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调节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22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伸缩调节带,包括有扣体和带体,所述扣体枢接有定位片,所述扣体和定位片之间形成通槽;所述带体穿过该通槽;所述扣体上设置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位于枢接位一侧;所述定位片具有位于枢接位两侧的卡紧部和按压部;所述弹性臂抵压于按压部的底面以提供其向上复位的复位弹力;下压按压部时,卡紧部向上翘以解除对带体的卡紧,所述带体能于通槽内自由滑动;释放按压部,弹性臂将按压部向上弹起,卡紧部向下实现对带体的锁紧,带体不能于通槽内滑动。如此,通过设置扣体和带体,在带体上设置定位片,其能够实现对带体锁紧或解开锁紧,和现有技术相比,锁紧效果更好,操作也更加方便,只需按压或释放定位片的按压部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伸缩调节带
本技术涉及调节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伸缩调节带。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伸缩调节带,其广泛应用于表带、皮带或者衣帽等领域,现有的伸缩调节带主要有以下不足:1、扣件一般是金属制成,制造成本较高;2、装配不够紧密、锁紧效果不好;3、操作不便,解开时,需要完全翻开定位块;4、扣件及带件需采用塑胶件、金属件多种材质零部件,不便于垃圾分类与回收。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伸缩调节带,其通过设置扣体和带体,在带体上设置定位片,其能够实现对带体锁紧或解开锁紧,和现有技术相比,锁紧效果更好,操作也更加方便,只需按压或释放定位片的按压部即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伸缩调节带,包括有扣体和带体,所述扣体枢接有定位片,所述扣体和定位片之间形成通槽;所述带体穿过该通槽;其中:所述扣体上设置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位于枢接位一侧;所述定位片具有位于枢接位两侧的卡紧部和按压部;所述弹性臂抵压于按压部的底面以提供其向上复位的复位弹力;下压按压部时,卡紧部向上翘以解除对带体的卡紧,所述带体能于通槽内自由滑动;释放按压部,弹性臂将按压部向上弹起,卡紧部向下实现对带体的锁紧,带体不能于通槽内滑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带体上设置有若干限位齿槽,所述卡紧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卡于限位齿槽内对带体限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带体的前端设置有导引斜面,所述导引斜面于限位齿槽穿入通槽前穿入扣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相邻限位齿槽之间形成有凸齿,所述凸齿之朝向导引斜面侧形成有渐低斜面,使得:带体自按压侧朝向卡紧侧拉动时,形成沿凸齿间歇式位移。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槽内设置有限高块,所述带体适配于限高块的下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扣体、带体、定位片均是塑胶材质注塑成型制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带体的后段上设置有若干个前后间距设置的第一连接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扣体和定位片可拆卸式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片的下侧面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其布置于按压部所对应的下侧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扣体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设置扣体和带体,在带体上设置定位片,其能够实现对带体锁紧或解开锁紧,和现有技术相比,锁紧效果更好,操作也更加方便,只需按压或释放定位片的按压部即可;其次,所述扣体、带体和定位片均是注塑成型制得,生产便捷、效率高,组装时更加方便,同时,使得整个伸缩调节带的重量大大降低,减少了使用者的负担,舒适感更好;扣体、带体和定位片均采用塑胶材质,便于垃圾分类与回收;以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提高了配件的强度,进一步的提高了伸缩调节带的使用寿命。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一分解示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二分解示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第二分解示图。附图标识说明:10、扣体11、弹性臂12、限高块20、带体21、导引斜面30、定位片31、卡紧部32、按压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伸缩调节带,包括有扣体10和带体20,所述扣体10枢接有定位片30,所述扣体10和定位片30之间形成通槽;所述带体20穿过该通槽;其中:所述扣体10上设置有弹性臂11,所述弹性臂11位于枢接位一侧;所述定位片30具有位于枢接位两侧的卡紧部31和按压部32;所述弹性臂11抵压于按压部32的底面以提供其向上复位的复位弹力;下压按压部32时,卡紧部31向上翘以解除对带体20的卡紧,所述带体20能于通槽内自由滑动;释放按压部32,弹性臂11将按压部32向上弹起,卡紧部31向下实现对带体20的锁紧,带体20不能于通槽内滑动。所述带体20上设置有若干限位齿槽,所述卡紧部31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卡于限位齿槽内对带体20限位。所述带体20的前端设置有导引斜面21,所述导引斜面21于限位齿槽穿入通槽前穿入扣体10,起导引作用。相邻限位齿槽之间形成有凸齿,所述凸齿之朝向导引斜面21侧形成有渐低斜面,使得:带体20自按压侧朝向卡紧侧拉动时,形成沿凸齿间歇式位移。此处,结合附图,需说明的是:通常,设置有若干个间距布置的具有渐低斜面的凸齿,其具有另一个好处在于,由于渐低斜面具有导向作用,其通过和定位片30的配合,使得带体20和扣体10之间在卡紧部31实现对带体20的“锁紧”时,仍然可以正向推入,但是却反向锁定,实际应用中使用更方便,只需松开带体20时才需要下压按压部32。进一步的,所述通槽内设置有限高块12,其和扣体的底壁形成带体20的滑槽,所述带体20适配于限高块12的下侧,即带体20于该滑槽内滑动。所述扣体10、带体20、定位片30均是塑胶材质注塑成型制得。所述带体20的后段上设置有若干个前后间距设置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扣体10和定位片30可拆卸式连接、方便了组装和拆卸。所述定位片30的下侧面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其布置于按压部32所对应的下侧面,进一步提高了定位片30的使用寿命。所述扣体10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是条状连接孔,其可以调节连接位置。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设置扣体和带体,在带体上设置定位片,其能够实现对带体锁紧或解开锁紧,和现有技术相比,锁紧效果更好,操作也更加方便,只需按压或释放定位片的按压部即可;其次,所述扣体、带体和定位片均是注塑成型制得,生产便捷、效率高,组装时更加方便,同时,使得整个伸缩调节带的重量大大降低,减少了使用者的负担,舒适感更好;扣体、带体和定位片均采用塑胶材质,便于垃圾分类与回收;以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提高了配件的强度,进一步的提高了伸缩调节带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伸缩调节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扣体和带体,所述扣体枢接有定位片,所述扣体和定位片之间形成通槽;所述带体穿过该通槽;其中:/n所述扣体上设置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位于枢接位一侧;/n所述定位片具有位于枢接位两侧的卡紧部和按压部;所述弹性臂抵压于按压部的底面以提供其向上复位的复位弹力;下压按压部时,卡紧部向上翘以解除对带体的卡紧,所述带体能于通槽内自由滑动;/n释放按压部,弹性臂将按压部向上弹起,卡紧部向下实现对带体的锁紧,带体不能于通槽内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调节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扣体和带体,所述扣体枢接有定位片,所述扣体和定位片之间形成通槽;所述带体穿过该通槽;其中:
所述扣体上设置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位于枢接位一侧;
所述定位片具有位于枢接位两侧的卡紧部和按压部;所述弹性臂抵压于按压部的底面以提供其向上复位的复位弹力;下压按压部时,卡紧部向上翘以解除对带体的卡紧,所述带体能于通槽内自由滑动;
释放按压部,弹性臂将按压部向上弹起,卡紧部向下实现对带体的锁紧,带体不能于通槽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调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上设置有若干限位齿槽,所述卡紧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卡于限位齿槽内对带体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伸缩调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的前端设置有导引斜面,所述导引斜面于限位齿槽穿入通槽前穿入扣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伸缩调节带,其特征在于:相邻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政龙李靖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龙庆服装辅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