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友好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汽车盲区观察设备以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225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汽车盲区观察设备,包括第一潜望筒和第二潜望筒:所述第一潜望筒的出光口外壁设置有卡环,所述第二潜望筒的进光口外壁设有与卡环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第一潜望筒和第二潜望筒的拐角处内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镜和第二平面镜,所述第二潜望筒的外壁套设有固定在驾驶室顶部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一驱动第二潜望筒沿其轴向旋转的旋转组件,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一反射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汽车盲区观察设备既能够对车辆上方不同高度的盲区空间进行自由的调节,也能够对车头和货箱的上方进行自由的转向观察操作,避免车辆在行驶到低矮路面时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现象,提高了汽车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汽车盲区观察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汽车盲区观察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汽车盲区主要有四大视觉盲区以及一些人为盲区,通常情况下,盲区分为车内盲区和车外盲区,车内盲区有的是车辆结构形成的,有的则是人为造成的,车外盲区是指因为固定或移动物体及光线问题造成的,不同车型遇到的盲区大小不同,对于大型货车而言,尤其其自身高度较高,导致车头和货箱上方也会存在较大的盲区,给货车的行驶带来的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对低矮障碍物高度的判断方式一般采用肉眼观察限高指示牌的方式,当没有限高指示牌时,需要借助肉眼观察,而肉眼观察的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驾驶员无法准确的判断车辆能够安全通过前方低矮的障碍物,进而不利于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采用可升降、转向的盲区观察设备,帮助驾驶员准确观察车辆能够安全通过低矮障碍物,避免车辆行驶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汽车盲区观察设备,包括第一潜望筒(2)和第二潜望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潜望筒(2)的出光口外壁设置有卡环(21);所述第二潜望筒(6)的进光口外壁设有与卡环(21)相适配的卡槽(61);所述第一潜望筒(2)和第二潜望筒(6)的拐角处内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镜(1)和第二平面镜(7);所述第二潜望筒(6)的外壁设置有一驱动第一潜望筒(2)升降的动力设备;所述第二潜望筒(6)的外壁套设有固定在驾驶室顶部的安装环(3);所述安装环(3)上设置有一驱动第二潜望筒(6)沿其轴向旋转的旋转组件(8);所述安装环(3)上设置有一反射组件(9),且反射组件(9)由旋转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汽车盲区观察设备,包括第一潜望筒(2)和第二潜望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潜望筒(2)的出光口外壁设置有卡环(21);所述第二潜望筒(6)的进光口外壁设有与卡环(21)相适配的卡槽(61);所述第一潜望筒(2)和第二潜望筒(6)的拐角处内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镜(1)和第二平面镜(7);所述第二潜望筒(6)的外壁设置有一驱动第一潜望筒(2)升降的动力设备;所述第二潜望筒(6)的外壁套设有固定在驾驶室顶部的安装环(3);所述安装环(3)上设置有一驱动第二潜望筒(6)沿其轴向旋转的旋转组件(8);所述安装环(3)上设置有一反射组件(9),且反射组件(9)由旋转组件(8)驱动,并垂直于驾驶员的视线方向伸缩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汽车盲区观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设备为升降气缸(5),且升降气缸(5)的输出端与卡环(21)上的卡块(22)连接,并驱动卡块(22)沿第二潜望筒(6)上开设的滑孔(62)内壁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汽车盲区观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8)包括一设置在安装环(3)上的电机(81),电机(81)的输出端联接有齿轮(82),且齿轮(82)与套设在第二潜望筒(6)上的齿环(4)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汽车盲区观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组件(9)包括一设置在安装环(3)上的固定架(94),固定架(9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友好
申请(专利权)人:刘友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