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卞强专利>正文

一种阻尼自动调节型汽车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968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阻尼自动调节型汽车减震器,包括上吊耳、保护套、一号弹簧、连杆、拨动板、工作缸、下吊耳和缓存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汽车产生的振动,使得上吊耳带动连杆运动,进而通过一号弹簧变形实现对振动进行吸收,上吊耳带动连杆运动的过程中,使得连杆转动,进而带动拨动板转动,实现了将汽车振动的能量一部分能量转化为了连杆转动的动能,进而避免了粘稠状油脂因温度过高而粘稠度降低,拨动板在充满粘稠状油脂的工作缸内转动时受到粘稠状油脂阻挡,进而产生转动阻尼,进而实现通过转动阻尼来抑制一号弹簧的跳动,进而降低了冲击力对车身的影响,进而提高了汽车行驶使得平顺性和乘坐的舒适性。了汽车行驶使得平顺性和乘坐的舒适性。了汽车行驶使得平顺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A kind of automobile shock absorber with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自动调节型汽车减震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的说是一种阻尼自动调节型汽车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加速了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改善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0003]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弹簧的这种跳跃,市场上现有的液压减震器是通过在活塞上设置阻尼孔使得油液通过阻尼孔产生阻尼力来抑制弹簧吸振后的反弹,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而在减震的过程中活塞在工作缸内做往复直线运动,导致工作缸的温度升高,造成工作缸内的油液温度散发速度减慢,导致工作缸内的油液温度不断上升造成油液的粘度降低,造成阻尼力降低,影响减震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阻尼自动调节型汽车减震器。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液压减震器在减震的过程中活塞在工作缸内做往复直线运动,使得工作缸的温度升高导致工作缸内的油液温度散发速度减慢,进而工作缸内的油液温度不断上升造成油液的粘度降低,导致阻尼力减小而影响减震效果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尼自动调节型汽车减震器,包括上吊耳、保护套、一号弹簧、连杆、拨动板、工作缸、下吊耳和缓存部件;所述上吊耳的下方设置所述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上吊耳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工作缸内;所述连杆与所述工作缸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且螺纹的螺旋升角大于摩擦角;所述连杆位于所述工作缸内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拨动板,所述工作缸上套设所述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上吊耳接触;所述一号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缸下端凸缘接触;所述工作缸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吊耳;所述下吊耳上设置所述缓存部件;所述缓存部件用于在汽车震动时对工作缸内液体变化进行调节;所述缸体内注入的液体为粘稠状油脂;所述一号弹簧外套设所述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吊耳上。
[0006]工作时,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高底不平的路面对汽车轮胎产生冲击力,使得汽车车身与车架出现振动,导致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差,为了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通过在汽车悬挂系统内设置汽车减震器使得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车轮受到高底不平的路面冲击时,车桥与车架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进而上吊耳带动连杆向下吊耳运动或者上吊耳带动连杆远离下吊耳,进而使得一号弹簧发生变形,进而实现对汽车行驶时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因为连杆与工作缸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且螺纹的螺旋升角大于摩擦角,进而上吊耳带动连杆向下吊耳运动或者上吊耳带动连杆远离下吊耳的过程中,使得连杆转动,进而带动连杆上连接的拨动板转动,拨动板在充满粘稠状油脂的工作缸内转动时受到粘稠状油脂阻挡,进而产生阻碍拨动板转动的阻尼力,进而
阻碍了一号弹簧被压缩后自身的往复运动,进而实现通过转动阻尼来抑制一号弹簧的跳动,进而降低了冲击力对车身的影响,进而提高了汽车行驶使得平顺性和乘坐的舒适性,同时在连杆向下吊耳运动的过程中,工作缸内的部分空间被连杆占去,因而工作缸容积变小,一部分粘稠状油脂进入缓存部件,当连杆远离下吊耳的过程中,工作缸内连杆所占空间减小,因而工作缸内容积变大,缓存部件内的粘稠状油脂进而工作缸内,进而对工作缸内的粘稠状油脂进行调节,进而保证减震器的正常使用;转动的连杆带动拨动板搅动粘稠状液体时,汽车振动的能量转化为连杆转动的动能和粘稠状油脂的热能,因为一部分能量转化为了连杆转动的动能,进而降低了粘稠状油脂的温度,又因为连杆带动拨动板运动的过程中不与工作缸侧壁接触,使得减震器减震的过程中工作缸不产生热量,进而降低了粘稠状油脂的温度,进而保证了粘稠状油脂的粘稠度,进而保证了拨动板受到稳定的转动阻尼力,同时避免了粘度降低而发生泄漏,进而有利于减震器抑制一号弹簧吸振后反弹时的震荡,进而改善了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乘坐者的舒适性。
