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脱落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17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口罩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脱落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耳带、罩面,所述罩面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耳带,所述罩面的内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鼻梁固定条、鼻梁防滑带、下颌防滑区,本口罩利用鼻梁防滑带上附着的医用无敏胶贴和下颌防滑区的医用无敏胶贴对口罩进行垂直方向上的防滑固定,同时利用耳后环绕纽扣将口罩锁定于使用者的面部,在预防耳后压伤的同时又加强了口罩的密封性,且口罩下颌防滑区同样采用了医用无敏胶贴,防止口罩上移,其与鼻梁防滑带相互配合,将口罩锁定在佩戴者面部,本装置起到了防护的目的性、防脱落的效果性和预防压力的损伤性,提高舒适性的多重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脱落口罩
本技术属于口罩
,具体涉及一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脱落口罩。
技术介绍
近10年来,随着传染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特别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多发,口罩成为了人们最常用的防护工具。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人们对口罩的安全性需求越来越高,基于目前市场上的医用外科口罩普遍存在密封性差、易脱落等缺点导致其安全性低。普通医用外科口罩鼻翼塑型条对口罩的固定不牢固,在平时进行交流、走动、打哈欠等活动时极易发生滑落,导致口、鼻暴露于外界环境当中,尤其是医务工作人员在平时进行查房、护理操作、无菌操作和手术等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佩戴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等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脱落口罩,通过本口罩增加了鼻梁防滑带和耳后包绕式按扣,极大降低了口罩脱落率,同时也增强了口罩的密封性,提高了佩戴者舒适度,实现了提高安全性、提高防护的效果性和预防压力性损伤、提高舒适性的三重目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脱落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耳带、罩面,所述罩面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耳带,所述罩面的内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鼻梁固定条、鼻梁防滑带、下颌防滑区,所述耳带的上侧套设有耳后环绕按扣带,所述耳后环绕按扣带包括耳后环绕扣的活动端、耳后环绕扣的固定端。优选的,所述耳带的个数为两个,其中一侧的耳带固定套设有耳后环绕按扣带;通过一侧耳带上设置有耳后环绕按扣带,便于两侧耳带连接。优选的,所述耳后环绕按扣带的一端为两层,包裹在耳带的外侧;耳后环绕按扣带可将口罩锁定于使用者的面部,在预防耳后压伤的同时又加强了口罩的密封性。优选的,所述耳后环绕按扣带的上侧分别安设有耳后环绕扣的活动端、耳后环绕扣的固定端;通过安设有耳后环绕扣的活动端、耳后环绕扣的固定端可将另一个耳带扣在耳后环绕按扣带内,防止口罩滑掉的情况。优选的,所述鼻梁固定条的形状为长条状,设置在罩面内上侧;通过鼻梁固定条可捏出鼻梁的形状,夹住鼻梁。优选的,所述鼻梁防滑带为扁平片,鼻梁防滑带上侧边与罩面内固定连接,鼻梁防滑带的下侧翘起;通过鼻梁防滑带上附着有医用无敏胶贴,且采用TPU材质,贴合鼻梁具有防滑作用。优选的,所述下颌防滑区设置在罩面内侧中部靠下;下颌防滑区为医用无敏胶贴,对口罩进行垂直方向上的防滑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口罩利用鼻梁防滑带上附着的医用无敏胶贴和下颌防滑区的医用无敏胶贴对口罩进行垂直方向上的防滑固定,同时利用耳后环绕纽扣将口罩锁定于使用者的面部,在预防耳后压伤的同时又加强了口罩的密封性,与普通医用外科口罩相比具有防脱落、密封性好、佩戴舒适的特点,与市面上的其他类型防滑口罩相比具有成本低、性价比高、易生产、实用性强、易佩戴的特点,本口罩脱落频率降低到了平均0.3次/小时,相比于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平均16次/小时的脱落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和改善,鼻梁防滑带的本体材质采用TPU材质(传统口罩耳带材质),成本低、不易断、有较好弹性、异物感低、无毒无害,且医用无敏胶贴与鼻梁防滑带呈垂直分段排列,不会影响鼻梁防滑带本体的伸缩,极好地贴合了不同佩戴者的不同鼻梁高度,极大提升了防滑效果,针对耳后环绕按扣,取戴方便,材质则选择市面上使用度广、成本较低的的锌合金,考虑到使用者的舒适度,且本口罩下颌防滑区同样采用了医用无敏胶贴,防止口罩上移,其与鼻梁防滑带相互配合,将口罩锁定在佩戴者面部,本装置起到了防护的目的性、防脱落的效果性和预防压力的损伤性,提高舒适性的多重目的。