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孔双面研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17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研磨设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中心孔双面研磨设备,包括死顶尖座、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无极调速电动机、拨盘、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活顶尖座、滑块和滑轨,所述滑块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滑块分别设置在滑轨的左右两端,所述死顶尖座安装在一侧的滑块的顶部,所述活顶尖座安装在另一侧的滑块的顶部,所述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安装在死顶尖座的中部。该中心孔双面研磨设备,用研磨顶尖对轴两端中心孔进行有效的研磨,极大地改善了中心孔自身的圆度误差,更进一步解决了轴加工后产生的外圆圆度和同轴度较差等技术难题,为转轴类零件的精密加工提供了定位精基准,大大提高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心孔双面研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研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心孔双面研磨设备。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领域里,但凡需要轴类零件的加工,都和中心孔有着紧密的联系,高精度轴类零件的加工离不开精基准的定位方式,对于IT6级以上高精度轴类零件,其中心孔定位锥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不低于Ra0.8,圆度误差不低于0.8μm,其锥度与磨床顶尖的接触面积要达到80%以上,仅仅依靠中心钻钻孔来保证精度要求很困难,而且传统的中心孔加工工艺方式是以毛坯外圆定位分工步进行,两端中心孔同心轴不能完全保证。工件经热处理后,中心孔易发生变形,影响磨加工的定位基准,此外中心孔因多种原因造成的磨损、拉毛,热处理后的氧化皮及零件变形等因素都势必影响到轴类零件后续磨加工的精度;因此,经过研磨后的中心孔为后续生产加工提供了精基准,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明显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大大提高;在高速旋转的工作条件下动平衡性能好,转轴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所受的不均匀作用力就越小,从而大大延长了它的使用寿命。中心孔双面研磨设备主要用于研磨直径在φ50mm以内,长度150mm以内的轴两端中心孔。设备应用范围覆盖控制式自整角机、步进电机、无刷电机、力矩电机、伺服电机等系列的转轴、转子装配等零件。目前没有专用的中心孔研磨设备,工人主要靠手工用标准直径的中心钻头在孔内整圈反复旋转几次进行研磨,手工操作无法掌握平衡性和均匀性,达不到改变和提高形状误差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心孔双面研磨设备,解决了目前没有专用的中心孔研磨设备,工人主要靠手工用标准直径的中心钻头在孔内整圈反复旋转几次进行研磨,手工操作无法掌握平衡性和均匀性,达不到改变和提高形状误差精度的效果的问题。中心孔双面研磨设备,包括死顶尖座、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无极调速电动机、拨盘、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活顶尖座、滑块和滑轨,所述滑块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滑块分别设置在滑轨的左右两端,所述死顶尖座安装在一侧的滑块的顶部,所述活顶尖座安装在另一侧的滑块的顶部;所述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安装在死顶尖座的中部,所述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安装在活顶尖座的中部,且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和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等高同轴设置,所述拨盘安装在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的外部,所述无极调速电动机安装在死顶尖座的顶部并与拨盘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活顶尖座和死顶尖座的中部均开设有分别对应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和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的锥孔,所述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和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分别安装在两个锥孔内。进一步的,所述滑轨是由两条平行设置的导轨组成的直线滑轨,且滑块安装在滑轨的外部并与滑轨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无极调速电动机的输出轴处安装有与拨盘对应的驱动轮,驱动轮的外部包裹有与拨盘传动连接的驱动带。进一步的,所述无极调速电动机设置有与之适配的电源和调速器,调速器可控制无极调速电机在0~550r/min的转速范围内匀速调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专利技术,通过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和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等高同轴设置,配合无极调速电机可以更加精准的驱动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辅以可使得两个尖座更加精准移动的滑轨和滑块,能够使用研磨顶尖对轴两端中心孔进行有效的研磨,极大地改善了中心孔自身的圆度误差,更进一步解决了轴加工后产生的外圆圆度和同轴度较差等技术难题,为转轴类零件的精密加工提供了定位精基准,大大提高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死顶尖座;2、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3、无极调速电动机;4、拨盘;5、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6、活顶尖座;7、滑块;8、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参看图1:中心孔双面研磨设备,包括死顶尖座1、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无极调速电动机3、拨盘4、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5、活顶尖座6、滑块7和滑轨8,滑块7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滑块7分别设置在滑轨8的左右两端,滑轨8是由两条平行设置的导轨组成的直线滑轨,且滑块7安装在滑轨8的外部并与滑轨8滑动连接,死顶尖座1安装在一侧的滑块7的顶部,活顶尖座6安装在另一侧的滑块7的顶部。