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电源支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38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电源支撑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矿电源拆装不便,支撑座没有减震装置,容易使得煤矿电源受到损坏的问题。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电源支撑座,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电源,电源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且两个固定装置关于电源底部中心对称;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二滑块、L型固定板、卡槽、第二挤压弹簧和第二T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煤矿电源拆装便捷,设立减震装置,防止煤矿电源受到共振作用力的损坏。力的损坏。力的损坏。

A support seat for coal mine power supply easy to disassem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电源支撑座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电源支撑座。

技术介绍

[0002]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0003]电力是煤矿企业生产的主要能源,煤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是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它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及保证安全生产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合理可靠的井下供电系统更显得格外重要,传统的煤矿井下煤矿电源在往支撑座上安装时及其麻烦,且拆卸时也不易,煤矿电源长期在井下恶劣的环境中使用,支撑座上没有减震装置,外界的震动引起煤矿电源的共振,容易使得煤矿电源受到损坏,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电源支撑座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电源支撑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矿电源拆装不便,支撑座没有减震装置,容易使得煤矿电源受到损坏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电源支撑座,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电源,电源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且两个固定装置关于电源底部中心对称;
[0007]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二滑块、L型固定板、卡槽、第二挤压弹簧和第二T型槽,安装板顶部与电源底部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安装板底部开设有第二T型槽,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L型固定板,且两个L型固定板竖直段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配合第二T型槽使用的第二滑块,支撑座的顶部一侧开设有配合两个L型固定板使用的卡槽,两个L型固定板相对应的一侧之间通过第二挤压弹簧弹性连接,且第二挤压弹簧位于卡槽上方。
[0008]优选的,支撑座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耳座,耳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减震杆,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T型槽,两个减震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配合第一T型槽使用的第一滑块,且两个减震杆相对应的一侧之间通过压缩弹簧弹性连接。
[0009]优选的,底座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且固定筒为顶部开口结构,四个固定筒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弹簧,且第一挤压弹簧上部嵌接有伸缩杆,四个伸缩杆的一端与支撑座底部的四个拐角处之间均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支撑座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保护角。
[0011]优选的,第二T型槽与两个第二滑块之间均为间隙配合,两个L型固定板与卡槽之间均为间隙配合。
[0012]优选的,两个第一滑块与第一T型槽之间为间隙配合。
[0013]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在对电源进行安装时,捏动四个L型固定板,第二挤压弹簧向内收缩,第二滑块在第二T型槽内移动,然后将L型固定板卡在卡槽中,松开L型固定板,第二挤压弹簧释放弹性势能,将L型固定板卡在卡槽中,将电源安装在支撑座上,如果要对电源进行拆卸,只需要再捏动L型固定板,将其从卡槽中取出即可;本技术通过安装板、第二滑块、L型固定板、卡槽、第二挤压弹簧和第二T型槽之间的配合,便于将电源安装在支撑座上,同时,也方便将电源取下来,拆装方面,节省人力,提高电源的安装效率。
[0015]本技术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耳座、减震杆、压缩弹簧、第一T型槽和第一滑块之间的配合,在支撑座受到作用力的时候,两个减震杆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T型槽内相对滑动,压缩弹簧向外拉伸,吸收支撑座上传来的作用力,对支撑座进行减震,在作用力消失时,压缩弹簧向内收缩,带动减震杆和第一滑块恢复原位,避免支撑座没有减震装置,而受到外界共振作用力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正剖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外观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支撑座处的俯视图。
[0022]图中:1、底座;2、固定筒;3、第一挤压弹簧;4、伸缩杆;5、第一T型槽;6、第一滑块;7、减震杆;8、压缩弹簧;9、耳座;10、保护角;11、卡槽;12、L型固定板;13、第二挤压弹簧;14、第二滑块;15、第二T型槽;16、安装板;17、电源;18、支撑座;19、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参照图1

4,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电源支撑座,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座18,支撑座18的顶部设置有电源17,电源17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19,且两个固定装置19关于电源17底部中心对称;
[0025]固定装置19包括安装板16、第二滑块14、L型固定板12、卡槽11、第二挤压弹簧13和第二T型槽15,安装板16顶部与电源17底部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安装板16底部开设有第二T型槽15,安装板16的底部设置有两个L型固定板12,且两个L型固定板12竖直段的一端均固
定连接有配合第二T型槽15使用的第二滑块14,支撑座18的顶部一侧开设有配合两个L型固定板12使用的卡槽11,两个L型固定板12相对应的一侧之间通过第二挤压弹簧13弹性连接,且第二挤压弹簧13位于卡槽11上方,具体的,通过安装板16、第二滑块14、L型固定板12、卡槽11、第二挤压弹簧13和第二T型槽15之间的配合,便于将电源17安装在支撑座18上,同时,也方便将电源17取下来,拆装方面,节省人力,提高电源17的安装效率。
[0026]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0027]在对电源17进行安装时,捏动四个L型固定板12,第二挤压弹簧13向内收缩,第二滑块14在第二T型槽15内移动,然后将L型固定板12卡在卡槽11中,松开L型固定板12,第二挤压弹簧13释放弹性势能,将L型固定板12卡在卡槽11中,将电源17安装在支撑座18上,如果要对电源17进行拆卸,只需要再捏动L型固定板12,将其从卡槽11中取出即可。
[0028]根据上述工作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电源支撑座,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座(18),所述支撑座(18)的顶部设置有电源(17),所述电源(17)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19),且两个固定装置(19)关于电源(17)底部中心对称;所述固定装置(19)包括安装板(16)、第二滑块(14)、L型固定板(12)、卡槽(11)、第二挤压弹簧(13)和第二T型槽(15),所述安装板(16)顶部与电源(17)底部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6)底部开设有第二T型槽(15),所述安装板(16)的底部设置有两个L型固定板(12),且两个L型固定板(12)竖直段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配合第二T型槽(15)使用的第二滑块(14),所述支撑座(18)的顶部一侧开设有配合两个L型固定板(12)使用的卡槽(11),两个所述L型固定板(12)相对应的一侧之间通过第二挤压弹簧(13)弹性连接,且第二挤压弹簧(13)位于卡槽(11)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煤矿电源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8)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耳座(9),所述耳座(9)通过销轴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峰闫兆振赵亮许世理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本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