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隔爆型电源直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1536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隔爆型电源直流系统,包括包括防爆箱、限位座、底座、锂电池主体、缓冲减震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限位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表面,所述防爆箱位于限位座内部,且防爆箱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锂电池主体位于防爆箱内部,所述缓冲减震机构位于防爆箱内部,所述缓冲减震机构包括缓冲气囊、网板、减震弹簧、支撑杆和缓冲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可以利用缓冲机构的减震弹簧和缓冲板对防爆箱内的锂电池主体两端进行抵压缓冲保护,同时可以利用缓冲气囊对锂电池主体的两侧进行缓冲保护,避免锂电池收到碰撞,增加锂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A mine flameproof DC power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隔爆型电源直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矿用电源相关
,具体为一种矿用隔爆型电源直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矿用电源就是把锂离子单体电池应用到煤矿井下,用来提供直流动力电源的矿用隔爆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型蓄电池,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在电子产品、电动工具、不间断电源、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多领域得到大范围的应用,根据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不同,锂离子电池可分为钴酸锂电池、三元系电池、锰酸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等几大类,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倍率性能良好且循环寿命最长、安全性能最好,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通信电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进入重要电源领域。
[0003]但是,现有的矿用隔爆型电源直流系统整体的散热效果不佳,且散热风口长时间使用容易被堵塞,同时电源整体得不到很好的防护,导致电源容易受到碰撞,从而带来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隔爆型电源直流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隔爆型电源直流系统,包括防爆箱、限位座、底座、锂电池主体、缓冲减震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限位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表面,所述防爆箱位于限位座内部,且防爆箱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锂电池主体位于防爆箱内部,所述缓冲减震机构位于防爆箱内部,所述缓冲减震机构包括缓冲气囊、网板、减震弹簧、支撑杆和缓冲板,所述减震弹簧固定安装在防爆箱内部底端,所述网板固定安装在减震弹簧上端,所述锂电池主体安装在网板上端,所述缓冲气囊位于锂电池主体两侧并与防爆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位于锂电池主体上端,所述缓冲板与防爆箱内部顶端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支撑杆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杆一端均与缓冲板上表面活动连接,且支撑杆另一端均匀防爆箱内部顶端活动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防爆箱内部顶端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均设有滑块,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通过滑块与防爆箱活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内部设有储气囊袋,所述储气囊袋一端滑槽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且储气囊袋另一端与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储气囊袋一侧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一端与缓冲气囊内部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电机、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底座内部呈空腔设置,所述散热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内部,所述散热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伞齿轮,所述驱动伞齿轮两侧分别啮合链接有两组从动伞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均与底座内部转动连接,且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一端分别与两组从动伞齿轮固定
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两侧壁上均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有过滤网,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靠近进风口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引风扇叶,且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过滤网并与过滤网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延伸至底座外部的部分上连接有清洁杆,所述清洁杆一侧设有清洁毛刷,所述清洁毛刷与过滤网表面接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端开设有排风口,所述防爆箱底端开设有进风孔,且防爆箱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散热风口,所述进风孔位于排风口正上方,所述防爆箱通过进风孔和排风口与底座内部连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可以利用缓冲机构的减震弹簧和缓冲板对防爆箱内的锂电池主体两端进行抵压缓冲保护,同时可以利用缓冲气囊对锂电池主体的两侧进行缓冲保护,避免锂电池收到碰撞,增加锂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便于使用。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散热机构,工作时,可以利用散热电机工作带动驱动伞齿轮转动,从而利用驱动伞齿轮带动两组从动伞齿轮同步转动,从而使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同步转动并带动引风扇叶转动进行引风工作,并将引入的气流送入到防爆箱内部进行散热工作。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图2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图2中B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防爆箱;2、限位座;3、底座;4、散热电机;5、清洁杆;6、缓冲气囊;7、输气管;8、网板;9、减震弹簧;10、进风孔;11、排风口;12、第一转动杆;13、第二转动杆;14、缓冲弹簧;15、驱动伞齿轮;16、从动伞齿轮;17、支撑杆;18、储气囊袋;19、滑槽;20、滑块;21、固定杆;22、引风扇叶;23、清洁毛刷;24、进风口;25、过滤网; 26、锂电池主体;27、缓冲板;28、散热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矿用隔爆型电源直流系统,包括防爆箱 1、限位座2、底座3、锂电池主体26、缓冲减震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限位座2固定设置在底座3上表面,所述防爆箱1位于限位座2内部,且防爆箱1与底座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
锂电池主体26位于防爆箱1内部,所述缓冲减震机构位于防爆箱1内部,所述缓冲减震机构包括缓冲气囊6、网板8、减震弹簧9、支撑杆17和缓冲板27,所述减震弹簧9固定安装在防爆箱1内部底端,所述网板8固定安装在减震弹簧9上端,所述锂电池主体26安装在网板8上端,所述缓冲气囊6位于锂电池主体26两侧并与防爆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27位于锂电池主体26上端,所述缓冲板27与防爆箱1内部顶端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14,所述支撑杆17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杆17一端均与缓冲板27上表面活动连接,且支撑杆17另一端均匀防爆箱1内部顶端活动连接。
[0022]所述防爆箱1内部顶端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9,所述滑槽19内部均设有滑块20,所述支撑杆17另一端通过滑块20与防爆箱1活动连接,可以利用支撑杆17一端抵接滑块20,使滑块20在滑槽19内滑动并挤压储气囊袋18进行缓冲。
[0023]所述滑槽19内部设有储气囊袋18,所述储气囊袋18一端滑槽19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且储气囊袋18另一端与滑块20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储气囊袋18一侧连接有输气管7,所述输气管7一端与缓冲气囊6内部连通,当滑块20挤压储气囊袋18时,可以将储气囊袋18 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隔爆型电源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爆箱(1)、限位座(2)、底座(3)、锂电池主体(26)、缓冲减震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限位座(2)固定设置在底座(3)上表面,所述防爆箱(1)位于限位座(2)内部,且防爆箱(1)与底座(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锂电池主体(26)位于防爆箱(1)内部,所述缓冲减震机构位于防爆箱(1)内部,所述缓冲减震机构包括缓冲气囊(6)、网板(8)、减震弹簧(9)、支撑杆(17)和缓冲板(27),所述减震弹簧(9)固定安装在防爆箱(1)内部底端,所述网板(8)固定安装在减震弹簧(9)上端,所述锂电池主体(26)安装在网板(8)上端,所述缓冲气囊(6)位于锂电池主体(26)两侧并与防爆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27)位于锂电池主体(26)上端,所述缓冲板(27)与防爆箱(1)内部顶端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14),所述支撑杆(17)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杆(17)一端均与缓冲板(27)上表面活动连接,且支撑杆(17)另一端均匀防爆箱(1)内部顶端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隔爆型电源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箱(1)内部顶端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9),所述滑槽(19)内部均设有滑块(20),所述支撑杆(17)另一端通过滑块(20)与防爆箱(1)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隔爆型电源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9)内部设有储气囊袋(18),所述储气囊袋(18)一端滑槽(19)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且储气囊袋(18)另一端与滑块(20)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储气囊袋(18)一侧连接有输气管(7),所述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明华金红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奇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