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用水下电液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876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井用水下电液控制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端安装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表面连接有线圈,所述本体的表面安装有防卡机构,且防卡机构的内部包括有两个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所述手拧螺栓穿过连接板螺纹连接有螺母,且螺母与连接板的底端之间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连接有两个弧形板,且弧形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壳体表面连接的滚珠与连接杆之间为活动连接,便于壳体在与地面接触移动时,可通过滚珠的转动,便于壳体的移动,防止壳体以及其内部间接连接的本体卡在地面,导致其取不出,影响对其的检修或维护。影响对其的检修或维护。影响对其的检修或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井用水下电液控制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钻井用水下电液控制阀,属于电液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电液阀是邢台超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产品,是一种软活塞结构电液阀,电液阀是由一个主阀和两个电磁阀组成,主阀响应速度的控制是两个柱塞阀,安装于主阀的入口和出口,通过两个柱塞阀细微调节主阀的启闭速度,调整这些装置以控制流入和流出活塞上方介质的流量,达到主阀启闭速度能基于介质的粘度及压力调整的目的。
[0003]现有的钻井用水下电液控制阀其在使用时有时因在地底下,导致其卡在地下,无法将其取出,不便于对其内部进行维护或检修,对其后续的使用造成一定的不便,且电液控制阀的顶端长时间在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对其内部的连接线造成影响,影响电液控制阀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现有钻井用水下电液控制阀其在使用时有时因在地底下,导致其卡在地下,无法将其取出,不便于对其内部进行维护或检修,对其后续的使用造成一定的不便,且电液控制阀的顶端长时间在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对其内部的连接线造成影响,影响电液控制阀的使用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钻井用水下电液控制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端安装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表面连接有线圈,所述本体的表面安装有防卡机构,且防卡机构的内部包括有两个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所述手拧螺栓穿过连接板螺纹连接有螺母,且螺母与连接板的底端之间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连接有两个弧形板,且弧形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滚珠,并且滚珠与壳体的表面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弧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T型杆,且T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峰型板,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嵌合连接有对接槽,所述连接座的顶端安装有辅助机构。
[0006]进一步而言,所述对接槽与对接块的表面之间相连接,且连接块通过对接块与对接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0007]进一步而言,所述滚珠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杆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杆关于连接杆的中轴线呈对称。
[0008]进一步而言,所述T型杆通过复位弹簧与套筒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且套筒关于弧形板的中轴线呈对称,所述手拧螺栓通过连接板与螺母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0009]进一步而言,所述辅助机构的内部包括有防腐层,且防腐层与本体的表面之间相连接,所述连接座的顶端连接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底端连接有防水层,并且防护罩的内壁
连接有防潮层。
[0010]进一步而言,所述防水层与连接座的一侧之间相连接,所述防腐层与本体的横截面积相同。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防卡机构,通过壳体表面连接的滚珠与连接杆之间为活动连接,便于壳体在与地面接触移动时,可通过滚珠的转动,便于壳体的移动,防止壳体以及其内部间接连接的本体卡在地面,导致其取不出,影响对其的检修或维护。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的弹性伸缩力,可使T型杆以及峰型板进行伸缩移动,便于峰型板根据本体的不同大小将其进行限定,防止在移动的过程中,本体从峰型板的表面脱落,影响本体的使用,对接块与对接槽的连接,便于将壳体进行限位,通过手拧螺栓转入到连接板的内部,通过螺母转入到手拧螺栓的表面,便于将壳体进行固定,防止壳体的脱落,影响本体的使用。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了辅助机构,通过防腐层的作用,可防止一些腐蚀性的物体对本体的腐蚀,导致其损坏,影响其使用,通过防护罩可防止水进入到连接座的内部,对其表面的线圈造成影响,通过防潮层便于将防护罩内部的潮气进行吸收,防止潮气对线圈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所述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壳体内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本体;2、连接座;3、线圈;4、防卡机构;401、壳体;402、连接板;403、手拧螺栓;404、螺母;405、弧形板;406、支撑杆;407、连接杆;408、滚珠;409、套筒;4010、复位弹簧;4011、T型杆;4012、峰型板;4013、连接块;4014、对接块;4015、对接槽;5、辅助机构;501、防腐层;502、防护罩;503、防水层;504、防潮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如图1

图3所示,一种钻井用水下电液控制阀,包括本体1,本体1的顶端安装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的表面连接有线圈3,本体1的表面安装有防卡机构4,且防卡机构4的内部包括有两个壳体401,壳体40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连接板402,且连接板402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403,手拧螺栓403穿过连接板402螺纹连接有螺母404,且螺母404与连接板402的底端之间相连接,壳体401的内部连接有两个弧形板405,且弧形板40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406,支撑杆40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407,且连接杆407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滚珠408,并且滚珠408与壳体401的表面之间为活动连接,弧形板4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409,且套筒40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010,复位弹簧40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T型杆
4011,且T型杆40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峰型板4012,壳体4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4013,且连接块40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块4014,连接块4013的顶端嵌合连接有对接槽4015,连接座2的顶端安装有辅助机构5,峰型板4012便于增大与本体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本体1从峰型板4012的表面脱落。
[0022]如图1

图3所示,对接槽4015与对接块4014的表面之间相连接,且连接块4013通过对接块4014与对接槽4015之间构成卡合结构,通过对接块4014与对接槽4015的连接,便于将壳体401进行限位,从而可使峰型板4012对本体1进行限位。
[0023]如图1

图3所示,滚珠408通过连接杆407与支撑杆406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杆406关于连接杆407的中轴线呈对称,通过滚珠408在连接杆407的表面进行转动,可防止本体1卡在地底下,便于将其取出。
[0024]如图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用水下电液控制阀,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顶端安装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的表面连接有线圈(3),所述本体(1)的表面安装有防卡机构(4),且防卡机构(4)的内部包括有两个壳体(401),所述壳体(40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连接板(402),且连接板(402)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403),所述手拧螺栓(403)穿过连接板(402)螺纹连接有螺母(404),且螺母(404)与连接板(402)的底端之间相连接,所述壳体(401)的内部连接有两个弧形板(405),且弧形板(40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406),所述支撑杆(40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407),且连接杆(407)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滚珠(408),并且滚珠(408)与壳体(401)的表面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弧形板(4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409),且套筒(40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010),所述复位弹簧(40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T型杆(4011),且T型杆(40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峰型板(4012),所述壳体(4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4013),且连接块(40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块(4014),所述连接块(4013)的顶端嵌合连接有对接槽(4015),所述连接座(2)的顶端安装有辅助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鑫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