[0007]优选的,所述连杆位于所述工作缸内的一端设置通槽;两个所述拨动板错位设置在所述通槽内,所述拨动板与所述通槽侧壁平形;所述连杆上对应所述通槽的位置处设置所述窄槽,所述窄槽与所述通槽垂直;所述窄槽内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窄槽内;所述拨动板靠近所述连接板一侧间隔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拨动板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板对应所述连接杆的位置处设置通孔;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配重块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间隔设置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配重块上;所述二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配重块的质量大于所述拨动板的质量;所述配重块的重心到所述连杆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拨动板的重心到所述连杆轴线的距离。
[0008]工作时,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车轮突然受到路面较大的冲击力时,上吊耳带动连杆快速向下吊耳运动或者上吊耳带动连杆快速远离下吊耳,进而使得连杆的转动速度增大,进而使得与拨动板连接的配重块所受到的离心力大于拨动板自身所受到的离心力,进而配重块带动拨动板向连接块靠近,进而减小了拨动板与粘稠状油脂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拨动板受到阻力减小,进而避免因拨动板转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过大使得减震器太硬,进而避免因减震器太硬而带来太大的阻力,进而避免妨碍一号弹簧的工作,进而实现一号弹簧快述吸收震动的能量,进而实现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车轮突然受到路面较大冲击时依然保证车身的平稳,进而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乘坐者的舒适性;过程中二号弹簧被拉伸,同时连杆转动的速度逐渐降低,当二号弹簧的弹力大于配重块受到的离心力时,二号弹簧拉动配重块运动,进而使得拨动板向缸体靠近,进而增加了拨动板与粘稠状油脂的接触面积,进而拨动板受到的阻力增大,进而有利于抑制一号弹簧吸振后反弹时的振荡,进而改善了汽车行驶的平顺性以及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
[0009]优选的,所述缓存部件包括缸体、活塞和三号弹簧;所述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吊耳的侧壁上;所述缸体与所述工作缸通过油孔连通;所述缸体内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内远离油孔一侧底面之间设置所述三号弹簧;所述三号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接触;所述三号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缸体连接。
[0010]工作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路面的冲击时,车桥与车架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
离,进而使得上吊耳带动连杆向下吊耳运动或者上吊耳带动连杆远离下吊耳,当上吊耳与下吊耳相互靠近时,连杆向下吊耳运动,进而工作缸内多余的粘稠状油脂通过油孔向缸体内运动,进而推动活塞运动,同时三号弹簧被压缩,进而保证了上吊耳能够带动连杆运动,进而保证了一号弹簧能够吸收震动,当上吊耳远离下吊耳时,连杆远离下吊耳,进而在三号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挤压活塞向下运动,进而使得缸体内的粘稠状油脂通过油孔进入工作缸内,进而保证了工作缸内始终充满粘稠状油脂,进而避免了拨动板与粘稠状油脂的接触面积减小,进而避免拨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自动调节型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吊耳(1)、保护套(2)、一号弹簧(3)、连杆(4)、拨动板(41)、工作缸(5)、下吊耳(6)和缓存部件(7);所述上吊耳(1)的下方设置所述连杆(4);所述连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上吊耳(1)上;所述连杆(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工作缸(5)内;所述连杆(4)与所述工作缸(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且螺纹的螺旋升角大于摩擦角;所述连杆(4)位于所述工作缸(5)内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拨动板(41),所述工作缸(5)上套设所述一号弹簧(3);所述一号弹簧(3)的一端与所述上吊耳(1)接触;所述一号弹簧(3)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缸(5)下端凸缘接触;所述工作缸(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吊耳(6);所述下吊耳(6)上设置所述缓存部件(7);所述缓存部件(7)用于在汽车震动时对工作缸(5)内液体变化进行调节;所述缸体(71)内注入的液体为粘稠状油脂;所述一号弹簧(3)外套设所述保护套(2);所述保护套(2)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吊耳(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自动调节型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位于所述工作缸(5)内的一端设置通槽;两个所述拨动板(41)错位设置在所述通槽内,所述拨动板(41)与所述通槽侧壁平形;所述连杆(4)上对应所述通槽的位置处设置所述窄槽,所述窄槽与所述通槽垂直;所述窄槽内设置连接板(42);所述连接板(42)固定连接在所述窄槽内;所述拨动板(41)靠近所述连接板(42)一侧间隔设置有连接杆(43);所述连接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拨动板(41)上;所述连接杆(43)的另一端设置配重块(44);所述配重块(44)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43)上;所述连接板(42)对应所述连接杆(43)的位置处设置通孔;所述连接杆(43)滑动连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配重块(44)与所述连接板(42)之间间隔设置二号弹簧(45);所述二号弹簧(4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配重块(44)上;所述二号弹簧(4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42)上;所述配重块(44)的质量大于所述拨动板(41)的质量;所述配重块(44)的重心到所述连杆(4)轴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强
申请(专利权)人:卞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