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下承式开口桁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977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管混凝土下承式开口桁架结构,包括钢管混凝土桁架式边主梁、横向连接系统和混凝土桥面板;钢管混凝土桁架式边主梁包括钢管混凝土、圆形钢管腹杆和钢箱梁,钢管混凝土通过圆形钢管腹杆连接钢箱梁的边箱顶板,钢箱梁内设置有边箱加劲肋,钢箱梁的内侧边箱腹板与横向连系梁连接,横向连接系统包括横向连系梁顶板、横向连系梁底板和横向连系梁腹板,工字型横向连系梁顶板下设置有纵向加劲肋,横向连系梁顶板连接混凝土桥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建筑高度,避免了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在底板中张拉预应力钢束时的开裂问题,钢结构采用工厂预制,吊装完成后灌注钢管中混凝土、现浇或者预制桥面板,不影响桥下既有交通。桥下既有交通。桥下既有交通。

A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through open truss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混凝土下承式开口桁架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交通工程
,涉及公路、市政道路、铁路和轨道交通工程,具体来说是一种钢管混凝土下承式开口桁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钢桁梁、槽形梁作为下承式结构,他们都有建筑高度低的优点,可以有效地降低车站、跨越道路的净空高度。钢桁梁刚度大,质量轻,用钢量大,多用于跨度较大的铁路桥梁。槽形梁由于具有隔声降噪效果好、断面空间利用率高、防止脱轨、外型美观等优点,多用于铁路和轨道交通。但是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也存在一些缺点:(1)整个为薄壁结构,横向连接刚度弱。(2)后张法张拉力大,锚固段容易开裂。(3)施工精度、质量要求高。(4)现浇质量难以控制,预制场地大,只能适用于较大规模的桥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下承式开口桁架结构,钢管混凝土下承式开口桁架结构与槽形梁同属于下承式,采用钢混组合材料,兼具传统组合结构和槽形梁的结构优点,既减轻了结构自重,从而使桥梁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可以使桥梁适用跨径进一步增大,同时又进一步降低了建筑高度,避免了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在底板中张拉预应力钢束时的开裂问题,还节约了钢材用量。施工方面,钢结构采用工厂预制的方法,吊装完成后灌注钢管中混凝土、现浇或者预制桥面板,不影响桥下既有交通,特别适用于跨线桥,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本技术既可用于简支梁,也可用于连续梁,钢结构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方法施工,混凝土板采用预制或者现浇方法施工,工期短,质量可控,非常适用于跨线桥。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钢管混凝土下承式开口桁架结构,包括钢管混凝土桁架式边主梁、横向连接系统和混凝土桥面板,所述钢管混凝土桁架式边主梁包括钢管混凝土、圆形钢管腹杆和钢箱梁,钢管混凝土通过圆形钢管腹杆连接钢箱梁的边箱顶板,钢箱梁内设置有边箱加劲肋,钢箱梁的内侧边箱腹板与横向连系梁连接,所述横向连接系统包括横向连系梁顶板、横向连系梁底板和横向连系梁腹板,工字型横向连系梁顶板下设置有纵向加劲肋,横向连系梁顶板连接混凝土桥面板。
[0005]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连系梁为工字形梁,工字梁间距为50~80cm。
[0006]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连系梁顶板上焊接栓钉,与混凝土桥面板连成整体,形成钢

混叠合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加劲肋采用板肋、倒T肋或U肋。
[0008]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桥面板采用预制或者现浇。
[0009]钢混组合结构充分发挥了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优势,既不会产生混凝土受拉开裂的问题,也不会因为钢材受压发生失稳的问题,同时还具有轻质高强的优点。
[0010]本技术提出的这种钢管混凝土下承式开口桁架结构,同时继承了钢混组合结
构和下承式结构的诸多优点,同时克服了槽形梁、钢桁梁存在的缺点,虽然在造价上与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相比不占优势,但特别适用于一些施工条件受限的跨线工点。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1)自重较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0013](2)建筑高度低,有效增加了桥下净空;
[0014](3)边主梁可以兼用作护栏;
[0015](4)用在铁路和轨道交通中,可防止列车脱轨;
[0016](5)工厂预制,外形美观;
[0017](6)工厂预制,现场吊装,工期短,质量可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桥梁断面图。
[0019]图2为单跨桥梁立面图。
[0020]其中,1—钢管混凝土、2—圆形钢管腹杆、3—边箱顶板、4—边箱腹板、5—边箱底板、6—边箱加劲肋、7—混凝土桥面板、8—横向连系梁顶板、9—横向连系梁底板、10—横向连系梁腹板、11—纵向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

2所示,本技术一种钢管混凝土下承式开口桁架结构,主要组成部分为:钢管混凝土桁架式边主梁、横向连接系统和混凝土桥面板7。钢管混凝土桁架式边主梁由钢管混凝土1、圆形钢管腹杆2和钢箱梁三部分组成,其中钢箱梁由边箱顶板3、边箱腹板4、边箱底板5和边箱加劲肋6组成。钢管混凝土桁架式边主梁高度根据实际跨度来确定,节段在工厂预制,施工现场拼装成整体,并灌注钢管内混凝土。横向连接系统包括工字形横梁和纵向加劲肋11,工字形横梁由横向连系梁顶板8、横向连系梁底板9和横向连系梁腹板10组成,工字形横梁间距为50~80cm,工字钢顶部焊接栓钉,用来与上面的混凝土桥面板7连成整体形成钢

混叠合结构。工字梁的实际高度根据槽形梁的实际宽度来确定。纵向加劲肋11焊接在工字型横向连系梁顶板8下,纵向加劲肋11可以采用板肋、倒T肋、U肋等多种形式。混凝土桥面板7可以采用预制或者现浇。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下承式开口桁架结构,包括钢管混凝土桁架式边主梁、横向连接系统和混凝土桥面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桁架式边主梁包括钢管混凝土(1)、圆形钢管腹杆(2)和钢箱梁,钢管混凝土(1)通过圆形钢管腹杆(2)连接钢箱梁的边箱顶板(3),钢箱梁内设置有边箱加劲肋(6),钢箱梁的内侧边箱腹板(4)与横向连系梁连接,所述横向连接系统包括横向连系梁顶板(8)、横向连系梁底板(9)和横向连系梁腹板(10),工字型横向连系梁顶板(8)下设置有纵向加劲肋(11),横向连系梁顶板(8)连接混凝土桥面板(7)。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敦宝彭勃车文庆李传琳赵海燕姚志国张建安杨国怀蒋永联余阳李万雄高洪辉梁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