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耳后环绕按扣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口罩本体;2、耳带;3、罩面;4、鼻梁防滑带;5、下颌防滑区;6、耳后环绕按扣带;7、耳后环绕扣的活动端;8、耳后环绕扣的固定端;9、鼻梁固定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脱落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耳带2、罩面3,所述罩面3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耳带2,所述罩面3的内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鼻梁固定条9、鼻梁防滑带4、下颌防滑区5,所述耳带2的上侧套设有耳后环绕按扣带6,所述耳后环绕按扣带6包括耳后环绕扣的活动端7、耳后环绕扣的固定端8。具体的,所述耳带2的个数为两个,其中一侧的耳带2固定套设有耳后环绕按扣带6;通过一侧耳带2上设置有耳后环绕按扣带6,便于两侧耳带2连接。具体的,所述耳后环绕按扣带6的一端为两层,包裹在耳带2的外侧;耳后环绕按扣带6可将口罩锁定于使用者的面部,在预防耳后压伤的同时又加强了口罩的密封性。具体的,所述耳后环绕按扣带6的上侧分别安设有耳后环绕扣的活动端7、耳后环绕扣的固定端8;通过安设有耳后环绕扣的活动端7、耳后环绕扣的固定端8可将另一个耳带2扣在耳后环绕按扣带6内,防止口罩滑掉的情况。具体的,所述鼻梁固定条9的形状为长条状,设置在罩面3内上侧;通过鼻梁固定条9可捏出鼻梁的形状,夹住鼻梁。具体的,所述鼻梁防滑带4为扁平片,鼻梁防滑带4上侧边与罩面3内固定连接,鼻梁防滑带4的下侧翘起;通过鼻梁防滑带4上附着有医用无敏胶贴,且采用TPU材质,贴合鼻梁具有防滑作用。具体的,所述下颌防滑区5设置在罩面3内侧中部靠下;下颌防滑区5为医用无敏胶贴,对口罩进行垂直方向上的防滑固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首先将两个耳带2挂在耳朵上,耳后环绕按扣带6,通过耳后环绕扣的活动端7、耳后环绕扣的固定端8可将口罩锁定于使用者的面部,通过鼻梁固定条9可捏出鼻梁的形状,夹住鼻梁,通过鼻梁防滑带4上附着有医用无敏胶贴,且采用TPU材质,贴合鼻梁具有防滑作用,下颌防滑区5为医用无敏胶贴,对口罩进行垂直方向上的防滑固定。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脱落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1),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耳带(2)、罩面(3),所述罩面(3)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耳带(2),所述罩面(3)的内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鼻梁固定条(9)、鼻梁防滑带(4)、下颌防滑区(5),所述耳带(2)的上侧套设有耳后环绕按扣带(6),所述耳后环绕按扣带(6)包括耳后环绕扣的活动端(7)、耳后环绕扣的固定端(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脱落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1),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耳带(2)、罩面(3),所述罩面(3)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耳带(2),所述罩面(3)的内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鼻梁固定条(9)、鼻梁防滑带(4)、下颌防滑区(5),所述耳带(2)的上侧套设有耳后环绕按扣带(6),所述耳后环绕按扣带(6)包括耳后环绕扣的活动端(7)、耳后环绕扣的固定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脱落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带(2)的个数为两个,其中一侧的耳带(2)固定套设有耳后环绕按扣带(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脱落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后环绕按扣带(6)的一端为两层,包裹在耳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源龙郑子涵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