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装置及电池保护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757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电装置及电池保护板,供电装置包括:控制部,用于提供供电控制信号;驱动部,与控制部相连接,受控于所述供电控制信号以改变自身工作状态,并产生驱动信号;稳压部,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稳压处理以获得稳定的供电电压;和电气隔离部,与驱动部和稳压部相连接,用于将控制部和驱动部同所述稳压部进行电气隔离;所述电气隔离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入电压输入至所述稳压部,并在未接收到所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入电压不输入至所述稳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供电控制过程避免了使用按键开关,控制和供电更加稳定,供电控制回路和供电电压稳压回路之间采用电气隔离,产品更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装置及电池保护板
本技术涉及供电
,具体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及电池保护板。
技术介绍
电子目前较多的电子设备或器件均需要配置电池进行供电,例如锂电池等。为了电池供电工作的有效和可靠,往往需要给电池配套电池保护板。现有技术中的电池保护板的供电方式主要为:当电池保护板需要供电时,按键开关开通,当电池保护板不需要供电时,按键开关断开。这种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按键开关出现接触不良或老化时容易产生错误信号,进而影响电池保护板供电电压的输出。2、电池保护板的供电控制回路与充电器未隔离,如果供电控制回路发生异常,容易影响充电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提供一种供电稳定、产品可靠的供电装置,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具备该种供电装置的电池保护板。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供电装置,包括:控制部,用于提供供电控制信号;驱动部,与所述控制部相连接,受控于所述供电控制信号以改变自身工作状态,并产生驱动信号;稳压部,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稳压处理以获得稳定的供电电压;和电气隔离部,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稳压部相连接,用于将所述控制部和所述驱动部同所述稳压部进行电气隔离;所述电气隔离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入电压输入至所述稳压部,并在未接收到所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入电压不输入至所述稳压部。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电池保护板,包括所述的供电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供电装置及电池保护板,利用控制部、驱动部和电气隔离部来对电池保护板的供电进行控制。当控制部输出供电控制信号时,驱动部产生驱动信号,进而电气隔离部控制输入电压输入至稳压部,稳压部输出稳定的供电电压。当控制部不输出供电控制信号时,驱动部不产生驱动信号,电气隔离部控制输入电压不输入至所述稳压部,稳压部不输出供电电压。整个供电控制过程避免了使用按键开关,控制和供电更加稳定,供电控制回路和供电电压稳压回路之间采用电气隔离,产品更加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供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供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图3是一个实施例中供电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一个实施例中电池保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供电装置,2、充电器,3、电池保护板,11、控制部,12、驱动部,13、稳压部,14、电气隔离部,15、电源部,16、第一输出端,17、第二输出端,21、第二电源端,22、第二接地端,131、采样模块,132、电压调整模块,133、分压模块,141、光发射模块,142、光接收模块,151、第一电源端,152、第一接地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非为了限定本技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可以包括:控制部11、驱动部12、稳压部13和电气隔离部14。所述控制部11用于提供供电控制信号。所述供电装置1可以为其连接的负载供电,在所述负载需要供电时,所述控制部11输出所述供电控制信号,在所述负载不需要供电时,所述控制部11不输出所述供电控制信号。所述供电装置1为所述负载提供供电电压,该供电电压可以根据负载所需供电需求进行匹配,常用的如5V、12V等,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电压,示例性地,图3示出的所述供电电压为5V。所述负载可以为电池保护板3,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负载。本实施例所述控制部11可以为单片机IC1、微控制器、CPU,也可以是其他具有相当控制功能的控制单元,示例性地,图3示出的所述控制部11包括单片机IC1。所述供电控制信号可以由所述控制部11的信号输出接口进行输出,为了便于区别是否有所述供电控制信号输出,所述信号输出接口基于输出所述供电控制信号和不输出供电控制信号的不同情况,可以呈现不同的逻辑电平,例如,所述供电控制信号可以为高电平,则所述信号输出接口在不输出所述供电控制信号时可以输出低电平,当然也可以所述供电控制信号为低电平,则所述信号输出接口在不输出所述供电控制信号时可以输出高电平。