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摩恒专利>正文

一种工业化自动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780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工业化自动打孔装置,包括支架,所述底座的左侧顶端安装有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支撑柱、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一槽轮、皮带、第二槽轮和第二齿轮。该一种工业化自动打孔装置,通过支撑柱、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一槽轮、皮带、第二槽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配合,解决了该装置不能实现等距打孔的要求,由于工人操作的随意性,难以在木板上准确的进行打孔,导致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通过第二电机、第三齿轮、第四齿轮、扇形齿轮、齿条、第一滑槽、竖杆、打孔电机、滑块和第二滑槽之间的配合,解决了该装置一般是利用工人手持打孔机头将木板进行打孔,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An industrial automatic dri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化自动打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化自动打孔装置
,具体为一种一种工业化自动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木材由于其加工的便捷,并且具有一定强度,大量的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中,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木材可用于制作家具,在制作家具的过程中有时会需要对木材进行打孔,会用到自动打孔装置。
[0003]例如专利号为CN201920455228.8一种木材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竖板、横板和钻机本技术通过设置红外感应器和挡屑板,虽然该装置解决了废木屑的收集的问题。但是该装置不能实现等距打孔的要求,由于工人操作的随意性,难以在木板上准确的进行打孔,导致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同时存在该装置一般是利用工人手持打孔机头将木板进行打孔,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工业化自动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该装置不能实现等距打孔的要求,由于工人操作的随意性,难以在木板上准确的进行打孔,导致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种工业化自动打孔装置,包括支架和横杆,所述支架的底端固接在底座的右侧顶端,所述横杆的右侧外壁与支架的右侧中间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底座的左侧顶端安装有往复机构;
[0006]所述往复机构包括支撑柱、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一槽轮、皮带、第二槽轮和第二齿轮;
[0007]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底座的左侧顶端相固接,所述支撑柱的上方前端表面固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前端中间表面固接有第一槽轮,所述第一槽轮通过皮带与第二槽轮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槽轮的后端表面与第二齿轮的前端中间表面相固接,所述第二齿轮通过销轴与支撑柱转动相连,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牙均与横杆的左端上下两侧齿牙相啮合。实现了等距打孔的目的。
[0008]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前端中间表面安装有打孔机构;
[0009]所述打孔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三齿轮、第四齿轮、扇形齿轮、齿条、第一滑槽、竖杆、打孔电机、滑块和第二滑槽;
[0010]所述第二电机的后端与横杆的前端中间表面相固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两侧的第四齿轮相啮合,两个所述第四齿轮的均通过销轴与横杆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齿轮的前端中间表面均固接有扇形齿轮,两个所述扇形齿轮均与齿条相啮合,所述齿条通过后端表面的柱体与第一滑槽滑动卡接,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竖杆的前端表面,所述齿条的底端固接有打孔电机,所述竖杆的顶端固接有滑块,所述滑
块与第二滑槽滑动卡接,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支架的左侧底端。实现了机械打孔,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扇形齿轮的规格完全相同。打的每个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2]优选的,所述滑块与第二滑槽构成滑动结构。滑块在滑槽内左右移动,使竖杆滑动更加稳定。
[0013]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间安装有固定机构;
[0014]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壳体、弹簧、夹板、螺栓、和橡胶片;
[0015]两个所述壳体的底端均固接在底座的顶端左右两侧,所述壳体的左侧内壁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端固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左端与壳体的右侧内腔间隙配合,所述夹板的左侧上方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中间外壁与夹板的左侧上方内壁螺纹相连,所述螺栓的底端固接有橡胶片。适用不同尺寸的木板。
[0016]优选的,两个所述螺栓的螺帽加工有螺纹。增加摩擦力,使用者不易滑手。
