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物联网沙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8333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3:36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物联网沙发,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上的靠背,靠背的两侧设有立柱,靠背包括与本体连接的支撑部、转动连接于立柱上的枕靠部,枕靠部远离支撑部的一端与本体相抵接,立柱之间设置有阻挡枕靠部朝本体转动的阻挡件。本申请通过转动设置枕靠部,利用阻挡件对枕靠部进行阻挡,实现枕靠部于倾斜和竖直两个状态切换,以减小人体与枕靠部接触的背部及脖颈弯曲的幅度,减缓脖颈的酸痛,从而具有提高人们半躺在沙发上舒适性的优点。沙发上舒适性的优点。沙发上舒适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物联网沙发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物联网沙发。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沙发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便人们工作忙碌了一天舒舒服服的躺在沙发上休息。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家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智能家居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0003]相关技术如公告号为CN106175245B公开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智能家居的多功能沙发,括靠背、延伸板、坐板、移动机构、两个扶手和若干支撑脚,所述扶手设置在坐板的两侧,所述靠背设置在坐板的后方,所述延伸板设置在坐板的前方,所述延伸板靠近坐板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坐板的下方且位于两个扶手之间,所述支撑脚固定在扶手的下方,所述扶手包括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
[0004]上述相关技术中,专利技术人认为:当人们在沙发上进行休息时,上半身半躺在靠背上,但由于靠背和坐板处于垂直状态,背部及脖子的弯曲程度较大,时间一长脖颈容易酸痛,使得人们半躺在沙发的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人们半躺在沙发的舒适性,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物联网沙发。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的物联网沙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功能的物联网沙发,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两侧的扶手、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靠背,所述靠背的两侧设有立柱,所述靠背包括与本体连接的支撑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柱上的枕靠部,所述枕靠部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相抵接,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阻挡所述枕靠部朝所述本体转动的阻挡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在沙发上需要躺靠时,解除枕靠部的阻挡件,以解除阻挡件对枕靠部的阻挡。将枕靠部朝本体的方向转动,直至枕靠部远离支撑部的一端与本体的上表面相抵接,使得枕靠部于本体上处于倾斜状态,实现靠背的倾斜。因此通过转动设置枕靠部,利用阻挡件对枕靠部进行阻挡,实现枕靠部于倾斜和竖直两个状态切换,以减小人体与枕靠部接触的背部及脖颈弯曲的幅度,减缓脖颈的酸痛,从而提高人们半躺在沙发上的舒适性。
[0009]可选的,所述枕靠部靠近所述立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立柱内部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柱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连接柱转动。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枕靠部进行转动时,启动伺服电机,通过连接件带动转动柱转动,以带动连接于连接柱上的枕靠部朝本体转动,实现枕靠部朝本体的自动转动。因此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利用连接件带动连接柱和枕靠部转动,以达到便于调节枕靠部转动
的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同轴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丝杆、同轴连接于所述丝杆远离所述伺服电机一端的第一伞齿、啮合于所述第一伞齿的第二伞齿,所述第二伞齿同轴连接于所述连接柱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伺服电机带动枕靠部进行转动时,伺服电机启动,带动丝杆和第一伞齿转动,第一伞齿带动第二伞齿转动,第二伞齿带动连接柱转动,连接柱再带动枕靠部朝本体转动,直至枕靠部远离支撑部的一端抵接于本体,实现枕靠部的自动转动。因此通过设置第一伞齿和第二伞齿的配合,使得枕靠部在伺服电机的转动下而转动,并减少伺服电机所占用的空间,以达到充分利用立柱内部空间的效果。
[0013]可选的,所述阻挡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立柱之间的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端部且滑移于所述立柱内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枕靠部转离于本体时,伺服电机反转,带动丝杆、第一伞齿、第二伞齿、连接柱反转,使得枕靠部朝远离本体的方向转动。螺纹连接于丝杆上的抵接板随丝杆的反向转动朝第二伞齿滑移,以带动挡板贴着支撑部朝枕靠部滑移。直至支撑部转动至处于竖直状态时,抵接块随丝杆转动带动挡板滑移至支撑部和枕靠部的连接处,以将枕靠部的转动进行阻挡,实现枕靠部的锁定。因此通过设置挡板和抵接板的配合,利用抵接板螺纹连接于丝杆上,使得伺服电机驱动丝杆带动枕靠部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挡板随抵接块一同滑移至枕靠部和支撑部的连接处,从而便于将枕靠部固定于竖直状态。
