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干扰素γ的可溶性原核表达和纯化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3038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猫干扰素γ的可溶性原核表达和纯化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基因工程领域。该方法包括的步骤有:

Feline interferon \u03b3 Solubl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猫干扰素
γ
的可溶性原核表达和纯化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基因工程领域,特别涉及猫干扰素γ的可溶性原核表达和纯化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种由机体免疫细胞产生,在诱生剂作用于活细胞后,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根据干扰素的来源、生物学性质及活性,将干扰素分Ⅰ型和Ⅱ型。Ⅰ型干扰素主要起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包括IFN

α、IFN

β、IFN

ω、IFN

ε、IFN

κ、IFN

τ、IFN

δ和IFN

ζ,Ⅱ型干扰素中仅有IFN

γ亚型,在抗胞内病原体的宿主防御中起关键作用。1992年,日本东丽株式会社的Nakamura等人首次分离到了猫干扰素基因,将其归类为ω型干扰素,有研究表明IFN

ω对于猫白血病毒(FLV)和猫免疫缺陷病毒(FIV)共感染的猫以及细小病毒具有明显治疗效果,之后在此基础上证明了IFN

ω对FIV的复制有抑制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性。由于猫IFN的抗病毒能力相当广泛且具有显著效果,因此研究猫IFN的抗病毒机制和治疗有关猫病毒病的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IFN

γ作为一种新型干扰素,在抗病毒和抗肿瘤方面发挥较强的作用,1995年鸡IFN
‑<br/>γ基因被首次成功克隆,随后成功表达出重组鹅、家兔、猪、牛等动物的IFN

γ并将其用于临床治疗,但有关猫的IFN

γ研究却鲜少被报道。
[0003]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带动了养宠业蓬勃发展,与猫有关的疾病特别是病毒性疾病逐年增多。干扰素作为机体重要的防疫系统成员能够对抗病毒感染,而体外表达的干扰素与天然干扰素具有高度相似的生物学活性。所以,体外表达的猫干扰素有望增强宠物猫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猫干扰素γ的可溶性原核表达和纯化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猫干扰素γ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能够用于治疗猫病毒感染性疾病。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猫干扰素γ的可溶性原核表达和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FeIFN

γ蛋白的信号肽序列和理化性质分析
[0008]通过SignalP

4.0Server和Expasy在线服务器分别预测、分析两种蛋白的信号肽段和理化性质;
[0009](2)原核表达质粒pET28a

SUMO

FeIFN

γ的构建
[0010]根据GenBank收录的FeIFN

γ的序列,舍弃掉信号肽后设计PCR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并分别通过引物引入BamH I和HindⅢ酶切位点,进行PCR扩增,然后将PCR产物经双酶切后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同时双酶切、回收pET28a

SUMO载体片段,经T4DNA连接酶连接后,转入DH

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经PCR和双酶切验证后测序,测序正确后命名为pET28a

SUMO

FeIFN

γ;
[0011](3)含重组质粒的BL21细菌的诱导表达与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0012]将重组质粒pET28a

SUMO

FeIFN

γ转入BL21感受态细胞,挑取单克隆菌落,接种于含有卡那霉素抗性的LB培养液中过夜培养,次日以1:100转接入新的含卡那霉素抗性的LB培养液中,于37℃、220r/min摇床震荡培养2h,待菌液OD
600
值达到0.6~0.8,取1mL菌液作为对照,剩余菌液加入IPTG诱导剂,终浓度为1mmol/L,在16℃、220r/min摇床培养10h后以8000rpm离心10min收集菌体,弃去上清后的菌体沉淀加入结合缓冲液,用移液器多次吹打使菌体重悬并加入PMSF,终浓度为1mmol/L,重悬后的菌液超声破碎,全程置于冰上操作,超声3s,停顿4s,功率220W,以菌液变得清澈透亮为准,超声结束后将菌液以10000rpm离心10min,收集上清、沉淀制备样品,用SDS

