能够防止上方坠物风险,为内爬升塔吊井道结构施工提供安全保障。作为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3为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俯视图。结合图1至图3所示,框架结构10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底框;矩形底框包括连接形成矩形的四个底杆11和交叉连接于底杆的加固杆15;竖向固定于矩形底框且分别位于矩形底框夹角的四个竖杆12;水平固接于相邻两个竖杆12的横杆13;斜向固接于相邻两个竖杆12的斜杆14。本专利技术通过框架结构10的矩形底框提供用于施工平台,利用竖杆和斜杆形成的侧部的平面框对施工平台进行围设防护,增强安全性。利用框架结构10的横杆13和斜杆形成平面框对上方的杂物进行挡设,能够防止上方坠物风险。作为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吊挂件20包括:水平固定于框架结构10的顶部的端板21;垂直固定于端板21的第一耳板22,第一耳板22开设有第一孔;垂直固定于框架结构10顶部的侧面的第二耳板23,第二耳板23开设有第二孔;垂直固定于端板21和框架结构10之间的多个加劲板24。作为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一较佳实施方式,连接件30为吊绳,吊绳的一端穿设于第一孔,吊绳的另一端连接于塔吊的标准节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吊绳为钢丝绳。作为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端连接于第二耳板23的拉绳40,拉绳40的另一端连接于核心筒内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拉绳40为钢丝绳。或通过槽钢将第二耳板23和核心筒内的结构进行连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框架结构10,框架结构10的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提供吊挂件20,将吊挂件20设于框架结构10的顶部;以及提供连接件30,将连接件30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吊挂件20,将连接件30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塔吊的标准节底部。作为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框架结构10包括:提供矩形底框,将矩形底框水平设置;提供四个竖杆12,将四个竖杆12竖向固定于矩形底框且分别位于矩形底框夹角;提供横杆13,将横杆13水平固接于相邻两个竖杆12;提供斜杆14,将斜杆14斜向固接于相邻两个竖杆12。作为本专利技术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的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吊挂件20包括:提供端板21,将端板21水平固定于框架结构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的框架结构;/n设于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的吊挂件;以及/n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吊挂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塔吊的标准节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的框架结构;
设于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的吊挂件;以及
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吊挂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塔吊的标准节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括:
水平设置的矩形底框;
竖向固定于所述矩形底框且分别位于所述矩形底框夹角的四个竖杆;
水平固接于相邻两个竖杆的横杆;
斜向固接于相邻两个竖杆的斜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件包括:
水平固定于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的端板;
垂直固定于所述端板的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开设有第一孔;
垂直固定于所述框架结构顶部的侧面的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开设有第二孔;
垂直固定于所述端板和所述框架结构之间的多个加劲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孔,所述吊绳的另一端连接于塔吊的标准节底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心筒中内爬塔吊用的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耳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玉良赵鹏付林梁斌宋斐然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