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茜专利>正文

一种充气式垫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45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式垫子,包括垫体,垫体呈空心结构,垫体的材质为皮革,垫体充气后呈楔形,在垫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单向气阀,垫体的另一侧面呈弹性褶皱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充气式垫子通过呈弹性褶皱状的垫体侧面与第一单向气阀相互配合,实现了垫子的自动充气,无需使用充气筒进行辅助,另外通过第一单向气阀的开合控制垫体内的气体量,从而实现垫体斜面的角度调整,方便快捷且结构简单,患者能够根据需要自己调整垫体斜面的角度,有效提升了患者的体验舒适度。有效提升了患者的体验舒适度。有效提升了患者的体验舒适度。

An inflatable cush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式垫子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气式垫子。

技术介绍

[0002]患者卧床时,由于身体上某些部位不宜接触床体受力,需要使用到垫子使得部分身体部位悬空,现在常用的垫子为填充式,不能根据患者具体的需求进行调整,在舒适性和实用性上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气式垫子,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具有方便、普适性高的优点。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充气式垫子,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呈空心结构,所述垫体的材质为皮革,所述垫体充气后呈楔形,在所述垫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单向气阀,所述垫体的另一侧面呈弹性褶皱状。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包括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一阀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截面呈工字型,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设置于所述垫体的侧面上,所述第一阀杆呈工字型,所述第一阀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深度。
[0007]第一单向气阀在无外力介入的情况下,使得气体只能从外界进入到垫体的内部空腔中而无法逆向流动;具体地,当患者的身体靠在本充气式垫子上时,对垫体施加了一个挤压力,使得垫体的内部空腔内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第一阀杆被向外推并与第一气流通道紧紧抵住,使得第一气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防止了垫体的内部空腔中的气体逃逸到外界;当需要将垫体的斜面的角度调小时,患者的身体继续保持靠在充气式垫子上的状态,即继续对垫体施加一个挤压力,用手将第一阀杆向内推动少许距离,使得第一气流通道打开,此时,垫体内部的气体即可流向外界,当达到需要的角度后,将手松开即可,此时,第一阀杆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再次被向外推并与第一气流通道紧紧抵住,使得第一气流通道关闭;当需要将垫体的斜面的角度调大时,患者的身体离开充气式垫子,即不再对垫体施加挤压力,此时,垫体呈弹性褶皱状的侧面舒展,使得垫体的内部空腔的体积变大,进而使得其内部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差的作用下第一阀杆向内移动,第一气流通道打开,外界的气体进入到垫体的内部空腔中,当达到需要的角度后,患者的身体靠在充气式垫子上对垫体进行挤压,此时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垫体的内部空腔内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从而将第一阀杆向外推动,第一阀杆与第一气流通道紧紧抵住,使得第一气流通道关闭,进而使得垫体的斜面的角度固定。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杆靠近所述垫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0009]第一密封圈的作用在于使得第一阀杆与第一气流通道抵住时的气密性更好。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杆远离所述垫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呈压缩状态。
[0011]第一弹簧呈压缩状态,即在正常情况下始终给第一阀杆施加一个向外的力,使得第一阀杆与第一气流通道始终保持抵住的状态,即保证垫体内部的气密性,当垫体内部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垫体呈弹性褶皱状的侧面舒展),第一弹簧进一步压缩,外界气体流入到垫体的内部进行充气,当用手将第一阀杆向内推动少许距离时,第一弹簧进一步压缩,垫体的内部向外界排气,除上述两种情况以外,第一弹簧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压缩状态,使得第一阀杆与第一气流通道始终保持抵住的状态。
[0012]进一步地,所述垫体的内部设有若干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垫体的斜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垫体的底面连接。
[0013]第二弹簧的作用与呈弹性褶皱状的垫体侧面的作用相同,均为使得垫体的内部空间大小能够发生变化,即当患者的身体靠在本充气式垫子上时,对垫体施加了一个挤压力,同时也对第二弹簧施加了一个挤压力,此时若第一气流通道处于打开状态,垫体内部空间内的气体被排出,垫体的内部空间变小(垫体的斜面的角度变小),当患者的身体离开本充气式垫子时,在第二弹簧和呈弹性褶皱状的垫体侧面共同作用下,垫体的内部空间变大。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垫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呈空心结构,所述底座的材质为皮革,所述底座充气后呈长方体状,所述底座的四个侧面呈弹性褶皱状,在所述底座的一个侧面上设有第二单向气阀。
[0015]设置底座的目的在于使得本充气式垫子的高度能够自由调整,调整的原理与垫体相似,即通过呈弹性褶皱状的底座侧面与第二单向气阀相互配合,实现底座内部空间大小的变化,即底座高度的变化。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单向气阀包括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二阀杆,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截面呈工字型,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侧面上,所述第二阀杆呈工字型,所述第二阀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深度。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杆靠近所述底座的内部空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阀杆远离所述底座的内部空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之间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呈压缩状态。
[0018]第二单向气阀的原理与第一单向气阀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多做赘述。
[0019]进一步地,在底座的内部设有若干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与呈弹性褶皱状的所述底座的侧面相互平行。
[0020]第四弹簧在底座内部的作用与呈弹性褶皱状的底座侧面的作用相同,均为使得底座的内部空间大小能够发生变化,即实现底座高度的调整。
[0021]进一步地,在所述垫体的斜面上设有调整层,所述调整层呈空心结构,在所述调整层中设有若干竖向筋,若干所述竖向筋将所述调整层的内部划分为若干独立空腔,若干所述独立空腔沿所述垫体的斜面的长度方向排列。
[0022]设置调整层的目的在于方便调整垫体的斜面与患者身体的接触面积与接触部位,例如,一患者需要背靠垫子休息,但是其下背部有伤口,无法抵靠任何物品,但上背部无碍,此时,将调整层中与患者下背部位置对应的独立空腔中的气体排出,仅保留与患者上背部位置对应的独立空腔中的气体,如此即可保证患者在背靠本充气式垫子时,仅上背部与垫
体接触受力,其有伤口的下背部处于悬空状态,如此就不会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0023]进一步地,在各所述独立空腔的侧面分别设有气阀,所述气阀包括橡胶通道和橡胶塞,所述橡胶通道设置于所述独立空腔的侧面上,所述橡胶塞设置于所述橡胶通道内,用于密封调整层处的独立空腔。
[0024]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所提供的充气式垫子通过呈弹性褶皱状的垫体侧面与第一单向气阀相互配合,实现了垫子的自动充气,无需使用充气筒进行辅助,另外通过第一单向气阀的开合控制垫体内的气体量,从而实现垫体斜面的角度调整,方便快捷且结构简单,患者能够根据需要自己调整垫体斜面的角度,有效提升了患者的体验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垫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呈空心结构,所述垫体的材质为皮革,所述垫体充气后呈楔形,在所述垫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单向气阀,所述垫体的另一侧面呈弹性褶皱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包括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一阀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截面呈工字型,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设置于所述垫体的侧面上,所述第一阀杆呈工字型,所述第一阀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式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杆靠近所述垫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气式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杆远离所述垫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呈压缩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的内部设有若干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垫体的斜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垫体的底面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垫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垫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呈空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茜廖涛
申请(专利权)人:周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