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式消防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791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背负式消防灭火装置,包括水箱、喷管和辅助机构,所述水箱的外侧安置有捆带,且捆带的上方安置有挂钩,所述辅助机构安置于水箱的外壁,且水箱的外侧设置有机架。该背负式消防灭火装置设置有弹性带,弹性带通过卡槽与卡扣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槽与卡扣分别通过弹性带与双肩背带构成弹性结构,弹性带进一步保证了单兵背负灭火时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装置从单兵背部滑落等情况的发生,保证了装置的正常使用过程,外板的中轴线与背肩架的中轴线相重合,火灾现场温度较高,使用者可提前将冰袋等放置在外板内侧设计的槽内,对救火人员的背部很好的起到了降温散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单兵灭火过程中的舒适度。舒适度。舒适度。

Knapsack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负式消防灭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灭火装置
,具体为背负式消防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执行火灾抢险救援时是消防队员、消防车,消防机器人等接近现场火场实施灭火救援和火场侦察,人工手执喷灭火抢现场灭火,能把火灾控制蔓延,并且扑灭,对减少财产的损失产生重要的作用,在火灾现场抢救过程中,灭火装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003]市场上的灭火装置对于初期火源不能及时快速的扑灭,且消防人员需在消防车旁边灭火,无法单独及时进入空间狭小的初期火源地灭火,如密集场所,社区、城市狭窄街道,消防车或消防机器人无法进入及时的灭火,从而给灭火抢救工作带来了麻烦,为此,我们提出这样一种背负式消防灭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背负式消防灭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背负式消防灭火装置,包括水箱、喷管和辅助机构,所述水箱的外侧安置有捆带,且捆带的上方安置有挂钩,所述捆带的内侧设置有背肩架,且背肩架的外壁衔接有双肩背带,所述双肩背带的内侧固定有弹性带,且左侧弹性带的末端安装有卡扣,右侧所述弹性带的末端衔接有卡槽,所述背肩架的内部开设有凹口,且凹口的外侧安装有外板,所述外板的内壁固定有嵌块,所述背肩架的右侧安置有灭火枪,且灭火枪的后端设置有连接端,所述喷管安装于灭火枪的前端,且喷管的上方安装有辅助喷管,所述辅助喷管的顶端安装有喷头,所述喷管、喷管的内壁均开设有内螺纹,且喷管、喷管的外侧分别固定有外螺纹,所述辅助机构安置于水箱的外壁,且水箱的外侧设置有机架,所述水箱的右侧安置有汽油机,且汽油机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所述汽油机的底端安装有高压水泵。
[0006]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有挡板、活动杆、滑块和滑槽,且挡板的内壁固定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固定有滑块,且滑块的外侧安装有滑槽。
[0007]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外壁通过焊接连接有滑块,且活动杆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而且辅助机构通过焊接与水箱的外壁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挂钩与捆带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挂钩关于捆带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辅助喷管的底端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之间构成活动连接,且辅助喷管的形状结构与喷管的形状结构相吻合。
[0010]优选的,所述弹性带通过卡槽与卡扣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槽与卡扣分别通过弹性带与双肩背带构成弹性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外板的中轴线与背肩架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外板通过嵌块与凹口之
间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背负式消防灭火装置设置有弹性带,弹性带通过卡槽与卡扣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槽与卡扣分别通过弹性带与双肩背带构成弹性结构,弹性带进一步保证了单兵背负灭火时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装置从单兵背部滑落等情况的发生,保证了装置的正常使用过程,且弹性带的设计适用于任何体型的群体,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外板的中轴线与背肩架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外板通过嵌块与凹口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火灾现场温度较高,使用者可提前将冰袋等放置在外板内侧设计的槽内,对救火人员的背部很好的起到了降温散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单兵灭火过程中的舒适度;
