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导磁混凝分离废水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08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超导磁混凝分离废水一体机,将废水从入水口引入混凝装置,在搅拌同时加入混凝剂、磁介质粉和絮凝剂,混合的水体流入澄清装置;在磁性絮体和水体沉淀分离后,澄清水和磁性絮体分别进入超导磁分离器内两个不同的腔体,通过超导磁线圈吸附下磁介质粉,最后净水和污泥通过各自腔体的出口流出,吸附的磁粉通过磁粉回流管道可以回流进混凝装置,保证充分循环使用。通过将本身无磁性的有害污染物质与磁介质粉充分结合,从而实现超导磁分离净化废水,使其能够广泛高效应用于工业、生活和市政废污水处理且成本低廉,可以通过远程控制高效运行。高效运行。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导磁混凝分离废水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资源环境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超导磁混凝分离废水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磁作为一种自然本身存在的现象,人类利用磁性进行物质的分离已经有很长的历史,20世纪七十年代后,磁分离技术开始在工业化应用上推广。伴随对水处理越来越高的要求,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过去使用的永磁体和常规电磁体,磁场强度有限,弱磁性物质很难被吸附住,水处理强度增高容易出现磁粉跑失这种现象。
[0003]超导磁介质混凝沉淀水处理技术则是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的进一步延伸和升级,该技术通过对普通磁介质的改性形成超导磁介质,以超导磁介质分离机取代常规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中的“解絮机+磁分离机”,提高了磁介质对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效率,同时,利用超导磁体技术产生的高梯度超强磁场大幅提高了对超导磁介质的回收效率,最大程度上提高了超导磁介质的循环利用率,最大限度内减少了磁介质对后道工序的不利影响。超导磁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比常规磁分离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有能耗低、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节省药剂等这些优势。超导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随着高温超导体技术,磁介质改良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导磁混凝分离废水一体机,使其能够广泛高效应用于工业、生活和市政废污水处理且成本低廉。
[0005]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导磁混凝分离废水一体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装置、澄清装置和超导分离装置,所述混凝装置包括混凝池、磁粉池、絮凝池,废水从混凝池的进水口进入混凝装置,经过混凝池、磁粉池、絮凝池,经过絮凝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澄清装置相连接,将废水通过澄清水入口通入澄清装置中,所述澄清装置用于将磁性絮凝体和水体沉淀分离,在澄清装置上设置有澄清水入口、澄清水出口以及絮体出口,所述澄清水入口设置于澄清装置的左侧边,所述澄清水出口设置于澄清装置的右侧边上,所述澄清装置的底部设置絮体出口,所述澄清装置内部设置有电动刮泥装置,所述超导磁分离装置通过隔板将超导磁分离装置分隔设置成澄清水腔和絮体腔,所述澄清水腔设置有澄清进口端以及澄清出口端,所述絮体腔上设置有絮体进口端和絮体出口端,所述澄清水腔以及絮体腔对应的2个边上设置有超导磁线圈,所述絮体腔在絮体进口端的上方设置有磁粉回流端,所述磁粉回流端与磁粉回流管道17相连接,所述磁粉回流管道用于连接絮体腔以及混凝装置的磁粉池的磁介质投放口,所述磁粉回流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0006]所述混凝池和磁粉池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磁粉池和絮凝池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使废水从混凝池的上方流入磁粉池中,所述第二导流板使废水
从磁粉池的底部流入絮凝池中。
[0007]所述电动刮泥装置包括刮泥板以及设置与澄清装置顶部外侧的电机,所述刮泥板与电机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接。
[0008]所述絮体腔的絮体进口端处安装超声波振动装置,用于将磁性絮体中磁介质粉和非磁性絮凝体分离。
[0009]所述澄清水出口用于将澄清装置的上层清水经澄清水出口导入澄清水进口管道中,所述澄清水进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泵,使废水经澄清水进口管道通过澄清进口端进入澄清水腔中。
[0010]所述絮体出口通过絮体进口管道与絮体进口端相连接,所述絮体进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泵以及第二电磁阀,使澄清装置中的沉淀下的絮体通过絮体进口管道通过絮体进口端进入絮体腔中。