[0017]优选的,所述两侧夹板以底座的中线为中心成左右两侧对称分布。使外接木板固定更加稳定。
[001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中间安装有收集机构;
[0019]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口和收集箱;
[0020]所述收集口的顶端与底座的底端中间内壁相固接,所述底座的底端中间内壁与收集口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收集口的底端与收集箱的顶端开口相固接,所述收集口底端与收集箱的顶端开口相连通。防止废木屑飞溅。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比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通过支撑柱、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一槽轮、皮带、第二槽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配合,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匀速转动带动第三齿轮和第一槽轮匀速转动,第一槽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槽轮顺时针匀速转动,第二槽轮带动第二齿轮通过销轴在支撑柱上顺时针匀速转动,通过第一齿轮的齿牙与横杆右侧底端齿牙的啮合力带动横杆向右运动,通过第二齿轮与横杆右侧顶端齿牙的啮合力带动横杆向左运动,进而使横杆在支架的内腔左右运动,从而实现了等距打孔的目的,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解决了该装置不能实现等距打孔的要求,由于工人操作的随意性,难以在木板上准确的进行打孔,导致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0023]通过第二电机、第三齿轮、第四齿轮、扇形齿轮、齿条、第一滑槽、竖杆、打孔电机、滑块和第二滑槽之间的配合,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匀速转动带动第三齿轮匀速转动,通过第三齿轮与两侧的第四齿轮的啮合力,带动两侧的第四齿轮上的扇形齿轮通过销轴在横杆上匀速转动,通过两侧的扇形齿轮与齿条的啮合力使齿条通过后端表面的柱体在竖杆开设的第一滑槽内上下滑动齿条带动打孔电机上下移动进行打孔,解放了大量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该装置一般是利用工人手持打孔机头将木板进行打孔,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一槽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中第二电机、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1中壳体、弹簧和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支架,2、底座,3、横杆,4、往复机构,401、支撑柱,402、第一电机,403、第一齿轮,404、第一槽轮,405、皮带,406、第二槽轮,407、第二齿轮,5、打孔机构,501、第二电机,502、第三齿轮,503、第四齿轮,504、扇形齿轮,505、齿条,506、第一滑槽,507、竖杆,508、打孔电机,509、滑块,510、第二滑槽,6、固定机构,601、壳体,602、弹簧,603、夹板,604、螺栓,605、橡胶片,7、收集机构,701、收集口, 702、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种工业化自动打孔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的底端固接在底座2的右侧顶端,底座2对支架1 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化自动打孔装置,包括支架(1)和横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底端固接在底座(2)的右侧顶端,所述横杆(3)的右侧外壁与支架(1)的右侧中间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底座(2)的左侧顶端安装有往复机构(4);所述往复机构(4)包括支撑柱(401)、第一电机(402)、第一齿轮(403)、第一槽轮(404)、皮带(405)、第二槽轮(406)和第二齿轮(407);所述支撑柱(401)的底端与底座(2)的左侧顶端相固接,所述支撑柱(401)的上方前端表面固接有第一电机(402),所述第一电机(402)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齿轮(403),所述第一齿轮(403)的前端中间表面固接有第一槽轮(404),所述第一槽轮(404)通过皮带(405)与第二槽轮(406)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槽轮(406)的后端表面与第二齿轮(407)的前端中间表面相固接,所述第二齿轮(407)通过销轴与支撑柱(401)转动相连,所述第一齿轮(403)和第二齿轮(407)的齿牙均与横杆(3)的左侧的齿牙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化自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的前端中间表面安装有打孔机构(5);所述打孔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01)、第三齿轮(502)、第四齿轮(503)、扇形齿轮(504)、齿条(505)、第一滑槽(506)、竖杆(507)、打孔电机(508)、滑块(509)和第二滑槽(510);所述第二电机(501)的后端与横杆(3)的前端中间表面相固接,所述第二电机(50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三齿轮(502),所述第三齿轮(502)分别与两侧的第四齿轮(503)相啮合,两个所述第四齿轮(503)均通过销轴与横杆(3)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齿轮(503)的前端中间表面均固接有扇形齿轮(504),两个所述扇形齿轮(504)均与齿条(505)相啮合,所述齿条(505)通过后端表面的柱体与第一滑槽(506)滑动卡接,所述第一滑槽(506)开设在竖杆(5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潇湘范江辉李跃坤李摩恒
申请(专利权)人:李摩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