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军民两用指挥作业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61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军民两用指挥作业包,包括:包本体,包本体上设置有前盖体;包本体包括:前端包壁、侧围壁和后端包壁,前端包壁的周边通过第一拉链与侧围壁连接,后端包壁上设置有连接包本体内腔的后端取物口,后端取物口通过第二拉链封闭;包本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置物隔层袋和能够拆卸的文件袋;包本体两侧的侧围壁上设置有第一挂耳,第一背带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挂耳,在后端包壁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对第二挂耳,第二背带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挂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军民两用指挥作业包,能够将包内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便于快速寻找所需物品,适用于部队的指挥作业,也使用于民用。也使用于民用。也使用于民用。

A kind of military and civil command operation pac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军民两用指挥作业包


[0001]本技术涉及背包挎包
,尤其是一种军民两用指挥作业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军事中,作战人员需要掌握更多、更复杂的技能,这要求部队的指挥人员和作业人员要参与更多的学习和训练,需要携带更多的便携设备和工具。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各种背包和挎包,大多仅有装物品的功能,功能相对单一,不能对包内空间进行细致划分,难以快速准确地找到物品,防水性能差,不能满足在恶劣环境下保护包内物品的要求,也不利于固定包内的物品,容易互相磕碰损坏物品,不太适合现在部队训练和地方野外远营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军民两用指挥作业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军民两用指挥作业包,该指挥作业包包括:包本体,所述包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能够前后翻转的前盖体,所述前盖体通过插扣结构与包本体相连接,并覆盖在包本体的前端包壁的外侧;
[0006]所述包本体包括:所述前端包壁、侧围壁和后端包壁,前端包壁的底部与所述侧围壁制成一体,前端包壁的周边通过第一拉链与侧围壁连接,所述后端包壁与侧围壁制成一体,后端包壁上设置有连接包本体内腔的后端取物口,所述后端取物口通过第二拉链封闭;
[0007]包本体的所述内腔中设置有置物隔层袋和能够拆卸的文件袋,所述置物隔层袋固定在后端包壁的内侧,所述文件袋通过粘扣结构能够拆卸地连接在内腔的底部;
[0008]包本体左右两侧的侧围壁上设置有一对第一挂耳,第一背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挂耳,在后端包壁的外表面靠近左端和右端处设置有一对第二挂耳,第二背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挂耳。
[0009]进一步的,所述前端包壁的外侧设置有前包袋,所述前包袋内设置有第一置物袋,前包袋的开口通过第三拉链封闭,所述前包袋的外侧设置有左右两个第一储物袋,所述第一储物袋的开口通过第四拉链封闭。
[0010]进一步的,所述前端包壁的内侧设置有储物夹层袋,所述储物夹层袋的开口处通过第五拉链封闭,储物夹层袋靠近所述包本体内腔的夹层壁上设置有第一夹笔插扣和若干个第二置物袋,所述夹层壁上还设置有能够前后翻转的笔帽盖体,所述笔帽盖体通过粘扣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一夹笔插扣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置物隔层袋设置有内外两层,所述后端包壁的内侧设置有能够拦挡在置物隔层袋开口中部的弹性粘扣带,在置物隔层袋的袋壁上设置左右两个第三置物袋,所述第三置物袋的外侧设置有内部网兜,在左侧第三置物袋的袋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二
储物袋,所述第二储物袋的开口通过第六拉链封闭。
[0012]进一步的,所述包本体左侧的侧围壁上设置有外部网兜,包本体右侧的侧围壁上设置有多个能够钩挂物品的第一袢带。
[0013]进一步的,所述前盖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能够透视的前盖袋,所述前盖袋的开口由第七拉链封闭。
[0014]进一步的,所述后端包壁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能够隐藏所述第二挂耳和所述第二背带的后盖体,所述后盖体通过粘扣结构与后端包壁相连接。
[0015]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背带和所述第二背带上穿置有护肩垫,在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的飘带末端设置有能够在所述飘带卷绕后将其绑缚定型的粘扣结构。
[0016]进一步的,所述文件袋内夹置有能够单独使用的手臂袋,所述手臂袋为长型结构,在其长度方向两端部设置有能够在手臂袋卷绕呈筒后收尾连接的粘扣结构,所述手臂袋上设置有一排第二夹笔插扣,在所述第二夹笔插扣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将笔端插入的笔端袋,在第二夹笔插扣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袢带。