[0011]所述澄清出口端与澄清出口管道相连接,所述澄清出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澄清出口管道以及第三电磁阀用于将澄清水腔的水体通过澄清出口管道导出,所述絮体出口端与絮体出口管相连接,所述絮体出口管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絮体出口管以及第四电磁阀用于将絮体腔的水体通过絮体出口管导出,所述澄清出口管道位于第三电磁阀的右侧与絮体出口管位于第四电磁阀的右侧使用连接管道联通,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
[0012]超导磁混凝分离废水一体机的使用步骤为:步骤一:向混凝装置中输入待处理的废水;步骤二:开启混凝池搅拌装置、磁粉搅拌装置以及絮凝搅拌装置;步骤三:通过混凝剂投放口投放混凝剂,磁介质投放口投放磁介质粉,絮凝剂投放口投放絮凝剂;步骤四:通过絮凝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将废水导入澄清装置中,开启电动刮泥装置;步骤五:在澄清装置设置有澄清水出口以及絮体出口,将从澄清水出口流出的废水通过澄清管道导入超导分离装置的澄清水腔中,将从絮体出口流出的废水通过絮体管道导入絮体腔中;步骤六:开启超导磁线圈,设置磁场强度为0.1T,此时对应的励磁电流较小,逐步加大励磁电流,将磁场强度调至3.3T,装置稳定运行;步骤七:控制系统控制开启絮体进口管道、澄清出口管道和絮体出口管的电磁阀,关闭连通管道、磁粉回流管道的电磁阀,启动澄清废水进口、絮体进口管道的泵;步骤八:磁介质粉回收时,关闭絮体进口管道的泵,关闭絮体进口管道、澄清出口管道和絮体出口管的电磁阀,开启连接管道、磁粉回流管道两处的电磁阀,关闭超导磁线圈,对磁介质粉进行回收操作;步骤九:磁粉回流完毕后,重复步骤5至7。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磁介质粉,使本身无磁性的有害物质在絮凝剂作用下与磁种充分结合,超导磁分离器提供的超强磁场又能将投加的磁粉完全回收,避免流失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后续水处理工序,因此能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活和市政废污水处理。
[0014]2、本专利技术成本低、效率高,本专利技术处理工业废水,SS去除率高,最优出水<2mg/L;出水透明度高,浊度<1NTU;除磷最优出水总磷可低至0.05mg/L;占地面积小,最低可以控制在20m2左右;耗电量小,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远程控制,无需经常维护。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导磁混凝分离废水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装置、澄清装置和超导分离装置,所述混凝装置包括混凝池、磁粉池、絮凝池,废水从混凝池的进水口进入混凝装置,经过混凝池、磁粉池、絮凝池,经过絮凝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澄清装置相连接,将废水通过澄清水入口通入澄清装置中,所述澄清装置用于将磁性絮凝体和水体沉淀分离,在澄清装置上设置有澄清水入口、澄清水出口以及絮体出口,所述澄清水入口设置于澄清装置的左侧边,所述澄清水出口设置于澄清装置的右侧边上,所述澄清装置的底部设置絮体出口,所述澄清装置内部设置有电动刮泥装置,所述超导磁分离装置通过隔板将超导磁分离装置分隔设置成澄清水腔和絮体腔,所述澄清水腔设置有澄清进口端以及澄清出口端,所述絮体腔上设置有絮体进口端和絮体出口端,所述澄清水腔以及絮体腔对应的2个边上设置有超导磁线圈,所述絮体腔在絮体进口端的上方设置有磁粉回流端,所述磁粉回流端与磁粉回流管道17相连接,所述磁粉回流管道用于连接絮体腔以及混凝装置的磁粉池的磁介质投放口,所述磁粉回流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导磁混凝分离废水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和磁粉池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磁粉池和絮凝池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使废水从混凝池的上方流入磁粉池中,所述第二导流板使废水从磁粉池的底部流入絮凝池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导磁混凝分离废水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刮泥装置包括刮泥板以及设置与澄清装置顶部外侧的电机,所述刮泥板与电机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导磁混凝分离废水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体腔的絮体进口端处安装超声波振动装置,用于将磁性絮体中磁介质粉和非磁性絮凝体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导磁混凝分离废水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水出口用于将澄清装置的上层清水经澄清水出口导入澄清水进口管道中,所述澄清水进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泵,使废水经澄清水进口管道通过澄清进口端进入澄清水腔中。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武林贾伯林李亮亮范青如房燕朱忠华季献华姜勇姚志全李宽徐俊秀王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京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