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监测补偿功能的智能无土栽培系统
本技术一种具有监测补偿功能的智能无土栽培系统,属于无土栽培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作物栽培的新技术。作物不是栽培在土壤中,而是种植在溶有矿物质的水溶液(营养液)里;或在某种栽培基质中,用营养液进行作物栽培。只要有一定的栽培设备和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作物就能正常生长,并获得高产。由于不使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浇灌来栽培作物,故被称为无土栽培。无土栽培的特点是以人工创造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取代土壤环境,它不仅能满足作物对养分、水分、空气等条件的需要,而且对这些条件要求加以控制调节,以促进作物更好地生长,并获得较好的营养生长于生殖生长平衡。所以,无土栽培的作物通常生长发育良好,产量高,品质上乘。无土栽培脱离了土壤的限制,极大地扩展了农业生产的空间,使得作物可在不毛之地上进行生产,发展前景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植物工厂均采用无土栽培模式。但是现有的无土栽培设备存在结构复杂,而且是整体不可拆分成单元的结构,培育种苗单一,使用范围受限的不足。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监测补偿功能的智能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培架(1)、进水槽(2)、集水槽(3)、定植管(4)、上水管(5)、回水管(6)、水肥池(7)和上水泵(8),所述水培架(1)为具有培植平台的框架结构,所述水培架(1)上横向平行设置有多个定植管(4),所述定植管(4)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且所述定植管(4)上侧沿其轴向一字型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用于插装种苗的通孔,所述进水槽(2)和集水槽(3)分别纵向设置在水培架(1)的上侧两端,且多个所述定植管(4)的两端均分别与进水槽(2)和集水槽(3)连通,所述进水槽(2)和集水槽(3)连通的底部分别通过上水管(5)和回水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监测补偿功能的智能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培架(1)、进水槽(2)、集水槽(3)、定植管(4)、上水管(5)、回水管(6)、水肥池(7)和上水泵(8),所述水培架(1)为具有培植平台的框架结构,所述水培架(1)上横向平行设置有多个定植管(4),所述定植管(4)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且所述定植管(4)上侧沿其轴向一字型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用于插装种苗的通孔,所述进水槽(2)和集水槽(3)分别纵向设置在水培架(1)的上侧两端,且多个所述定植管(4)的两端均分别与进水槽(2)和集水槽(3)连通,所述进水槽(2)和集水槽(3)连通的底部分别通过上水管(5)和回水管(6)与设置在水培架(1)底部的水肥池(7)连通,所述上水泵(8)设置在上水管(5)上,且所述上水泵(8)用于将水肥池(7)内的水抽取到进水槽(2)内;
所述上水泵(8)上侧设置有多组滴定泵(11),每组所述滴定泵(11)的进液端均对应连接有一个营养液桶(12),每组所述滴定泵(11)的出液端对应与上水管(5)连通,且所述营养液桶(12)均灌装有不同营养成分的营养液;
所述上水管(5)设置有支管(13),且所述支管(13)与上水管(5)连通,所述支管(13)上设置有多个用于监测不同营养元素浓度的传感器(14),多个所述传感器(14)通过导线与能显示浓度值的仪表电连接,通过该仪表实时显示不同营养元素的浓度;
所述上水泵(8)的结构为:包括电机(81)、电机座(82)、主动齿(83)、从动齿(84)、滚花轴(85)、齿轮箱盖(86)、泵管(87)、转子(88)、保持架(89)和端盖(810),所述电机(81)的机体匹配插装在电机座(82)一侧的圆形凹槽内,所述电机座(82)的另一侧设置有主动齿(83),所述主动齿(83)匹配的安装在电机(81)贯穿电机座(82)的伸出端上,所述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卡川尔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