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装置及密封结构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0129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装置以及密封结构体,其能够增大压缩余量,从而提高密封性能的密封。密封装置(1)是用于对形成于作为一个构件的壳体(100)与作为另一个构件的壳体(200)之间的环状空间即安装空间(20)进行密封的环状密封装置,壳体(100)具有一对侧面中的内周侧或外周侧敞开的槽部(101),壳体(200)具有与槽部(101)的底面(102)对置的对置面(201)。密封装置(1)具备沿底面(102)延伸的底面侧密封部(2)以及从底面侧密封部(2)朝向对置面(201)突出的对置面侧密封部(3)。对置面侧密封部(3)沿槽部(101)中的非敞开侧的侧面(103)延伸,且径向尺寸小于底面侧密封部(2)的径向尺寸。径向尺寸。径向尺寸。

Sealing device and seal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装置及密封结构体


[0001]本技术涉及密封装置以及密封结构体,尤其涉及进行静态密封的密封装置以及密封结构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作为密封装置,已知如下密封垫:被安装于壳体(housing)与盖体(cover)、管与管等不能相对移动且相互对置的多个构件间形成的环状槽等环状空间,对该构件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作为这样的现有的密封垫,提出如下密封垫:被安装于2个构件中的一个构件的槽内,且在2个构件间被压缩,从而对2个构件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专利文献1记载的密封垫具有朝向槽底面及另一个构件的表面呈凸状的圆弧状部、以及与槽部的侧面对置的缩颈部,圆弧状部的曲率小于具有与密封垫整体同等高度的圆的曲率。由此,相对于截面为圆形的密封垫,即使压缩量同等,也能扩大与2个构件接触的区域的宽度,实现密封性能的提高。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JP 2011

94667A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密封垫等密封装置不仅设置于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两侧的侧面封闭(即具有内周面以及外周面两者)的槽,有时还设置于一对侧面中的一个侧面敞开(即,不具有内周面或外周面)的槽。在这样的构成中,通过增大压缩余量提高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
[0008]本技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增大压缩余量来提高密封性能的密封装置以及密封结构体。
[0009]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涉及的密封装置是用于对形成于一个构件与另一个构件之间的环状空间进行密封的环状密封装置,所述一个构件具有一对侧面中的内周侧或外周侧敞开的槽部,所述另一个构件具有与所述槽部的底面对置的对置面,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底面侧密封部,其沿所述底面延伸;以及对置面侧密封部,其从所述底面侧密封部朝向所述对置面突出,所述对置面侧密封部沿所述槽部中的非敞开侧的侧面延伸,且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底面侧密封部的径向尺寸。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装置中,所述底面侧密封部具有与所述底面接触的平坦面。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装置中,在所述底面侧密封部中的所述底面侧的面与所述对置面侧密封部中的所述非敞开侧的面之间,形成有随着朝向所述对置面侧而外径变大的锥形面。
[001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涉及的密封结构体包括安装空间以及用于实施
该安装空间的密封的密封装置,所述安装空间是形成于一个构件与另一个构件之间的环状空间,所述一个构件具有以内周侧或外周侧为敞开侧进行敞开的槽部,所述另一个构件具有与所述槽部的底面对置的对置面,所述密封装置是上述密封装置,并且通过所述底面侧密封部与所述底面接触,所述对置面侧密封部与所述对置面接触,从而对所述安装空间进行密闭。
[0013]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结构体,在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槽部的深度除以宽度而得到的值为0.55以上。
[0014]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密封装置以及密封结构体,能够增大压缩余量来提高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装置的剖视图。
[0016]图2是表示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装置压缩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7]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密封装置的剖视图。
[0018]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密封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装置1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将密封装置1压缩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即,密封装置1被后述的壳体100和壳体200压缩,图1表示压缩前的状态(自然状态),图2表示压缩后的状态。
[0021]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轴线x方向上的箭头a(参照图1)方向设为上侧,将轴线x方向上的箭头b(参照图1)方向设为下侧。另外,在与轴线x垂直的方向(以下也称为“径向”)上,将远离轴线x的方向(图1的箭头c方向)设为外周侧,将接近轴线x的方向(图1的箭头d方向)设为内周侧。
[0022]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装置1是用于对形成于作为一个构件的壳体100与作为另一个构件的壳体200之间的环状空间即安装空间20进行密封的环状密封装置,壳体100具有一对侧面中的内周侧或外周侧敞开的槽部101,壳体200具有与槽部101的底面102对置的对置面201。密封装置1包括:沿底面102延伸的底面侧密封部2、以及从底面侧密封部2朝向对置面201突出的对置面侧密封部3。对置面侧密封部3沿槽部101中的非敞开侧的侧面103延伸,且径向尺寸小于底面侧密封部2的径向尺寸。以下,具体说明密封装置1。
[0023]密封装置1绕轴线x而形成为圆环状或大致圆环状,被安装于作为一个构件的壳体100的槽部101,且形成为:在轴线x方向的下侧与槽部101的底面102接触,并在外周侧与槽部101的侧面103接触。作为另一个构件的壳体200在对置面201与槽部101的底面102对置,密封装置1形成为在轴线x方向的上侧与对置面201接触。壳体100的槽部101的内周侧作为敞开侧而敞开,其相反侧即外周侧作为非敞开侧(封闭侧)而被侧面103封闭。
[0024]密封装置1例如由橡胶、弹性树脂等弹性构件构成,且一体具有底面侧密封部2与对置面侧密封部3。底面侧密封部2沿与轴线x方向正交或大致正交的平面进行延伸且形成
为环状。即,底面侧密封部2沿槽部101的底面102延伸,作为其下表面的平坦面21与底面102接触。底面侧密封部2具有截面为半圆状的内周面22以及沿轴线x方向延伸的外周面23。外周面23与槽部101的侧面103接触。此外,平坦面21与外周面23之间的角部24只要具有相对于槽部101的底面102与侧面103之间的角部104而无间隙地接触的形状即可,例如可以为锥形形状。
[0025]对置面侧密封部3从底面侧密封部2中的外周侧(非敞开侧)的端部朝向轴线x方向的上侧突出,形成为以轴线x方向为延伸方向的筒状。对置面侧密封部3在其上表面具有截面为圆弧状的接触部31,并在接触部31与对置面201接触。对置面侧密封部3具有沿轴线x方向延伸的内周面32以及外周面33。内周面32相对于底面侧密封部2的内周面22的顶点位于外周侧。外周面33与底面侧密封部2的外周面23相连续。
[0026]底面侧密封部2的内周面22以及外周面23与对置面侧密封部3的内周面32以及外周面33具有上述那样的关系,因此对置面侧密封部3的径向尺寸小于底面侧密封部2的径向尺寸。另外,密封装置1具有L字状的截面形状。
[0027]接下来,针对上述密封装置1的压缩形态以及使用状态进行说明。密封装置1形成密封结构体10,安装于密封结构体10所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装置,是用于对形成于一个构件与另一个构件之间的环状空间进行密封的环状密封装置,所述一个构件具有一对侧面中的内周侧或外周侧敞开的槽部,所述另一个构件具有与所述槽部的底面对置的对置面,所述密封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底面侧密封部,其沿所述底面延伸;以及对置面侧密封部,其从所述底面侧密封部朝向所述对置面突出,所述对置面侧密封部沿所述槽部中的非敞开侧的侧面延伸,且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底面侧密封部的径向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侧密封部具有与所述底面接触的平坦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面侧密封部中的所述底面侧的面与所述对置面侧密封部中的所述非敞开侧的面之间,形成随着朝向所述对置面侧而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霞吴东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恩福油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