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组件及出水装置及厨房龙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10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出水组件及出水装置及厨房龙头。出水组件包括沿出水流向布置的射流器和出水部;该射流器设射流孔,该出水部设遮挡部及贯穿遮挡部设置的出水孔,该出水孔开口沿出水流向向外扩张;该射流孔射出水流分撞击部分和直冲部分,该撞击部分撞击在遮挡部且沿出水孔边缘流出以形成水幕,该直冲部分直接冲过出水孔射出以形成直冲水。它具有如下优点:同时出水幕和直冲水,水花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水组件及出水装置及厨房龙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卫
,尤其涉及出水组件及出水装置及厨房龙头。
技术介绍
现有出水装置,如:第一种出水装置,包括射流器,该射流器设射流孔,射流孔射出的水流成直冲水,直冲水冲击力大;第二种出水装置,包括出水板,出水板设出水孔,水流撞击在出水板上且沿出水孔周缘流出,该水流呈水幕。上述的两种出水装置,出水效果单一,有进一步改进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出水组件及出水装置及厨房龙头,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出水装置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出水组件,包括沿出水流向布置的射流器和出水部;该射流器设射流孔,该出水部设遮挡部及贯穿遮挡部设置的出水孔,该出水孔开口沿出水流向向外扩张;该射流孔射出水流分撞击部分和直冲部分,该撞击部分撞击在遮挡部且沿出水孔边缘流出以形成水幕,该直冲部分直接冲过出水孔射出以形成直冲水。一实施例之中:该射流孔截面带有外凹区域或边角局域。一实施例之中:该射流孔截面呈梅花状。一实施例之中:该射流器设贯穿孔,该贯穿孔内壁凸设有筋条,通过设置筋条使该贯穿孔构成上述的射流孔,该射流孔呈梅花形结构。一实施例之中:该出水孔开口呈下大上小的锥形结构。一实施例之中:该出水孔沿水流方向设上段和下段,该上段由出水孔上端口向下延伸而成,该下段由上段下周缘向下向外扩张延伸而成,该下段构成上述的锥形结构。一实施例之中:该出水孔具有被射流孔俯视投影覆盖的中心区域及位于俯视投影外的其余区域,该直冲部分对应该中心区域,该其余区域半包围中心区域以使形成的水幕为半包围内圈直冲水的外圈水幕。一实施例之中:该撞击部分撞击在遮挡部且沿出水孔的其余区域边缘流下。一实施例之中:该出水孔上端口呈类W形结构。一实施例之中:该类W形结构的中顶部构成中心区域,该直冲部分直接冲过出水孔的中心区域射出。一实施例之中:该类W形结构包括上述的中心区域及其余区域,该其余区域半包围中心区域。一实施例之中:该出水孔上端口类W形结构的周缘由多个连接线连接而成,各连接线连接处圆滑过渡设置。一实施例之中:该出水孔上端口周缘包括一V形段、两轴向对称设于V形段两侧的曲线段和一圆弧段,该两曲线段一端分别连接V形段两端且两曲线段和V形段配合构成类W形结构,该圆弧段两端分别连接两曲线段另一端,该圆弧段开口背向V形段顶角设置;该V形段所围成区域设中心区域,该直冲部分对应该中心区域。一实施例之中:该撞击部分沿两曲线段或该两曲线段及圆弧段流出。一实施例之中:该出水部设多个出水孔,一射流孔对应多个出水孔,该多个出水孔之环形阵列设置,该环形阵列轴线和射流孔轴线重合。一实施例之中:该出水孔上端口呈类W形结构,该W形结构的中顶部朝向环形阵列轴线。一实施例之中:该遮挡部周缘朝上延伸成下周壁,该射流器装接在下周壁上端口内。一实施例之中:该射流器包括上周壁,该上周壁上部朝外延伸呈凸环,该上周壁内固设有中间板,该中间板设上述的射流孔,该上周壁适配装设在下周壁内,该凸环撑靠在下周壁端面。一实施例之中:该中间板外径小于遮挡部直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出水组件,包括沿出水流向布置的射流器和出水部;该射流器设射流孔,该射流孔截面带有外凹区域或边角局域;该出水部设遮挡部及贯穿遮挡部设置的出水孔,该出水孔具有被射流孔俯视投影覆盖的中心区域及位于俯视投影外的其余区域,该射流孔俯视投影包括位于出水孔的覆盖部分及位于遮挡部上及出水孔外的非覆盖部分,且,该射流孔外凹区域或边角局域对应该出水孔中心区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三是:出水装置,包括壳体部分和上述的出水组件,该壳体部分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上壳体设连接头,该下壳体固装在上壳体,该上壳体和下壳体间形成接通该连接头的中间腔体,该下壳体上固装有上述的出水组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四是:厨房龙头,包括龙头主体,该龙头主体出水端口内装设有上述的出水组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五是:厨房龙头,包括龙头主体,该龙头主体出水端口内装设有上述的出水装置。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出水孔开口沿出水流向向外扩张,射流孔射出水流分的撞击部分撞击在遮挡部且沿出水孔边缘流出以形成水幕,直冲部分直接冲过出水孔射出以形成直冲水,将射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形成直冲水,以提高直冲冲击力,另一部分配合扩张以形成能产生颗粒状水花的水幕,同时出水幕和直冲水,水花效果好。