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安装在死顶尖座1的中部,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5安装在活顶尖座6的中部,且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5和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等高同轴设置,拨盘4安装在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的外部,无极调速电动机3安装在死顶尖座1的顶部并与拨盘4传动连接。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5和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选用莫氏3号精密六棱硬质合金研磨顶尖,活顶尖座6和死顶尖座1的中部均开设有分别对应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5和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的锥孔,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5和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分别安装在两个锥孔内,锥孔设置为莫氏3号,这样,莫氏3号精密六棱硬质合金研磨顶尖可以精确的安装在两个莫氏3号锥孔内,将死顶尖座1和活顶尖座6安装研磨顶尖的孔中心等高调整,一是该两件零件同时装夹和加工,同一工步加工保证了从支座底面到孔中心的距离尺寸等高的一致性控制;二是若存在加工尺寸误差较大时,采用研磨大距离尺寸的零件底座面或采用调整垫片调整小距离尺寸零件的底座面间隙,达到两端研磨顶尖孔中心等高。进一步的,将中心孔研磨设备整体放置在三轴的精密设备的工作平面上,将一根长约150mm精密级(P级)芯棒放置于两顶尖之间顶紧,用千分表通过三轴精密设备的单个移动轴直线运动压表找正芯棒的侧母线与运动轴平行度误差≤0.01mm,来确定两端孔中心的轴线为一条直线,找正芯棒的上母线与运动轴平行度误差≤0.01mm,来确定两端顶尖孔中心轴线的等高性误差,并用16个M6的螺钉与滑块7上的螺孔连接紧固,从而达到两端孔中心位置等高、同轴的几何精度指标。无极调速电动机3的输出轴处安装有与拨盘4对应的驱动轮,驱动轮的外部包裹有与拨盘4传动连接的驱动带,无极调速电动机3设置有与之适配的电源和调速器,调速器可控制无极调速电机3在0~550r/min的转速范围内匀速调速,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孔中心的位置设置安装有精密转动轴承,将其拨盘4通过孔压入轴承外圈构成一个转动体,驱动带与该转动体传动连接,这样,当无极调速电动机3通电启动后,可以输出匀速的动力,通过驱动轮、驱动带和转动体带动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转动,而且该转速可以根据其研磨轴材质的需要进行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心孔双面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死顶尖座(1)、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无极调速电动机(3)、拨盘(4)、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5)、活顶尖座(6)、滑块(7)和滑轨(8);/n所述滑块(7)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滑块(7)分别设置在滑轨(8)的左右两端,所述死顶尖座(1)安装在一侧的滑块(7)的顶部,所述活顶尖座(6)安装在另一侧的滑块(7)的顶部;/n所述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安装在死顶尖座(1)的中部,所述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5)安装在活顶尖座(6)的中部,且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5)和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等高同轴设置,所述拨盘(4)安装在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的外部,所述无极调速电动机(3)安装在死顶尖座(1)的顶部并与拨盘(4)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心孔双面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死顶尖座(1)、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无极调速电动机(3)、拨盘(4)、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5)、活顶尖座(6)、滑块(7)和滑轨(8);
所述滑块(7)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滑块(7)分别设置在滑轨(8)的左右两端,所述死顶尖座(1)安装在一侧的滑块(7)的顶部,所述活顶尖座(6)安装在另一侧的滑块(7)的顶部;
所述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安装在死顶尖座(1)的中部,所述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5)安装在活顶尖座(6)的中部,且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5)和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等高同轴设置,所述拨盘(4)安装在第一六棱硬质合金顶尖(2)的外部,所述无极调速电动机(3)安装在死顶尖座(1)的顶部并与拨盘(4)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孔双面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顶尖座(6)中部开设有对应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5)的锥孔,所述第二六棱硬质合金顶尖(5)安装在所述对应的锥孔内。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华陈峰刘军丽康小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微电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