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梁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995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力梁的加工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刀盘的动力元件,还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动力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安装座在水平面内转动,以调节所述刀盘的加工面加工所述扭力梁的前束角的角度,所述第二安装座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在竖直面内转动,且其转动中心线与所述刀盘的加工面相平行,以调节所述刀盘的加工面加工所述扭力梁的外倾角的角度。该加工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对扭力梁的前束角和外倾角的加工,实现扭力梁的不同前束角和外倾角的加工,适用性广,能够大幅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和周期。开发成本和周期。开发成本和周期。

Processing device of torsion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力梁的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扭力梁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前束角和外倾角是影响整车操稳性的重要参数之一,能够使车辆保持直线行驶,避免轮胎跑偏,保证轮胎贴地,避免轮胎离地,减少轮胎的磨损。
[0003]扭力梁的前束角和外倾角决定了整车的前束角和外倾角的值,所以,扭力梁的前束角和外倾角的加工尤为重要。
[0004]针对不同的车型,对整车的操稳性和舒适性要求不一样,所以会设置不同的前束角和外倾角,目前,用于加工扭力梁的前束角和外倾角的加工装置,基本是针对某一车型进行设计的,即专一性较强,加工角度单一。
[0005]随着整车的升级换代、型谱增加,其前束角和外倾角也会随之调整,只能通过设置不同的加工装置来实现不同角度的扭力梁的加工,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开发成本和周期。
[0006]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扭力梁的加工装置,能够实现扭力梁的不同前束角和外倾角的加工,适用性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扭力梁的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对扭力梁的前束角和外倾角的加工,实现扭力梁的不同前束角和外倾角的加工,适用性广,能够大幅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和周期。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梁的加工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刀盘的动力元件,还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动力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安装座在水平面内转动,以调节所述刀盘的加工面加工所述扭力梁的前束角的角度,所述第二安装座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在竖直面内转动,且其转动中心线与所述刀盘的加工面相平行,以调节所述刀盘的加工面加工所述扭力梁的外倾角的角度。
[0009]该技术提供的扭力梁的加工装置,将驱动刀盘动作的动力元件安装在第二安装座上,第二安装座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其中,第一安装座能够带动第二安装座在水平面内转动,从而调节刀盘的加工面在水平面内的角度,进而调节其加工的扭力梁的前束角的角度;第二安装座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座在竖直面内转动,且其转动中心线与刀盘的加工面平行,从而调节刀盘的加工面在竖直面内的角度,进而调节其加工的扭力梁的外倾角的角度;该加工装置将扭力梁的前束角和外倾角的角度与加工的刀盘的加工面的角度相关联,这样通过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转动来调节刀盘加工面的角度,即实现了对扭力梁前束角和外倾角的调节,这样,应用该加工装置即可以实现不同扭力梁的不同前束角和外倾角的加工,无需针对每个产品设置一个加工装置,适用性广,同时大幅降低了产品的开
发成本和周期。
[0010]如上所述的扭力梁的加工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
[0011]如上所述的扭力梁的加工装置,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一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0012]如上所述的扭力梁的加工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
[0013]如上所述的扭力梁的加工装置,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二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所述第二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0014]如上所述的扭力梁的加工装置,还包括控制元件、第一驱动元件和第一检测元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所述第一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第一转动参数,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转动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安装座的转动角度,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动作。
[0015]如上所述的扭力梁的加工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元件和第二检测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所述第二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安装座的第二转动参数,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转动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安装座的转动角度,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动作。
[0016]如上所述的扭力梁的加工装置,所述第一检测元件为第一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边缘处。
[0017]如上所述的扭力梁的加工装置,所述第二检测元件为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边缘处。
[0018]如上所述的扭力梁的加工装置,还包括机床和用于夹持所述扭力梁的夹具,所述夹具底部安装有两个零点定位器,所述机床的安装面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零点定位器配合的定位结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汽车前束角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汽车外倾角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汽车的扭力梁的前束角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汽车的扭力梁的外倾角的示意图;
[0023]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扭力梁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所示加工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扭力梁100,待加工面110;
[0027]第一安装座210,第一限位孔211,第一安装板220,第一转轴230,第一位移传感器240;
[0028]第二安装座310,第二限位孔311,第二安装板320,第二转轴330,第二位移传感器340;
[0029]动力元件400,夹具500,零点定位器510,机床6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1]如图1所示,汽车前束角指的是在俯视视角下,汽车的纵向中心线与车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角度,如图2所示,汽车外倾角指的是在从汽车车尾向车头方向看去的视角下,与支撑汽车的支撑面(通常为地面)垂直的支撑面垂直线与车轮中心平面之间的夹角。
[0032]结合图3和图4,扭力梁100通过制动轮毂与车轮连接,扭力梁100的前束角和外倾角决定了整车的前束角和外倾角,图中,扭力梁100的待加工平面110与汽车纵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扭力梁100的前束角,扭力梁100的待加工平面110与支撑面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扭力梁100的外倾角。
[0033]本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梁的加工装置,用于对扭力梁的前束角和外倾角进行加工。
[0034]请参考图5和图6,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扭力梁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加工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5]该实施例中,扭力梁100的加工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刀盘(图中未示出)的动力元件400,其中,刀盘通常选用盘式面铣刀,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其他刀盘。
[0036]该加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210和第二安装座310,第二安装座310安装于第一安装座210,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扭力梁的加工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刀盘的动力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动力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安装座在水平面内转动,以调节所述刀盘的加工面加工所述扭力梁的前束角的角度,所述第二安装座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在竖直面内转动,且其转动中心线与所述刀盘的加工面相平行,以调节所述刀盘的加工面加工所述扭力梁的外倾角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力梁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一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的相对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力梁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二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所述第二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的相对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鹏徐海军马果韦友姚瑀陈衍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