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修的电力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53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检修的电力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电力设备本体,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有隔音层,且壳体内设有升降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于升降机构下方,通过设置壳体和升降机构,壳体能对电力设备本体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设备因外力被损坏,在需要对电力设备本体进行维修时,升降机构可使设备本体完全露出壳体外,从而方便对电力设备本体进行维修;设置隔音层和减震机构,电力设备本体在运作时,减震机构能为电力设备本体产生的震动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避免电力设备本体与壳体之间的刚性碰撞,配合壳体内壁设置的隔音层,大大减少了电力设备本体运作时产生的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检修的电力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是一种便于检修的电力设备。
技术介绍
电力设备主要包括以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互感器、接触器等等。现有的电力设备存在着诸多缺点,比如不方便检修,电力设备运作时噪音大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检修的电力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检修的电力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检修的电力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电力设备本体,所述壳体的顶面铰接设有壳盖,壳体的底面四角均设有万向轮,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有隔音层,且壳体内设有升降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于升降机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缓冲板、双向丝杠、滑杆和两个连接杆,所述电力设备本体设于支撑板顶面,且支撑板设于缓冲板上方,所述支撑板底面和缓冲板顶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双向丝杠转动设于第二滑槽内,且双向丝杠两侧杆体上对称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移动块,所述双向丝杠穿设至壳体外的一端固定设有转轮,所述移动块的顶面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滑杆固定设于第一滑槽内,且滑杆上位于移动块上方的杆体上对称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滑杆上,且第一滑块的顶面固定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铰接,且两个连接杆之间交叉设置;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橡胶垫和导柱,所述橡胶垫设于缓冲板与壳体内腔底面之间,且橡胶垫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缓冲板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导柱设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且导柱位于第一凹槽内的杆体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导柱与第二凹槽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板的顶面四角均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面固定设有橡胶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凹槽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直径,所述第一弹簧的外径小于第二弹簧的外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侧面开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内安装有散热风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通道内位于散热风扇的前方设有防尘网。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壁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支撑板侧面固定设有与第三滑槽相匹配的第二滑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和升降机构,壳体能对电力设备本体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设备因外力被损坏,在需要对电力设备本体进行维修时,打开壳盖,转动壳体侧面的转轮,转动带动双向丝杠转动,从而使双向丝杠上的两个移动块同步向内运动,通过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一滑块和连接杆的配合,从而使支撑板向上升起,进而将设备本体露出壳体外,从而方便对电力设备本体进行维修。2.本技术通过设置隔音层和减震机构,电力设备本体在运作时,通过橡胶垫、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配合,能有效缓冲电力设备本体运作时产生的震动,从而避免电力设备本体与壳体之间的刚性碰撞,配合壳体内壁设置的隔音层,大大减少了电力设备本体运作时产生的噪音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便于检修的电力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3为图2中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导柱的三维图。图中:1-壳体、2-电力设备本体、3-壳盖、4-万向轮、5-隔音层、6-支撑板、7-缓冲板、8-双向丝杠、9-滑杆、10-连接杆、11-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13-移动块、14-第一连接座、15-第一滑块、16-第二连接座、17-橡胶垫、18-导柱、19-第一凹槽、20-第二凹槽、21-第一弹簧、22-第二弹簧、23-支撑块、24-橡胶块、25-散热通道、26-散热风扇、27-防尘网、28-第三滑槽、29-第二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检修的电力设备,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部的电力设备本体2,所述壳体1的顶面铰接设有壳盖3,壳体1的底面四角均设有万向轮4,壳体1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6、缓冲板7、双向丝杠8、滑杆9和两个连接杆10,所述电力设备本体2设于支撑板6顶面,且支撑板6设于缓冲板7上方,所述支撑板6底面和缓冲板7顶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所述双向丝杠8转动设于第二滑槽12内,且双向丝杠8两侧杆体上对称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移动块13,所述双向丝杠8穿设至壳体1外的一端固定设有转轮,所述移动块13的顶面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座14,所述滑杆9固定设于第一滑槽11内,且滑杆9上位于移动块13上方的杆体上对称设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滑动设于滑杆9上,且第一滑块15的顶面固定设有第二连接座16,所述连接杆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座14和第二连接座16铰接,且两个连接杆10之间交叉设置,通过设置壳体1和升降机构,壳体1能对电力设备本体2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设备因外力被损坏,在需要对电力设备本体2进行维修时,打开壳盖3,转动壳体1侧面的转轮,转动带动双向丝杠8转动,从而使双向丝杠8上的两个移动块13同步向内运动,通过第一连接座14、第二连接座16、第一滑块15和连接杆10的配合,从而使支撑板6向上升起,进而将设备本体露出壳体1外,从而方便对电力设备本体2进行维修。