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然通风的绿色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658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自然通风的绿色建筑,包括建筑主体,所述建筑主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通风隔板,所述通风隔板的上端通过导风柱固定连接有用于导风的聚分隔板,所述通风隔板的四端外表面均安装有用于收集热量的太阳能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通风隔板和聚分隔板的隔断式设置,并将通风室和导风柱的上端交界处使用导风柱连接,可收集多方向的风,并通过导风柱将风引入通风室的内部,该种引流方式实用性较强,且通风效果好,通过设置引流板和集水槽,引流板和集水槽可对自然降落在建筑主体上端的雨水做大最大范围的收集,并通过高低设置的集水槽将雨水引入水池的内部进行二次使用。进行二次使用。进行二次使用。

A kind of green building with natural venti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然通风的绿色建筑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绿色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然通风的绿色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0003]原有的的自然通风绿色建筑内部的通风系统多数不具较好的通风扩散性,且原有的多数自然通风的绿色建筑上的通风装置虽然可对自然风起到利用效果,但是不具有过滤装置,可能将外部杂质较多的空气直接带入室内,严重影响室内环境,且原有的自然通风的绿色建筑不具有多方向同时吸收太阳能的装置,原有的自然通风的绿色建筑多数不具有降落雨水的收集二次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然通风的绿色建筑,具有通风效果好,便于滤芯更换,多方向吸收太阳能,对降水具有较好二次利用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然通风的绿色建筑,包括建筑主体,所述建筑主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通风隔板,所述通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然通风的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主体(1),所述建筑主体(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通风隔板(2),所述通风隔板(2)的上端通过导风柱(12)固定连接有用于导风的聚分隔板(3),所述通风隔板(2)的四端外表面均安装有用于收集热量的太阳能板(4),所述通风隔板(2)的外侧下端固定设置有用于引流的引流板(5),所述引流板(5)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设置有集水槽(6),所述引流板(5)和集水槽(6)均是围绕建筑主体(1)的上端相对与通风隔板(2)的底部外表面圆周闭合设置,圆周设置集水槽(6)均有高低差,所述集水槽(6)的最低位置底部贯穿设置有用于收集积水的集水管(7),所述通风隔板(2)的内部呈环形开设有通风室(11),所述通风室(11)连通建筑主体(1)内部的位置设置有滤芯(13),所述滤芯(13)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滤芯(13)的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得到一端通过连接轴(15)与建筑主体(1)的内部一表面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然通风的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4)相对于设置连接轴(15)的另一端侧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卡块(16),所述连接卡块(16)的内部一端贯穿式开设有限位孔(17),所述建筑主体(1)相对于滤芯(13)的一侧设有限位滑块(18),所述限位滑块(18)的一端与建筑主体(1)内部一端通过一号复位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岩陈立琦樊莹梁坤伦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石象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