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接种之后可自动取出培养皿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189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接种之后可自动取出培养皿的装置,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菌种箱,菌种箱的下端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有活塞筒,活塞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塞,活塞的右端活动铰接有推杆,推杆的右端活动铰接在转动轮上,连接管的底端活动铰接有挡板。该食用菌接种之后可自动取出培养皿的装置,通过柱体跟着主动轮一起运动,在限位槽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盘运动,第一转盘带动第二转盘一起转动,从而可以不断的提供培养皿倒入菌种进行接种操作,从而达到了自动接种的效果,在培养皿接种完成之后,随着第二转盘转动,来到取料口等待取走,然后更换新的培养皿继续接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接种之后可自动取出培养皿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育
,具体为一种食用菌接种之后可自动取出培养皿的装置。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统称为蘑菇,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红菇等,在食用菌培养前接种是关键的一步,接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存活率,在接种过程中为了防止外部细菌对菌液的污染,一般都是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接种,然后再转移到有培育基的试管中进行培养。目前现有的接种装置,设置有塑料手套,通过人工双手在无菌箱中进行接种和操作,这样无法实现批量产菌,浪费人力资源的同时也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所以急需一种装置可以自动进行接种,接种完成之后可以方便取出培养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接种之后可自动取出培养皿的装置,具备在对食用菌接种之后可以方便去取走培养皿,且方便移动和自动接种等优点,解决了目前现有装置通过人力进行接种,耗时耗力,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在对食用菌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接种之后可自动取出培养皿的装置,包括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菌种箱(2),菌种箱(2)的下端通过连接管(3)固定连接有活塞筒(4),活塞筒(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塞(5),活塞(5)的右端活动铰接有推杆(6),推杆(6)的右端活动铰接在转动轮(7)上,连接管(3)的底端活动铰接有挡板(8),活塞筒(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进料管(9),罩体(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10),驱动装置(10)的上端转动连接主动轮(11),主动轮(11)上固定安装有柱体(12),主动轮(1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13),第一转盘(13)的下端开设有限位槽(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接种之后可自动取出培养皿的装置,包括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菌种箱(2),菌种箱(2)的下端通过连接管(3)固定连接有活塞筒(4),活塞筒(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塞(5),活塞(5)的右端活动铰接有推杆(6),推杆(6)的右端活动铰接在转动轮(7)上,连接管(3)的底端活动铰接有挡板(8),活塞筒(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进料管(9),罩体(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10),驱动装置(10)的上端转动连接主动轮(11),主动轮(11)上固定安装有柱体(12),主动轮(1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13),第一转盘(13)的下端开设有限位槽(14),第一转盘(13)的上端通过传动杆(15)转动连接有第二转盘(16),第二转盘(16)的上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培养皿槽(17),罩体(1)固定安装在底座(18)的上端,罩体(1)的后端开设有取料口(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接种之后可自动取出培养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4)通过连接杆(20)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刚梁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