另外,所述壳体1的侧面开设有散热通道25,所述散热通道25内安装有散热风扇26所述散热通道25内位于散热风扇26的前方设有防尘网27,通过设置散热风扇26,能有效为电力设备本体2运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提高了电力设备本体2运作的稳定性,防尘网27的设置,避免外部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壳体1内,保证了壳体1内的清洁性。其中,所述壳体1内壁开设有第三滑槽28,所述支撑板6侧面固定设有与第三滑槽28相匹配的第二滑块29,通过设置第三滑槽28和第二滑块29,进一步提高了升降机构带动电力设备本体2升降时的稳定性。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具体为: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设有隔音层5,且壳体1内位于升降机构的下方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橡胶垫17和导柱18,所述橡胶垫17设于缓冲板7与壳体1内腔底面之间,且橡胶垫17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19,所述缓冲板7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凹槽19相对应的第二凹槽20,所述导柱18设于第一凹槽19和第二凹槽20内,且导柱18位于第一凹槽19内的杆体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1,所述导柱18与第二凹槽20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2,所述第一凹槽19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凹槽20的直径,所述第一弹簧21的外径小于第二弹簧22的外径,通过设置隔音层5和减震机构,电力设备本体2在运作时,通过橡胶垫17、第一弹簧21和第二弹簧22的配合,能有效缓冲电力设备本体2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检修的电力设备,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部的电力设备本体(2),所述壳体(1)的顶面铰接设有壳盖(3),壳体(1)的底面四角均设有万向轮(4),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设有隔音层(5),且壳体(1)内设有升降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于升降机构下方,其特征在于,/n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6)、缓冲板(7)、双向丝杠(8)、滑杆(9)和两个连接杆(10),所述电力设备本体(2)设于支撑板(6)顶面,且支撑板(6)设于缓冲板(7)上方,所述支撑板(6)底面和缓冲板(7)顶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所述双向丝杠(8)转动设于第二滑槽(12)内,且双向丝杠(8)两侧杆体上对称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移动块(13),所述双向丝杠(8)穿设至壳体(1)外的一端固定设有转轮,所述移动块(13)的顶面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座(14),所述滑杆(9)固定设于第一滑槽(11)内,且滑杆(9)上位于移动块(13)上方的杆体上对称设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滑动设于滑杆(9)上,且第一滑块(15)的顶面固定设有第二连接座(16),所述连接杆(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座(14)和第二连接座(16)铰接,且两个连接杆(10)之间交叉设置;/n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橡胶垫(17)和导柱(18),所述橡胶垫(17)设于缓冲板(7)与壳体(1)内腔底面之间,且橡胶垫(17)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19),所述缓冲板(7)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凹槽(19)相对应的第二凹槽(20),所述导柱(18)设于第一凹槽(19)和第二凹槽(20)内,且导柱(18)位于第一凹槽(19)内的杆体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1),所述导柱(18)与第二凹槽(20)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检修的电力设备,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部的电力设备本体(2),所述壳体(1)的顶面铰接设有壳盖(3),壳体(1)的底面四角均设有万向轮(4),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设有隔音层(5),且壳体(1)内设有升降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于升降机构下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6)、缓冲板(7)、双向丝杠(8)、滑杆(9)和两个连接杆(10),所述电力设备本体(2)设于支撑板(6)顶面,且支撑板(6)设于缓冲板(7)上方,所述支撑板(6)底面和缓冲板(7)顶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所述双向丝杠(8)转动设于第二滑槽(12)内,且双向丝杠(8)两侧杆体上对称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移动块(13),所述双向丝杠(8)穿设至壳体(1)外的一端固定设有转轮,所述移动块(13)的顶面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座(14),所述滑杆(9)固定设于第一滑槽(11)内,且滑杆(9)上位于移动块(13)上方的杆体上对称设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滑动设于滑杆(9)上,且第一滑块(15)的顶面固定设有第二连接座(16),所述连接杆(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座(14)和第二连接座(16)铰接,且两个连接杆(10)之间交叉设置;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橡胶垫(17)和导柱(18),所述橡胶垫(17)设于缓冲板(7)与壳体(1)内腔底面之间,且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杜玺王博程倩王思珍刘高峰王璐贾中旭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内乡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