[0014]2、通过辅助机构可以对疏水软管进行缠绕,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大大缩小了占用空间,且通过滑动滑块将活动杆从辅助机构内侧滑出,从而扩大了可缠绕的整体长度,实现了对不同长度输水管的整理缠绕,避免了输水管缠绕从而影响了单兵救火时的效率,挂钩与捆带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挂钩关于捆带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挂钩使得该装置配置于巡逻摩托车,且随时脱离车辆,单兵背负灭火,方便快捷;
[0015]3、辅助喷管的底端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之间构成活动连接,且辅助喷管的形状结构与喷管的形状结构相吻合,通过辅助喷管的设计,实现了对喷管整体长度的自由调整,从而实现了远、近程喷管的自由转换,能够快速扑救突发初期火灾,特别适用于城镇、社区、商场大型会议(活动)等人员密集场所。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喷管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辅助机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水箱;2、灭火枪;3、凹口;4、卡槽;5、卡扣;6、弹性带;7、背肩架;8、嵌块;9、外板;10、双肩背带;11、捆带;12、挂钩;13、连接端;14、喷管;15、喷头;16、辅助机构;1601、挡板;1602、活动杆;1603、滑块;1604、滑槽;17、机架;18、汽油机;19、过滤器;20、高压水泵;21、外螺纹;22、内螺纹;23、辅助喷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背负式消防灭火装置,包括水箱1、喷管14和辅助机构16,水箱1的外侧安置有捆带11,且捆带11的上方安置有挂钩12,捆带11的内侧设置有背肩架7,且背肩架7的外壁衔接有双肩背带10,双肩背带10的内侧固定有弹性带6,且左侧弹性带6的末端安装有卡扣5,右侧弹性带6的末端衔接有卡槽4,背肩架7的内
部开设有凹口3,且凹口3的外侧安装有外板9,外板9的内壁固定有嵌块8,背肩架7的右侧安置有灭火枪2,且灭火枪2的后端设置有连接端13,喷管14安装于灭火枪2的前端,且喷管14的上方安装有辅助喷管23,辅助喷管23的顶端安装有喷头15,喷管14、喷管14的内壁均开设有内螺纹22,且喷管14、喷管14的外侧分别固定有外螺纹21,辅助机构16安置于水箱1的外壁,且水箱1的外侧设置有机架17,水箱1的右侧安置有汽油机18,且汽油机18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19,汽油机18的底端安装有高压水泵20;
[0024]辅助机构16包括有挡板1601、活动杆1602、滑块1603和滑槽1604,且挡板1601的内壁固定有活动杆1602,活动杆1602的外壁固定有滑块1603,且滑块1603的外侧安装有滑槽1604,活动杆1602的外壁通过焊接连接有滑块1603,且活动杆1602通过滑块1603与滑槽1604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而且辅助机构16通过焊接与水箱1的外壁连接,通过辅助机构16可以对疏水软管进行缠绕,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大大缩小了占用空间,且通过滑动滑块1603将活动杆1602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背负式消防灭火装置,包括水箱(1)、喷管(14)和辅助机构(16),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外侧安置有捆带(11),且捆带(11)的上方安置有挂钩(12),所述捆带(11)的内侧设置有背肩架(7),且背肩架(7)的外壁衔接有双肩背带(10),所述双肩背带(10)的内侧固定有弹性带(6),且左侧弹性带(6)的末端安装有卡扣(5),右侧所述弹性带(6)的末端衔接有卡槽(4),所述背肩架(7)的内部开设有凹口(3),且凹口(3)的外侧安装有外板(9),所述外板(9)的内壁固定有嵌块(8),所述背肩架(7)的右侧安置有灭火枪(2),且灭火枪(2)的后端设置有连接端(13),所述喷管(14)安装于灭火枪(2)的前端,且喷管(14)的上方安装有辅助喷管(23),所述辅助喷管(23)的顶端安装有喷头(15),所述喷管(14)、喷管(14)的内壁均开设有内螺纹(22),且喷管(14)、喷管(14)的外侧分别固定有外螺纹(21),所述辅助机构(16)安置于水箱(1)的外壁,且水箱(1)的外侧设置有机架(17),所述水箱(1)的右侧安置有汽油机(18),且汽油机(18)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19),所述汽油机(18)的底端安装有高压水泵(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消防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16)包括有挡板(1601)、活动杆(16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能黄远辉李香花何汛覃仁壮梁海浩杨航郑永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云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