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板及睡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868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板,包括板体和至少一个加强件,所述板体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加强件固定在所述板体上。利用通孔提高加强件的透气性能,利用加强件来增强板体的支撑强度。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睡箱,包括框架和与所述框架相连的上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框架围成容纳婴幼儿的容纳空间。当婴幼儿躺卧于睡箱上时,不仅支撑强度大且透气性好,安全舒适。安全舒适。安全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板及睡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儿产品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支撑板及睡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为人们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消费品,从而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创造极其优异的物质条件,而睡箱就是诸多消费品中的一种。对于家有小孩的父母而言,在看护小孩时,通常会使用睡箱来承载小孩,小孩可以在睡箱里面睡觉等,以减轻大人的体力负担,睡箱也可以被安装到儿童车车架上,为儿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睡眠环境,同时也方便家长对儿童进行照料。
[0003]一般而言,睡箱通常会设置有用以承载婴幼儿的支撑板,以供婴幼儿躺卧于其上。由于婴幼儿时常会在睡箱中活动,若支撑板的的支撑强度不足,会影响到婴幼儿的安全。
[0004]因此,实在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强度大的支撑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强度优良且透气性优良的支撑板。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支撑板的睡箱。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板,包括板体和至少一个加强件,板体设有若干通孔,加强件固定在板体上。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支撑板,包括板体和至少一个加强件,板体设有若干通孔,利用通孔提高加强件的透气性能,加强件固定在板体上,利用加强件来增强板体的支撑强度。
[0009]较佳地,加强件横向或/和纵向设于板体上。
[0010]较佳地,加强件采用固定件锁定或卡扣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板体上。
[0011]较佳地,加强件的一端连接在板体的一端,加强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板体的另一端。
[0012]较佳地,加强件和板体其中之一设有卡合部,加强件和板体其中另一者设有与卡合部进行卡扣配合的扣合部。
[0013]较佳地,加强件的一端设有卡接部,加强件的另一端设有扣接部,加强件的两端分别弯折延伸从板体的一面绕到板体的另一面,实现卡接部和扣接部的卡扣配合,以将加强件固定于板体。
[0014]较佳地,加强件呈条状、管状或片状。
[0015]较佳地,加强件的材质选为金属或塑料。
[0016]较佳地,加强件的材质选为铝管或铁管。
[0017]较佳地,加强件包括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横向支撑条沿板体的横向方向设置,纵向支撑条沿板体的纵向方向设置。
[0018]较佳地,横向支撑条或纵向支撑条其中之一者采用金属材质制备,横向支撑条或纵向支撑条其中另一者采用塑料材质制备。
[0019]较佳地,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呈一体成型结构。
[0020]较佳地,还包括用于与外部装置相连的连接部。
[0021]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睡箱,包括框架和与框架相连的上述支撑板,支撑板与框架围成容纳婴幼儿的容纳空间。当婴幼儿躺卧于睡箱上时,不仅支撑强度大且透气性好,安全舒适。
[0022]较佳地,支撑板位于布套中。
[0023]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睡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所示睡箱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所示睡箱中支撑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所示支撑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支撑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支撑板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支撑板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显示支撑板正面结构。
[0031]图8为图7所示支撑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2]元件标号说明
[0033]睡箱100,支撑板10,板体11,通孔111,固定件12,加强件13,卡接部131,扣接部133,横向支撑条135,纵向支撑条137,连接部15,容纳空间20,框架30,布套50。
具体实施方式
[0034]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
[0035]请参考图1-图2,本专利技术的睡箱100,包括框架30、布套50和与框架30相连的支撑板10,支撑板10与框架30围成容纳婴幼儿的容纳空间20,支撑板10位于布套50中,支撑板10用以承载婴幼儿。具体地,如下:
[0036]请参考图3-图4,支撑板10包括板体11和至少一个加强件13,板体11设有若干通孔111,加强件13固定在板体11上。其中,加强件13的数量设置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双数,如1个、2个、3个、10个、20个、30个等,在此不进行限定。加强件13可以沿板体11的横向方向设置,但不以此为限,如加强件13还能是沿板体11的纵向方向设置,当然,还可以是加强件13既有沿板体11的纵向方向设置,又有沿板体11的横向方向设置。请参考图5,如本实施例中,沿板体11的纵向方向设置有1个加强件13,同时沿板体11的横向方向设置有2个加强件13,但不以此为限。加强件13呈条状、管状或片状,本实施例中,加强件13呈条状,但不以此为限。
[0037]请参考图3-图6,加强件13采用固定件12锁定或卡扣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板体11上。加强件13的一端连接在板体11的一端,加强件13的另一端连接在板体11的另一端。通过加强件13贯通板体11的横向或纵向,以提高其支撑强度。一实施例中,加强件13采用固定件12锁定的方式固定在板体11,固定件12可为螺丝、螺栓等,但不以此为限。另一实施例中,加强
件13和板体11其中之一设有卡合部(图未示),加强件13和板体11其中另一者设有与卡合部进行卡扣配合的扣合部(图未示)。比如,在加强件13的分别两端设有卡合部,在板体11的对应位置则设置有扣合部,利用卡合部和扣合部进行卡扣配合,以将加强件13固定在板体11,但不以此为限,还可是在加强件13的分别两端设有扣合部,在板体11的对应位置则设置有卡合部,利用卡合部和扣合部进行卡扣配合,以将加强件13固定在板体11。
[0038]请参考图7-图8,对于加强件13的固定方式,有的实施例中,加强件13的一端设有卡接部131,加强件13的另一端设有扣接部133,加强件13的两端分别弯折延伸从板体11的一面绕到板体11的另一面,实现卡接部131和扣接部133的卡扣配合,以将加强件13固定于板体11。能够将加强件13与板体11的连接处设置到板体11的背面,避免因连接处设置在板体11的正面对婴幼儿的躺着造成不舒服。具体地,卡接部131和扣接部133采用固定带结构或魔术贴结构来实现,但不以此为限。
[0039]请参考图5-图6,加强件13包括横向支撑条135和纵向支撑条137,横向支撑条135沿板体11的横向方向设置,纵向支撑条137沿板体11的纵向方向设置。利用横向支撑条135和纵向支撑条137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支撑板10的支撑强度。加强件13的材质选为金属或塑料,金属可以选为铝管或铁管,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和至少一个加强件,所述板体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加强件固定在所述板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横向或/和纵向设于所述板体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采用固定件锁定或卡扣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板体上。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板体的一端,所述加强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板体的另一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和所述板体其中之一设有卡合部,所述加强件和所述板体其中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卡合部进行卡扣配合的扣合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的一端设有卡接部,所述加强件的另一端设有扣接部,所述加强件的两端分别弯折延伸从所述板体的一面绕到所述板体的另一面,实现所述卡接部和所述扣接部的卡扣配合,以将所述加强件固定于所述板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呈条状、管状或片状。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小红沈贤臣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