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100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输入机构,连接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进口且用以向所述反应器本体输送培养液;输出机构,连接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出口且用以将所述反应器本体内的培养液输出;滤菌机构,用以吸附滤除敌害生物;杀菌机构,用以灭杀培养液内敌害生物。本申请所提供的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能够在不添加药物的情况下去除99%以上的对海水小球藻有害的敌害生物,降低生产成本,维持海水小球藻的活力,保证其产能产量及品质。品质。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涉及一种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水小球藻因其富含蛋白质、脂类、多糖、维生素、抗氧化剂和其它功能性营养成分,在医药原料、保健食品及生物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海水小球藻培养技术多集中于光自养体系,该培养体系存在生产效率低、占地面积大、收获成本高等不足,严重制约了海水小球藻产业的发展。通过人工大规模培养技术提高海水小球藻生物量是海水小球藻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近年来,逐渐兴起了海水小球藻异养高细胞密度培养技术,该技术可以克服光培体系对光的依赖,具有生长速度更快、能实现纯种培养、细胞产率高、可大大降低下游后处理成本,更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优势,已成为近年来海水小球藻培养研究的热点。
[0004]但是,同其他生物一样,藻类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受到外界病害生物的侵扰。在大规模培养系统中,各种污染物不可避免地会从水、空气或生物反应器进入海水小球藻培养。海水小球藻培养物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浮游动物,细菌,病毒和其他藻类。不同的生物污染物具有损害海水小球藻的不同机制生长。浮游动物是养殖系统中的主要捕食者。细菌分泌具有对藻类细胞具有裂解活性以抑制藻类生长的能力的细胞外化合物;病毒感染藻细胞,导致培养物“崩溃”;和与所述目标侵入藻类竞争海水小球藻用于限制营养元素的资源,例如,氮,磷,钾,镁,钙。对于海水小球藻,不同类型的污染物会导致海水小球藻培养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病害生物严重地影响到藻类的生长,特别是给经济藻类的生产带来打击,使生产成本提高。
[0005]如何降低病害生物对海水小球藻培养的影响及生产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该装置能够去除敌害生物,降低生产成本,维持海水小球藻的活力,保证其产能产量及品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包括:
[0008]反应器本体;
[0009]输入机构,连接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进口且用以向所述反应器本体输送培养液;
[0010]输出机构,连接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出口且用以将所述反应器本体内的培养液输出;
[0011]滤菌机构,用以吸附滤除敌害生物;
[0012]杀菌机构,用以灭杀培养液内敌害生物。
[0013]可选地,还包括用以调节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培养液pH实现抑菌的抑菌机构。
[0014]可选地,所述反应器本体为立桶式反应器,所述进口设于所述立桶式反应器的底部,所述出口设于所述立桶式反应器的顶部。
[0015]可选地,所述滤菌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立桶式反应器底部的活性炭吸附装置、设于所述立桶式反应器顶部的膜片式过滤器以及设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和所述膜片式过滤器之间的高分子聚合吸附树脂。
[0016]可选地,所述膜片式过滤器层叠设置为两组,包括设于下层的滤径为150~200um的第一膜片式过滤器和设于所述第一膜片式过滤器上方的滤径为50~100um的第二膜片式过滤器。
[0017]可选地,所述高分子聚合吸附树脂自上至下以预设间距交叉层叠设置为多组,且任一组所述高分子聚合吸附树脂均由磷酸钙凝胶、氢氧化锌凝胶和葡萄糖聚合而成。
[0018]可选地,所述输入机构包括离心泵、进口阀门和快接法兰口;所述输出机构包括出口阀门和压力式旋转喷射器。
[0019]可选地,所述抑菌机构为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所述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的出气口连接至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底部。
[0020]可选地,所述杀菌机构为设于所述反应器本体内的350~500nm波长的紫外杀菌灯。
[0021]可选地,还包括移动式操控平台,所述反应器本体、所述输入机构、所述输出机构和所述抑菌机构均设于所述移动式操控平台的上方。
[0022]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通过将输入机构抽取海水小球藻养殖装置中的培养液输入反应器本体,借助杀菌机构和滤菌机构将培养液内的敌害生物杀死或滤除,输出机构将反应器本体内的培养液输向海水小球藻养殖装置内,经过预设时间的循环,能够提升敌害生物的去除率至99%以上,保证了海水小球藻的产量及品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的运行原理图。
[0026]其中:
[0027]1‑
移动式操控平台、2

总控电源、3

二氧化碳发生装置、4

活性炭吸附装置、5

离心泵、6

进口阀门、7

快接法兰口、8

紫外杀菌灯、9

压力传感器、10

反应器本体、11

高分子聚合吸附树脂、12

第一膜片式过滤器、13

第二膜片式过滤器、14

出口阀门、15

压力式旋转喷射器、16

海水小球藻养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的运行原理图。
[003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10、和连接反应器本体10的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通过向反应器本体10输入或输出海水小球藻培养液,借助杀菌机构和滤菌机构对敌害生物进行灭杀和滤除。经过预设时间的循环,能够将敌害生物的99%以上,保证了海水小球藻的产量及品质。
[0032]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反应器本体10具体可采用立桶式反应器,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反应器本体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本体;输入机构,连接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进口且用以向所述反应器本体输送培养液;输出机构,连接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出口且用以将所述反应器本体内的培养液输出;滤菌机构,用以吸附滤除敌害生物;杀菌机构,用以灭杀培养液内敌害生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调节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培养液pH实现抑菌的抑菌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为立桶式反应器,所述进口设于所述立桶式反应器的底部,所述出口设于所述立桶式反应器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菌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立桶式反应器底部的活性炭吸附装置、设于所述立桶式反应器顶部的膜片式过滤器以及设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和所述膜片式过滤器之间的高分子聚合吸附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水小球藻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式过滤器层叠设置为两组,包括设于下层的滤径为150~200u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成潭潘军叶蕾黄敏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绿藻世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