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流器直流侧无须供电电源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有源消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设备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变流器直流侧无须供电电源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有源消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概率大幅提高,占配电网故障总数的80%以上。单相接地故障引发的弧光接地故障会对配电网安全运行和周边人员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为解决配电网接地故障消弧难题,无源消弧技术和有源消弧技术被广泛应用。其中,有源消弧技术以其响应快、全补偿等优势,未来有望逐步取代无源消弧技术。
[0003]现有技术中,部分有源消弧装置采用三相级联H桥为主电路,可直接挂接于配电网的三个相线上,装置所需元件数量多且耐压要求高;部分有源消弧装置采用单个H桥逆变器配合升压变压器或单相级联H桥为主电路,经接地变压器接入配电网,虽能减少所需元件并降低对耐压的要求,但额外增设的变压器进一步扩大了装置占地面积。且采用上述有源消弧装置对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进行全补偿时,均存在装置直流侧电容取源困难的问题。
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流器直流侧无须供电电源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有源消弧方法,其特征在于:消弧装置挂接在配电网任意两相线和大地之间;通过对首次并网的消弧装置预充电,使其直流侧电容电压达到目标值;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通过消弧装置向配电网注入电流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全补偿,且确保消弧过程中装置直流侧电压恒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直流侧无须供电电源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有源消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弧装置挂接在配电网任意两相线和大地间的拓扑结构为:两相CHB桥臂一端与配电网任意两相线相连、另一端短接为桥臂中点,桥臂中点经第三串CHB桥臂或消弧线圈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流器直流侧无须供电电源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有源消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首次并网的消弧装置预充电,使其直流侧电容电压达到目标值的具体过程为:消弧装置首次并网时,配电网通过限流电阻为装置各相直流侧电容充电;一段时间后切除限流电阻并自然充电;自然充电电压达到最大值后,通过充电控制策略使装置各相直流侧电容继续充电,直至到达目标电压值后停止充电并保持恒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流器直流侧无须供电电源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有源消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策略为:控制A、B两相的充电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分别超前于A相30
°
和滞后于B相30
°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流器直流侧无须供电电源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有源消弧方法,其特征在于: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通过消弧装置向配电网注入电流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全补偿,且确保消弧过程中装置直流侧电压恒定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设消弧装置挂接在配电网A、B相线上,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计算全补偿参考电流并实时测量A、B相电压的相位;步骤S2:令A、B相参考电流相位与同相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谋发,简玉婕,游建章,高伟,洪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