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斑鱼苗分段式快速标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1898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斑鱼苗分段式快速标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阶段鱼苗初筛后,将体长不同的鱼苗放养至不同的网框中;对网框中的鱼苗投喂丰年虫并进行驯料,直至鱼苗的饲料由丰年虫全部转换为人工配合饲料;第二阶段鱼苗成长至预设体长后,从网框中转入至标粗池中养殖,标粗池中养殖的鱼苗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分段式标粗方法,在第一阶段于各网框内完成鱼苗集中驯料,大幅缩短人工配合饲料的驯化时间,之后在第二阶段于标粗池内喂养体长达到预设体长的鱼苗,养殖空间增加有利于石斑鱼苗快速生长,进一步缩短鱼苗的培育时间,整体鱼苗培育时间更短,单位水体产量和鱼苗的存活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斑鱼苗分段式快速标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斑鱼标苗
,具体涉及一种石斑鱼苗分段式快速标粗方法。
技术介绍
石斑鱼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肉质细嫩,具有营养丰富、低脂肪、高蛋白等特点,成为了消费者和养殖者的宠儿。近年来由于近岸滥捕,产量锐减,市场供不应求,人工养殖石斑鱼成为了主要的来源。石斑鱼在我国的南方沿海成为了重要的养殖鱼类,其价格昂贵,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传统的石斑鱼苗标粗方法统一在水泥池中进行,驯料难度大,因为石斑鱼幼苗在白苗(刚出塘或培苗池的鱼苗,长度在1-2cm)之前都是吃活虫,在标粗阶段需要训练其吃人工配合饲料,在这个转料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死亡。此外,石斑鱼在幼鱼阶段其生长发育受水温、pH值、溶氧、盐度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大,且石斑鱼在幼鱼阶段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很容易受到病菌的入侵导致死亡,因此传统的标粗方法难以控制疾病预防,不利于石斑鱼幼苗健康、稳定、持续地生长。不仅如此,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生性好斗,在幼鱼阶段经常出现大吃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斑鱼苗分段式快速标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阶段:鱼苗初筛后,将体长不同的鱼苗放养至不同的网框中;对网框中的鱼苗投喂丰年虫并进行驯料,直至鱼苗的饲料由丰年虫全部转换为人工配合饲料;/n第二阶段:鱼苗成长至预设体长后,从网框中转入至标粗池中养殖,标粗池中养殖的鱼苗投喂人工配合饲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斑鱼苗分段式快速标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阶段:鱼苗初筛后,将体长不同的鱼苗放养至不同的网框中;对网框中的鱼苗投喂丰年虫并进行驯料,直至鱼苗的饲料由丰年虫全部转换为人工配合饲料;
第二阶段:鱼苗成长至预设体长后,从网框中转入至标粗池中养殖,标粗池中养殖的鱼苗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斑鱼苗分段式快速标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中,鱼苗放入网框后的第1~2天投喂丰年虫,第3天开始驯料,在丰年虫中拌入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第4天投喂时,首先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直至鱼苗不吃人工配合饲料后再投喂丰年虫直至鱼苗喂饱,后续重复第4天的投喂方式直至驯料完成;其中,第1~2天每日的投喂次数大于驯料期间每日的投喂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斑鱼苗分段式快速标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2天中每日的投喂次数为6次,所述投喂方式为每日7点投喂一次,之后每隔2小时投喂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斑鱼苗分段式快速标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驯料期间每日的投喂次数为4次,所述投喂方式为每日7点前喂一次、11点喂一次、14点喂一次,17~18点喂一次。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石斑鱼苗分段式快速标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投喂和驯料期间,每日第一次投喂完后进行吸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斑鱼苗分段式快速标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中,当同一网框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春元孙佩银王火洋王庆赵会宏高延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