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913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从一株海洋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GZ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化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炎症是机体对刺激的防御反应。然而这种防御反应必须迅速且可控,防止发生进一步的炎症紊乱,从而造成严重组织损伤。据报道,炎症跟肥胖,糖尿病,血栓,甚至癌症都有直接的关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炎药主要有两类:非甾体抗炎药和甾体类抗炎药,长期大量使用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和耐受性。为解决药物的耐受性及不良反应,寻找新的抗炎药物成为抗炎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
[0003]海洋真菌在独特的环境下,具有奇特的代谢途径和防御机制,产生系列结构新颖,功能丰富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引起国内外科学家的密切关注,成为当前最具开发前景的海洋天然产物新药源,也是世界药物研发新型先导化合物的热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该新化合物可抑制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起到显著的抗炎作用,在开发新型抗炎药物中具有远大的市场前景。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海洋真菌来源的新型杂萜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7]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式1~5任意一种情况所示:
[0008][0009]上述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利用海洋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GZU

31

1发酵生产得到,具体为从海洋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GZU

31

1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S1.真菌种子液培养:将海洋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GZU

31

1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再接入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培养得种子液;
[0011]S2.真菌发酵培养:将步骤S1所得种子液接入固体大米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得发酵产物;
[0012]S3.粗提:将步骤S2所得发酵产物用甲醇提取,浓缩提取液,将获得的浓缩浸膏用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粗提物;
[0013]S4.分离纯化:将步骤S3所得乙酸乙酯粗提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所得洗脱液旋干后,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再以凝胶Sephadex LH

20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即得到所述的杂萜化合物。
[0014]优选地,步骤S1所述接种到斜面培养基后的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8~35℃、时间3~7天,接入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后的条件为温度28~35℃、时间3~7天。
[0015]更优选地,步骤S1所述接种到斜面培养基后的培养的条件为温度30℃、时间3天,接入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后的条件为温度30℃、时间3天。
[0016]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斜面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比计,葡萄糖0.3%,酵母提取物0.1%,蛋白胨0.1%~0.5%,琼脂1.5%~2.5%,氯化钠1.5%~4%,水补足至100%。
[0017]更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斜面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比计,葡萄糖0.3%,酵母提取物0.1%,蛋白胨0.5%,琼脂2.5%,氯化钠3%,水补足至100%。
[0018]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比计,马铃薯20%,葡萄糖0.3%,氯化钠1.5%~4%,水补足至100%。
[0019]更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比计,马铃薯
20%,葡萄糖0.3%,氯化钠3%,水补足至100%。
[0020]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固体大米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比计,大米:海水=1:1~2。
[0021]更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固体大米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比计,大米:海水=1:1。
[0022]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的培养的条件为25~35℃静置1~2个月。
[0023]更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的培养的条件为28℃静置1个月。
[0024]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甲醇提取的次数为2~5次。
[0025]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硅胶柱层析具体操作为:用乙酸乙酯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0%、20%、30%、40%、50%、60%、100%的乙酸乙酯/石油醚梯度洗脱,收集20%~60%乙酸乙酯/石油醚洗脱液。
[0026]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凝胶Sephadex LH

20层析所用的洗脱剂为体积比为1:1的甲醇

氯仿。
[0027]步骤S4中所述乙酸乙酯/石油醚是指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的混合物,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均为分析纯的试剂。
[0028]上述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0029]在所述的应用中,所述的杂萜化合物抑制脂多糖刺激细胞产生一氧化氮。
[0030]所述的细胞为巨噬细胞。
[0031]经过实验证实,所述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具有显著抑制LPS诱导的NO的产生,具有抗炎治疗的临床应用潜力,可用于制备抗炎药物。因此,该类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能够抑制LPS诱导NO产生的药物中的应用,均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本专利技术从海洋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GZU

31

1中分离得到一类杂萜化合物,该类新化合物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炎性因子NO的产生,其IC
50
分别为:6.74
±
0.77μmol/L(化合物1)、22.18
±
0.94μmol/L(化合物2)、25.87
±
3.1μmol/L(化合物3)、26.47
±
0.98μmol/L(化合物4)、29.59
±
3.9μmol/L(化合物5),具有抗炎治疗的临床应用潜力,可用于制备抗炎药物,应用前景好。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化合物1,(2)为化合物2,(3)为化合物3,(4)为化合物4,(5)为化合物5。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0036]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0037]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0038]实施例1海洋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G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式1~5任意一种情况所示:2.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真菌种子液培养:将海洋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GZU

31

1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再接入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培养得种子液;S2.真菌发酵培养:将步骤S1所得种子液接入固体大米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得发酵产物;S3.粗提:将步骤S2所得发酵产物用甲醇提取,浓缩提取液,将获得的浓缩浸膏用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粗提物;S4.分离纯化:将步骤S3所得乙酸乙酯粗提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所得洗脱液旋干后,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再以凝胶Sephadex LH

20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即得到所述的杂萜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斜面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比计,葡萄糖0.3%,酵母提取物0.1%,蛋白胨0.1%~0.5%,琼脂1.5%~2.5%,氯化钠1.5%~4%,水补足至100%;步骤S1中所述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比计,马铃薯20%,葡萄糖0.3%,氯化钠1.5%~4%,水补足至100%;步骤S2中所述固体大米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比计,大米:海水=1: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接种到斜面培养基后的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8~35℃、时间3~7天,接入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后的条件为温度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辉唐渝茜陈晓聪周雨薇赵钟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