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溶性膜释放螨菌联合体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捕食螨与微生物杀虫菌剂联合控制地下害虫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水溶性膜释放螨菌联合体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农业生产中,地下害虫防治以传统化学防治为主。但随着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及地下害虫对化学农药抗性的增日益增强,突出表现为使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难以有效控制地下害虫种群为害大发生。为应对此问题,实现无害化绿色防治,捕食性天敌昆虫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比重越来越高,现已在昆虫纲草蛉科、瓢甲科、螳螂科、蛛形纲植绥螨科在地上害虫防治中广泛应用。
[0003]捕食性天敌生物除在地上植物上被认知且利用以外,在地下土壤内广泛分布着种类众多捕食性天敌动物。常见的有昆虫纲隐翅虫科、步甲科、虎甲科等,蛛形纲中气门目巨螯螨科、厉螨科等。其中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且已开发为商品的成熟产品有剑毛帕厉螨、菌巨螯螨、状巨螯螨、尖狭殖厉螨、剑毛帕厉螨等。
[0004]地下害虫防治应用中,以巨螯螨科在食用菌生产中防治跳虫、土壤线虫、粉螨、蕈蚊幼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溶性膜释放螨菌联合体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黄绿绿僵菌与载体基质混合,将剑毛帕厉螨加入至含有黄绿绿僵菌的载体基质内,得到菌虫基质,将水溶性膜包裹所述的菌虫基质,然后将水溶性膜封口后放置于土壤上即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溶性膜释放螨菌联合体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膜在25℃的水中的溶解速率为18
‑
50秒;所述的水溶性膜为微孔膜;所述的水溶性膜的孔隙率为45
‑
95%;所述的水溶性膜的微孔的孔径为1500
‑
3500nm;所述的水溶性膜的厚度为0.2
‑
0.4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水溶性膜释放螨菌联合体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膜在25℃的水中的溶解速率为18
‑
20秒;所述的水溶性膜的孔隙率为60
‑
90%;所述的水溶性膜的微孔的孔径为2000
‑
3000nm;所述的水溶性膜的厚度为0.2
‑
0.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溶性膜释放螨菌联合体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的含水量为15
‑
35%;优选的,所述的土壤的含水量为15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