PAGE电泳检测分析蛋白的表达水平及水溶性情况;
[0013](4)SUMO

FeIFN

γ融合蛋白最佳表达条件的筛选
[0014]在培养瓶中以1:100加入菌液和含卡那霉素抗性的LB培养液,于37℃、220r/min摇床震荡培养,当菌液OD
600
值到0.6~0.8时,将各培养瓶分别按IP TG浓度梯度、诱导温度梯度及时间梯度进行条件筛选,用SDS

PAGE电泳检测;所述IPTG浓度梯度为0.2mmol/L、0.4mmol/L、0.6mmol/L、0.8mmol/L、1.0mm ol/L,诱导温度梯度为37℃、30℃、22℃、16℃,时间梯度3h、6h、9h、12h、15h、18h、21h、24h;
[0015](5)SUMO

FeIFN

γ融合蛋白的大量表达和纯化
[0016]在确定最佳表达条件后扩大培养,将诱导、超声后的上清用0.45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后进行纯化,取Ni亲和层析柱用蒸馏水清洗,并用结合缓冲液平衡多次,然后将滤液加入层析柱后置于室温结合2h,以0.5~1mL/min的流速收集流穿液;将层析柱的液体用洗涤缓冲液以1mL/min的流速清洗Ni柱,以8~10倍柱体积的用量去除杂蛋白;最后用5~10倍柱体积的洗脱缓冲液以0.5~1mL/min的流速洗脱层析柱上的蛋白,收集的样品均要置于冰上,最后用SDS

PAGE电泳检测;
[0017](6)SUMO

FeIFN

γ融合蛋白的酶切和纯化
[0018]将Sumo蛋白酶以1:10比例加入融合蛋白液,4℃条件下酶切,分别收集3h、6h、9h、12h不同时间点的酶切产物,使用30ku截留柱和10ku截留柱对酶切后的蛋白脱盐、浓缩和进一步纯化,SDS

PAGE电泳检测,用Bradford测定法测定目的蛋白浓度。
[0019]进一步的,所述结合缓冲液为含50mM Na2HPO4、300mM NaCl、10mM咪唑的pH8.0的溶液。
[0020]进一步的,所述SUMO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猫干扰素γ的可溶性原核表达和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FeIFN

γ蛋白的信号肽序列和理化性质分析通过SignalP

4.0Server和Expasy在线服务器分别预测、分析两种蛋白的信号肽段和理化性质;(2)原核表达质粒pET28a

SUMO

FeIFN

γ的构建根据GenBank收录的FeIFN

γ的序列,舍弃掉信号肽后设计PCR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并分别通过引物引入BamH I和HindⅢ酶切位点,进行PCR扩增,然后将PCR产物经双酶切后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同时双酶切、回收pET28a

SUMO载体片段,经T4DNA连接酶连接后,转入DH

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经PCR和双酶切验证后测序,测序正确后命名为pET28a

SUMO

FeIFN

γ;(3)含重组质粒的BL21细菌的诱导表达与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将重组质粒pET28a

SUMO

FeIFN

γ转入BL21感受态细胞,挑取单克隆菌落,接种于含有卡那霉素抗性的LB培养液中过夜培养,次日以1:100转接入新的含卡那霉素抗性的LB培养液中,于37℃、220r/min摇床震荡培养2h,待菌液OD
600
值达到0.6~0.8,取1mL菌液作为对照,剩余菌液加入IPTG诱导剂,终浓度为1mmol/L,在16℃、220r/min摇床培养10h后以8000rpm离心10min收集菌体,弃去上清后的菌体沉淀加入结合缓冲液,用移液器多次吹打菌体重悬并加入PMSF,终浓度为1mmol/L,重悬后的菌液超声破碎,全程置于冰上操作,超声3s,停顿4s,功率220W,以菌液变得清澈透亮为准,超声结束后将菌液以10000rpm离心10min,收集上清、沉淀制备样品,用SDS

PAGE电泳检测分析蛋白的表达水平及水溶性情况;(4)SUMO

FeIFN

γ融合蛋白最佳表达条件的筛选在培养瓶中以1:100加入菌液和含卡那霉素抗性的LB培养液,于37℃、220r/min摇床震荡培养,当菌液OD
600
值到0.6~0.8时,将各培养瓶分别按IPTG浓度梯度、诱导温度梯度及时间梯度进行条件筛选,用SD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衍全张勇成述儒武小椿任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