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思雨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倾角调节功能的汽车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46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倾角调节功能的汽车升降机,包括矩形底支撑板和矩形车体托板,还包括外矩形支撑框、内矩形支撑框和驱动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设置矩形底支撑板,矩形底支撑板上转动连接内矩形支撑框和外矩形支撑框,内矩形支撑框和外矩形支撑框底部的一端均和矩形底支撑板转动连接,外矩形支撑框套设在内矩形支撑框的外部,两者构成X状且相互之间不连接,其中外矩形支撑框顶部的一端和矩形车体托板的下端面转动连接,内矩形支撑框顶部的一端和矩形车体托板的下端面滑动配合,设置驱动组合,驱动组合用来改变内矩形支撑框和外矩形支撑框之间的夹角,由此可以控制矩形车体托板稳定升降。定升降。定升降。

A car lift with tilt angle adjustment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倾角调节功能的汽车升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维修用升降机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倾角调节功能的汽车升降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维修时涉及到底部检修,底部检修时需要用到升降机,目前常见的汽车维修用的升降机采用剪刀式结构,此种剪刀式升降结构的升降机在提升高度后底部的支撑跨度缩小,中间活动连接部位较多,支撑稳定性变差,具体的说是采用剪刀式升降的结构并在底部设置一个动力油缸,动力油缸通过带动剪刀式提升结构上的单个撑杆滑动来整体提升承载汽车的托板的提升,进而会大大降低支撑的稳定性;其中由于采用剪刀式升降结构来控制升降,油缸行程短,提升高度差较大,因此会进一步影响汽车升降的稳定性;另外,汽车在和此升降机顶部的托板对接后,汽车无法实现倾斜控制,从而限制维修的进度。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倾角调节功能的汽车升降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倾角调节功能的汽车升降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倾角调节功能的汽车升降机,包括矩形底支撑板(1)和矩形车体托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矩形支撑框(3)、内矩形支撑框(4)和驱动组合(5),所述外矩形支撑框(3)和内矩形支撑框(4)的一端均与矩形底支撑板(1)的上端面且靠近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内矩形支撑框(4)位于外矩形支撑框(3)内且两者呈X状,所述矩形车体托板(2)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板一(21)和支撑板二(22),所述支撑板一(21)和外矩形支撑框(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二(22)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腰型滑孔(221),所述腰型滑孔(221)和内矩形支撑框(4)的另一端滑动配合,所述驱动组合(5)包括承载矩形框(51)、中间轴(52)和同步传动组合(53),所述承载矩形框(51)套设在外矩形支撑框(3)的外部且为水平分布,所述矩形底支撑板(1)的上端面且位于中部设置有定位板(11),所述承载矩形框(51)的下端面且位于中部设置和定位板(11)上下滑动配合的支撑立板(511),所述承载矩形框(51)上两个平行分布的横梁(512)上开设有两段相对支撑立板(511)对称分布的矩形滑孔(5121),两段所述矩形滑孔(5121)位于外矩形支撑框(3)和内矩形支撑框(4)交叉位置的左右两侧,所述中间轴(5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外矩形支撑框(3)和内矩形支撑框(4)交叉位置的左右两侧,所述中间轴(52)和矩形滑孔(5121)滑动配合且其上转动套设有第一滚轮(521)和第二滚轮(522),所述第一滚轮(521)和外矩形支撑框(3)上的外支撑梁(31)的一侧接触,所述第二滚轮(522)和内矩形支撑框(4)上的内支撑梁(41)的一侧接触,所述同步传动组合(53)设置在横梁(512)一侧的中部且和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思雨
申请(专利权)人:吴思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