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拼接的岩棉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05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拼接的岩棉板结构,包括主板体,延展安装部和延展搭接部;延展安装部包括安装边,且安装边的底面与主板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安装边的顶面低于主板体的顶面,安装边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凸棱,且相邻的两个凸棱之间形成有限位槽,限位槽向内延伸形成有自主板体的侧面部分贯通的卡槽;延展搭接部包括搭接边,且搭接边的顶面与主板体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上,搭接边的底面与凸棱的顶面相接触,且搭接边的底面延伸形成有与限位槽相契合的限位条,且限位条中远离主板体的一端延伸形成有用于插接于卡槽中的卡条。实现了无须借助其他固定结构进行固定,定位精准,定位后的结构稳定的便于拼接的效果。位后的结构稳定的便于拼接的效果。位后的结构稳定的便于拼接的效果。

Rock wool board structure for easy spli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拼接的岩棉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岩棉板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便于拼接的岩棉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岩棉板又称岩棉保温装饰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吸热、不燃等特点。
[0003]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岩棉板以其良好的建筑类使用性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岩棉板一般是单独地整块使用或者是将其拼接形成为整块后使用,单独地整块使用的岩棉板由于尺寸较大,不论是搬抬还是安装的过程中都存在这极大的不便,因此,拼接的岩棉板更适应于实际使用中的需求。
[0004]然而,现有的岩棉板的使用一般需要多人合作拼接后再将其通过螺钉等方式进行固定,例如,申请号为201920886998.8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一种分体式拼接岩棉板则是通过将其拼接后再采用螺杆和螺母进行固定后使用,不仅操作不便,且需要同步配合使用螺杆和螺母,整个操作过程较为不便;而申请号为201821912724.3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具有拼接组合结构的隔热岩棉板,虽然从某种程度上避免使用大型螺杆,然而,对应的第一固定钉和第二固定钉的设置依然需要大量使用到类似的螺钉结构,并且,也容易造成定位不够精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岩棉板的拼接需要借助其他固定结构,不仅操作不便,且容易造成定位不够精准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无须借助其他固定结构进行固定,定位精准,定位后的结构稳定的便于拼接的岩棉板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拼接的岩棉板结构,所述岩棉板结构包括主板体,以及自所述主板体的一组相对的侧边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的延展安装部和延展搭接部;其中,
[0007]所述延展安装部包括自所述主板体的其中一个侧边向外延伸的安装边,且所述安装边的底面与所述主板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安装边的顶面低于所述主板体的顶面,所述安装边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多个顶面低于所述主板体的顶面的凸棱,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凸棱之间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向内延伸形成有自所述主板体的侧面部分贯通的卡槽;
[0008]所述延展搭接部包括自与设置有安装边的所述主板体的侧边相对的侧边向外延伸的搭接边,且所述搭接边的顶面与所述主板体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搭接边的底面与所述凸棱的顶面相接触,且所述搭接边的底面延伸形成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契合的限位条,且所述限位条中远离所述主板体的一端延伸形成有用于插接于所述卡槽中的卡条。
[0009]优选地,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条各自形成为圆柱体结构,且每组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条同轴设置,所述卡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卡条的直径。
[0010]优选地,所述卡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卡条直径的1/10

1/5。
[0011]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底面沿所述安装边向外延伸的方向形成有多条限位滑槽,且所述限位滑槽形成为凹陷的弧面,所述限位条的顶面形成有与所述限位滑槽相配合的形成为凸起的弧面的限位导条。
[0012]优选地,所述主板体的侧面的顶部和/或底部朝向所述安装边和/或所述搭接边延伸形成有止挡板,所述安装边和/或所述搭接边的至少一端向内凹陷,且形成为与所述止挡板至少部分相契合的凹陷区。
[0013]优选地,所述止挡板中朝向所述安装边或所述搭接边的表面形成有挤压褶皱。
[0014]优选地,所述凸棱的纵切面自上而下形成为宽度逐渐增加的梯形。
[0015]通过上述设计,本技术通过延展安装部和延展搭接部的对应设置,在安装过程中,先将安装边上的限位槽和搭接边上的限位条对应后,通过滑动使两块岩棉板相互靠近,在两块岩棉板靠近至侧面相接触时,进一步通过滑移使得卡条对应插入卡槽中,从而完成两块岩棉板的拼接,整个结构完全无需借助其他固定件进行固定,且能够根据主板体的大小对应设置卡槽和卡条的长度和宽度,从而达到稳定的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拼接的岩棉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拼接的岩棉板结构的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主板体;2

延展安装部;3

延展搭接部;
[0021]11

止挡板;12

挤压褶皱;
[0022]21

安装边;22

凸棱;23

限位槽;24

卡槽;25

限位滑槽;26

凹陷区;
[0023]31

搭接边;32

限位条;33

卡条;34

限位导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拼接的岩棉板结构,所述岩棉板结构包括主板体1,以及自所述主板体1的一组相对的侧边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的延展安装部2和延展搭接部3;其中,
[0026]所述延展安装部2包括自所述主板体1的其中一个侧边向外延伸的安装边21,且所述安装边21的底面与所述主板体1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安装边21的顶面低于所述主板体1的顶面,所述安装边2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多个顶面低于所述主板体1的顶面的凸棱22,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凸棱22之间形成有限位槽23,所述限位槽23向内延伸形成有自所述主板体1的侧面部分贯通的卡槽24;
[0027]所述延展搭接部3包括自与设置有安装边21的所述主板体1的侧边相对的侧边向外延伸的搭接边31,且所述搭接边31的顶面与所述主板体1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搭接
边31的底面与所述凸棱22的顶面相接触,且所述搭接边31的底面延伸形成有与所述限位槽23相契合的限位条32,且所述限位条32中远离所述主板体1的一端延伸形成有用于插接于所述卡槽24中的卡条33。
[0028]上述设计通过延展安装部2和延展搭接部3的对应设置,在安装过程中,先将安装边21上的限位槽23和搭接边31上的限位条32对应后,通过滑动使两块岩棉板相互靠近,在两块岩棉板靠近至侧面相接触时,进一步通过滑移使得卡条33对应插入卡槽24中,从而完成两块岩棉板的拼接,整个结构完全无需借助其他固定件进行固定,且能够根据主板体的大小对应设置卡槽24和卡条33的长度和宽度,从而达到稳定的固定连接。
[0029]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卡条33能够更好地嵌入卡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拼接的岩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棉板结构包括主板体(1),以及自所述主板体(1)的一组相对的侧边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的延展安装部(2)和延展搭接部(3);其中,所述延展安装部(2)包括自所述主板体(1)的其中一个侧边向外延伸的安装边(21),且所述安装边(21)的底面与所述主板体(1)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安装边(21)的顶面低于所述主板体(1)的顶面,所述安装边(2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多个顶面低于所述主板体(1)的顶面的凸棱(22),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凸棱(22)之间形成有限位槽(23),所述限位槽(23)向内延伸形成有自所述主板体(1)的侧面部分贯通的卡槽(24);所述延展搭接部(3)包括自与设置有安装边(21)的所述主板体(1)的侧边相对的侧边向外延伸的搭接边(31),且所述搭接边(31)的顶面与所述主板体(1)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搭接边(31)的底面与所述凸棱(22)的顶面相接触,且所述搭接边(31)的底面延伸形成有与所述限位槽(23)相契合的限位条(32),且所述限位条(32)中远离所述主板体(1)的一端延伸形成有用于插接于所述卡槽(24)中的卡条(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4)与所述卡条(33)各自形成为圆柱体结构,且每组所述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杨雯欧阳灵智杨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百思特摩尔节能保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