[0015]可选的,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导向条,所述挡板朝向所述支撑部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供所述导向条滑移的导向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伺服电机驱动丝杆带动抵接板滑移时,固定连接于抵接板上的挡板顺着导向条朝枕靠部滑移,使得导向条于导向槽内滑移,以减少挡板朝枕靠部滑移时产生的偏移,从而提高挡板滑移将枕靠部阻挡的稳定性。
[0017]可选的,所述导向条两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加固条,所述导向槽的两个相对槽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加固条滑移的加固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板滑移至本体上方将枕靠部阻挡时,导向条继续滑移于导向槽内,加固条一同滑移于加固槽内。加固条和加固槽的卡接限制挡板朝远离枕靠部的方向移动,从而加强挡板和支撑部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0019]可选的,所述的导向条及加固条的材质均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条。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枕靠部处于竖直状态时,挡板滑移至本体的上方将枕靠部阻挡,位于支撑部上的导向条和加固条正对人体的头部,通过采用橡胶条的材质以减轻导向条和加固条对头部造成的损伤,从而提高靠背的使用安全性。
[0021]可选的,所述支撑部背对所述抵接板一侧的所述立柱上端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柱滑出的通槽,所述支撑部背对所述通槽的所述立柱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伞齿滑出的通孔,所述立柱朝向所述支撑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燕尾条,所述支撑部的两侧开设有供所述燕尾条滑入的燕尾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靠枕部、立柱和挡板从本体上取下时,将整体状体朝一侧转动,使得内部有伺服电机的立柱朝下与地面接触,开设有通槽的立柱位于本体的上方。将开设有通槽的立柱朝远离连接柱的方向滑移,使得连接处从通槽滑出立柱,燕尾
条于燕尾槽内滑移,直至燕尾条滑出燕尾槽,实现将开设有通槽的立柱从支撑部上取下。再将整体本体复位,将支撑部朝远离第一伞齿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伞齿脱离于第一伞齿并从通孔内滑出,实现支撑部和内部有伺服电机的立柱分离。再将内部有伺服电机的立柱于竖直方向朝远离本体的方向滑移,使得燕尾条于燕尾槽内滑移、挡板随内部有伺服电机的立柱一同朝远离本体的方向滑移,直至燕尾条滑移出燕尾槽,实现内部有伺服电机的立柱、挡板和本体的分离。因此通过开设通槽和通孔,使得连接柱和第二伞齿可拆卸连接于立柱上,并利用燕尾条和燕尾槽的卡接,使得立柱可拆卸连接于支撑部上,从而便于将靠枕部、立柱和挡板从本体上取下。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通过转动设置枕靠部,利用阻挡件对枕靠部进行阻挡,实现枕靠部于倾斜和竖直两个状态切换,以减小人体与枕靠部接触的背部及脖颈弯曲的幅度,减缓脖颈的酸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物联网沙发,包括本体(1)、设置于所述本体(1)两侧的扶手(11)、设置于所述本体(1)上的靠背(2),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2)的两侧设有立柱(3),所述靠背(2)包括与本体(1)连接的支撑部(21)、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柱(3)上的枕靠部(22),所述枕靠部(22)远离所述支撑部(21)的一端与所述本体(1)相抵接,所述立柱(3)之间设置有阻挡所述枕靠部(22)朝所述本体(1)转动的阻挡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物联网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枕靠部(22)靠近所述立柱(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21),所述立柱(3)内部设有伺服电机(31),所述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柱(221)之间设有连接件(5),所述伺服电机(31)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5)带动所述连接柱(221)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物联网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同轴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31)输出轴上的丝杆(51)、同轴连接于所述丝杆(51)远离所述伺服电机(31)一端的第一伞齿(52)、啮合于所述第一伞齿(52)的第二伞齿(53),所述第二伞齿(53)同轴连接于所述连接柱(22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物联网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4)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田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友伟邦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