[0017]进一步的,所述包本体顶部的侧围壁上设置有提手,所述前盖体上设置避让所述提手使其外露的开孔。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军民两用指挥作业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利用前盖体对包本体进行保护;在包本体上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取放内腔中的物品,可以是传统的打开前端包壁的方式,也可以从后端包壁上的后端取物口快速取放;包本体内设置了一个可以拆卸的文件袋,便于文件袋在包本体内的存放,也可以单独使用文件袋;利用第一挂耳和第一背带,可以作为单肩挎包或单肩背包携带,利用第一挂耳、第一背带、第二挂耳和第二背带,可以作为双肩背包携带。
[0020]前包袋在内腔的存放空间之外增加了第二个封闭的存放空间,配备第一储物袋,在储物容空间得以扩展;
[0021]储物夹层袋划分出了内腔中独立的存储空间,储物夹层袋上能够将较小的物品放置在各自的第二置物袋中,例如指北针,便于快速寻找,第一夹笔插扣便于对各自笔进行固定,笔帽盖体能够保护笔帽不易脱落;
[0022]置物隔层袋能够存放较为宽大的物体,例如笔记本电脑,利用弹性粘扣带避免放入的物体意外滑出,第三置物袋和内部网兜增加了内腔中物体的存放位置,便于快速寻找,第二储物袋能够存放较小的物品,例如U盘;
[0023]包本体的外部网兜可以放入水杯等物品,可以不用开包即可取放,第一袢带上可以方便快速地钩挂物品;
[0024]前盖体上的透明前盖袋便于快速取放交薄和重量较轻的物品,如票据等;
[0025]后盖体能够收纳和隐藏第二挂耳和第二背带,在需要双肩背包时能够快速转变;
[0026]加宽加厚的护肩垫可以缓解包重对人肩部的压迫感,在调节背带长短后,多余的背带会形成垂落飘带,在飘带末端的粘扣结构可以在飘带卷绕后起到绑缚固定的作用,避免飘带乱摆动,对背包者的行动造成影响;
[0027]在文件袋内设置手臂袋的作用是在不便携带包的时候,为了释放双手,可以利用手臂袋上的第二夹笔插扣来携带一些物品。
[0028]提手能便于日常通勤的手提携带。
[0029]本技术的军民两用指挥作业包,能够将包内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便于快速寻找所需物品,适用于部队的指挥作业,也使用于民用。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军民两用指挥作业包的正面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军民两用指挥作业包的背面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中护肩垫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中文件夹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中文件夹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中手臂袋的正面示意图;
[0037]图7为本技术中手臂袋的背面示意图;
[0038]图8为本技术中前包袋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39]图9为本技术中前包壁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军民两用指挥作业包,其特征在于,该指挥作业包包括:包本体,所述包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能够前后翻转的前盖体,所述前盖体通过插扣结构与包本体相连接,并覆盖在包本体的前端包壁的外侧;所述包本体包括:所述前端包壁、侧围壁和后端包壁,前端包壁的底部与所述侧围壁制成一体,前端包壁的周边通过第一拉链与侧围壁连接,所述后端包壁与侧围壁制成一体,后端包壁上设置有连接包本体内腔的后端取物口,所述后端取物口通过第二拉链封闭;包本体的所述内腔中设置有置物隔层袋和能够拆卸的文件袋,所述置物隔层袋固定在后端包壁的内侧,所述文件袋通过粘扣结构能够拆卸地连接在内腔的底部;包本体左右两侧的侧围壁上设置有一对第一挂耳,第一背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挂耳,在后端包壁的外表面靠近左端和右端处设置有一对第二挂耳,第二背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挂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民两用指挥作业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包壁的外侧设置有前包袋,所述前包袋内设置有第一置物袋,前包袋的开口通过第三拉链封闭,所述前包袋的外侧设置有左右两个第一储物袋,所述第一储物袋的开口通过第四拉链封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民两用指挥作业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包壁的内侧设置有储物夹层袋,所述储物夹层袋的开口处通过第五拉链封闭,储物夹层袋靠近所述包本体内腔的夹层壁上设置有第一夹笔插扣和若干个第二置物袋,所述夹层壁上还设置有能够前后翻转的笔帽盖体,所述笔帽盖体通过粘扣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一夹笔插扣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民两用指挥作业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隔层袋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晓刚王超吴琼张宇涛赵晨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三七零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