示例性地,图3示出的所述供电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在该种情况下,若所述驱动部12接收到由所述控制部11输出的高电平,则产生驱动信号,若所述驱动部12接收到由所述控制部11输出的低电平,则不产生驱动信号。本实施例所述驱动部12与所述控制部11相连接,受控于所述供电控制信号以改变自身工作状态,并产生驱动信号。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12可以具有导通状态和关断状态,在接收到所述供电控制信号时,所述驱动部12可以将自身工作状态调整为所述导通状态,进而产生所述驱动信号,在未接收到所述供电控制信号时,所述驱动部12可以将自身工作状态调整为所述关断状态,进而不产生所述驱动信号。本实施例所述稳压部13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稳压处理以获得稳定的供电电压。所述稳压部13可以对所述供电电压进行实时检测,若所述供电电压发生了变化处于不稳定的情况,则所述稳压部13进行稳压处理操作。所述输入电压可以分配给所述稳压部13形成的分压电压和供电电压两部分。所述稳压处理操作包括:当输入电压增加时,所述稳压部13将形成的所述分压电压增大,进而所述供电电压减小,当输入电压减少时,所述稳压部13将形成的所述分压电压减小,进而所述供电电压增大,从而保证不论所述输入电压如何变化,则所述供电电压均稳定。所述输入电压增加或减少的变化,可以通过所述稳压部13对所述供电电压的实时检测进行获知。本实施例所述电气隔离部14与所述驱动部12和所述稳压部13相连接,用于将所述控制部11和所述驱动部12同所述稳压部13进行电气隔离,即所述控制部11与所述稳压部13进行电气隔离,所述驱动部12与所述稳压部13进行电气隔离,所述控制部11与所述驱动部12之间不进行电气隔离,由于所述稳压部13接收输入电压并控制供电电压是否稳定,所以相当于输入电压和供电电压所在的回路,与所述控制部11、驱动部12处于电气隔离状态。在接收到所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电气隔离部14控制所述输入电压输入至所述稳压部13,在未接收到所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电气隔离部14控制所述输入电压不输入至所述稳压部13。所述电气隔离部14除了具备电气隔离的作用外,还对所述稳压部13是否能够输入所述输入电压进行控制,所述输入电压可以由其他外部电能输出部件提供,示例性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n控制部,用于提供供电控制信号;/n驱动部,与所述控制部相连接,受控于所述供电控制信号以改变自身工作状态,并产生驱动信号;/n稳压部,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稳压处理以获得稳定的供电电压;和/n电气隔离部,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稳压部相连接,用于将所述控制部和所述驱动部同所述稳压部进行电气隔离;所述电气隔离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入电压输入至所述稳压部,并在未接收到所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入电压不输入至所述稳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
控制部,用于提供供电控制信号;
驱动部,与所述控制部相连接,受控于所述供电控制信号以改变自身工作状态,并产生驱动信号;
稳压部,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稳压处理以获得稳定的供电电压;和
电气隔离部,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稳压部相连接,用于将所述控制部和所述驱动部同所述稳压部进行电气隔离;所述电气隔离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入电压输入至所述稳压部,并在未接收到所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入电压不输入至所述稳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隔离部采用光电隔离组件,所述光电隔离组件具有:
光发射模块,用于基于是否接收到所述驱动信号来是否发射光信号;和
光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光信号的情况下,提供所述输入电压输入至所述稳压部的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电源部,用于给所述控制部、所述驱动部和所述光发射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所述电源部具有第一电源端和第一接地端;
所述输入电压由充电器提供;所述充电器具有第二电源端和第二接地端;所述第一接地端与所述第二接地端不共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包括单片机,所述供电控制信号由所述单片机的预设IO接口输出;
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阻、第一偏置电阻和开关管;所述开关管具有开关控制端、第一开关端和第二开关端;所述驱动电阻置于所述预设IO接口和所述开关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一偏置电阻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端;所述第一开关端用于输出所述驱动信号给所述电气隔离部,所述第二开关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电隔离组件包括第一上拉电阻、第一限流电阻、光电耦合器、第二上拉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所述光电耦合器具有光发射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
所述第一限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