射流孔截面带有外凹区域或边角局域,出水孔具有被射流孔俯视投影覆盖的中心区域及位于俯视投影外的其余区域,射流孔俯视投影包括位于出水孔的覆盖部分及位于遮挡部上及出水孔外的非覆盖部分,射流孔外凹区域或边角局域对应该出水孔中心区域,将射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配合外凹区域或边角局域并形成直冲水,以提高直冲冲击力,另一部分配合扩张以形成水幕,同时出水幕和直冲水,水花效果好。射流孔截面带有外凹区域或边角局域,配合直冲,直冲冲击力更大。通过设置筋条使该贯穿孔构成上述的射流孔,射流孔呈梅花形结构,生产方便,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的出水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的出水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的出水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的出水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的射流器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的出水部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的出水部的立体示意图之二。图8是具体实施方式的出水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具体实施方式的出水装置的出水示意图之一。图10是具体实施方式的出水装置的出水示意图之一。图11是具体实施方式的出水装置的出水示意图之二。图12是具体实施方式的出水装置的俯视示意图。标号说明:壳体部分1、出水组件2;上壳体11、下壳体12、连接头111、中间腔体13;射流器21、射流孔211、筋条212、上周壁213、凸环214、中间板215;出水部22、遮挡部221、出水孔222、锥形结构223、V形段224、曲线段225、圆弧段226、中心区域224’、其余区域225’、下周壁227;直冲水流31、半包围水幕32。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图1至图12,出水装置,包括壳体部分1和出水组件2,该壳体部分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该上壳体11设连接头111,该下壳体12固装在上壳体11,该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间形成接通该连接头的中间腔体13,该出水组件固装在下壳体12上且接通中间腔体13。该出水组件2包括沿出水流向布置的射流器21和出水部22。该射流器21设射流孔211,该射流孔横截面呈非圆形,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出水流向布置的射流器和出水部;该射流器设射流孔;该出水部设遮挡部及贯穿遮挡部设置的出水孔,该出水孔开口沿出水流向向外扩张;该射流孔射出水流分撞击部分和直冲部分,该撞击部分撞击在遮挡部且沿出水孔边缘流出以形成水幕,该直冲部分直接冲过出水孔射出以形成直冲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出水流向布置的射流器和出水部;该射流器设射流孔;该出水部设遮挡部及贯穿遮挡部设置的出水孔,该出水孔开口沿出水流向向外扩张;该射流孔射出水流分撞击部分和直冲部分,该撞击部分撞击在遮挡部且沿出水孔边缘流出以形成水幕,该直冲部分直接冲过出水孔射出以形成直冲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射流孔截面带有外凹区域或边角局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射流孔截面呈梅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射流器设贯穿孔,该贯穿孔内壁凸设有筋条,通过设置筋条使该贯穿孔构成上述的射流孔,该射流孔呈梅花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出水孔具有被射流孔俯视投影覆盖的中心区域及位于俯视投影外的其余区域,该直冲部分对应该中心区域,该其余区域半包围中心区域以使形成的水幕为半包围内圈直冲水的外圈水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撞击部分撞击在遮挡部且沿出水孔的其余区域边缘流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其余区域边缘包括有弧线段,该撞击部分撞击在遮挡部且至少沿弧线段流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出水孔上端口周缘包括一V形段、两轴向对称设于V形段两侧的曲线段和一圆弧段,该两曲线段一端分别连接V形段两端且两曲线段和V形段配合构成类W形结构,该圆弧段两端分别连接两曲线段另一端,该圆弧段开口背向V形段顶角设置;该V形段所围成区域设中心区域,该直冲部分对应该中心区域,该撞击部分沿两曲线段或该两曲线段及圆弧段流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石龙林逢德陈东海曹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