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移动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53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用移动式变电站,属于变电站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支撑平板,所述支撑平板下部两侧设置有移动脚轮;所述支撑平板上部固定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内部设置有变压器;所述支撑平板端部靠近移动脚轮位置处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由靠近移动脚轮的一端向远离移动脚轮的一端倾斜向下;所述防护板处的支撑平板下部固定有安装块,所述防护板的上端绕水平轴线与安装块铰接,所述安装块处设置有使防护板保持倾斜状态的复位扭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移动脚轮进行防护,防止移动脚轮压到石块等固体,从而避免变电站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剧烈震动或倾翻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移动式变电站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矿用移动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矿用隔爆型变电站属于特定型应用于矿井中的电力设备,在矿井中的空气中混有甲烷、煤尘等,易燃易爆,变电站为了具有隔爆特性,其外壳具有加厚且密封的特性。由于变电站在矿井下进行使用时,有时需要对其进行移动,为了方便对变电站进行移动,通常设置移动脚轮等机构对变电站进行辅助移动。现有的矿用移动式变电站可参考授权公共号为CN108574214A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矿用隔爆移动式变电站,包括支撑平板,支撑平板顶端的两侧分别通过固定螺母与防爆变电站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支撑平板底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耳座Ⅰ,两个耳座Ⅰ的内部分别与两个支撑杆的一端活动套接,两个耳座Ⅰ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耳座Ⅱ的顶端固定连接。上述的矿用隔爆移动式变电站通过支撑杆进行支撑,重心较高;并且由于矿井内部工况复杂,地面容易存在石块,在当变电站压到石块等物体时,容易产生剧烈震动或倾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隔爆型变电站,能够对移动脚轮进行防护,防止移动脚轮压到石块等固体,从而避免变电站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剧烈震动或倾翻现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矿用移动式变电站,包括支撑平板,所述支撑平板下部两侧设置有移动脚轮;所述支撑平板上部固定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内部设置有变压器;所述支撑平板端部靠近移动脚轮位置处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由靠近移动脚轮的一端向远离移动脚轮的一端倾斜向下;所述防护板处的支撑平板下部固定有安装块,所述防护板的上端绕水平轴线与安装块铰接,所述安装块处设置有使防护板保持倾斜状态的复位扭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板的设置,防护板在移动式变电站的行走方向前方进行防护,从而防止较大的块状固体进入到移动脚轮的下部,进而避免变电站在行走过程中因压到大块固体而产生的剧烈震动和倾翻等现象。较佳的,所述防护板下端设置有弧面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护板下端设置有弧面部,进而减小防护板与地面接触的接触磨损,从而使防护板更加经久耐用。较佳的,所述支撑平板的两端设置有沿支撑平板宽度方向设置的安装轴,所述移动脚轮分别位于安装轴两端并且与安装轴同轴设置,所述移动脚轮绕安装轴轴线与安装轴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轴的设置,将支撑平板两侧的移动脚轮将相连,进而使用变电站在行走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不易发生倾翻现象。较佳的,所述安装轴包括换向轴以及行走轴,所述换向轴的中部固定有换向下连接块;所述换向下连接块的上部的支撑平板上固定有换向上连接块;所述换向上连接块的下表面开设有换向连接孔,所述换向下连接块的上部固定有换向连接轴,所述换向连接轴位于换向连接孔中并且绕换向连接孔轴线与换向上连接块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换向连接轴与换向连接孔转动连接,进而能够绕换向连接轴的轴线对行走轴进行摆动,从而调节行走轴两端移动脚轮的行进方向,从而在对变电站行走换向时更加方便。较佳的,所述换向连接轴的周壁上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换向连接孔的周壁上开设有用于对限位块滑动限位的限位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的配合,进而会换向连接轴的转动范围进行限位,从而对换向轴的摆动范围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因换向轴摆动范围过大,影响变电站的行走功能。较佳的,所述换向上连接块和换向下连接块之间设置有换向缓冲弹簧,所述换向缓冲弹簧与换向连接轴套接;所述行走轴的两端固定有行走下连接块,所述行走下连接块的上部的支撑平板上固定有行走上连接块;所述行走下连接块的上部固定有行走连接轴,所述行走上连接块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与行走连接轴插接的行走连接孔;所述行走上连接块和行走下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行走缓冲弹簧,所述行走缓冲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于行走上连接块和行走下连接块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换向缓冲弹簧和行走缓冲弹簧的设置,进而能够对在变电站行走过程中,对竖直方向的震动进行缓冲减震,从而减小变电站在行走过程中对防护壳体内部变压器等设备的震动。较佳的,所述防护壳体的顶部固定有若干个用于吊装的吊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吊耳的设置,进而通过吊耳的设置,能够对变电站整体进行吊装,从而对变电站的移动更加灵活方便。较佳的,所述防护壳体的一端固定有拉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手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移动变电站进行移动操作。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矿用移动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体现换向轴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体现限位块与限位槽配合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体现行走轴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撑平板;11、安装块;2、防护壳体;21、拉手;22、吊耳;3、移动脚轮;4、换向轴;41、换向下连接块;411、换向连接轴;412、限位块;42、换向上连接块;421、换向连接孔;422、限位槽;43、换向缓冲弹簧;5、行走轴;51、行走下连接块;511、行走连接轴;52、行走上连接块;521、行走连接孔;53、行走缓冲弹簧;6、防护板;61、弧面部;7、复位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矿用移动式变电站,以下简称移动变电站,参照图1,包括支撑平板1,支撑平板1上部固定有防护壳体2,防护壳体2内部设置有变压器。支撑平板1的下部两端设置有沿支撑平板1宽度方向设置的安装轴,安装轴包括换向轴4以及行走轴5,安装轴的两端设置有移动脚轮3。移动脚轮3与安装轴同轴设置,移动脚轮3绕安装轴轴线与安装轴转动连接。防护壳体2的顶部固定有若干个用于吊装的吊耳22,防护壳体2的一端固定有拉手21。在需要对移动式变电站进行位置更换时,工作人员通过防护壳体2端部的拉手21对移动变电站进行移动操作,进而通支撑平板1底部的移动脚轮3对移动变电站进行整体移动。通过吊耳22的设置,能够对移动变电站进行整体吊装,进而能够满足在更多工况下对移动变电站的移动要求。参照图1和图2,支撑平板1端部靠近移动脚轮3位置处设置有防护板6,防护板6由靠近移动脚轮3的一端向远离移动脚轮3的一端倾斜向下,防护板6下端设置有弧面部61。防护板6处的支撑平板1下部固定有安装块11,防护板6的上端绕水平轴线与安装块11铰接,安装块11处设置有使防护板6保持倾斜状态的复位扭簧7。复位扭簧7与防护板6的铰接轴套接,并且复位扭簧7的两个扭臂分别与防护板6和安装块11固定连接。通过复位扭簧7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移动式变电站,包括支撑平板(1),所述支撑平板(1)下部两侧设置有移动脚轮(3);所述支撑平板(1)上部固定有防护壳体(2),所述防护壳体(2)内部设置有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板(1)端部靠近移动脚轮(3)位置处设置有防护板(6),所述防护板(6)由靠近移动脚轮(3)的一端向远离移动脚轮(3)的一端倾斜向下;所述防护板(6)处的支撑平板(1)下部固定有安装块(11),所述防护板(6)的上端绕水平轴线与安装块(11)铰接,所述安装块(11)处设置有使防护板(6)保持倾斜状态的复位扭簧(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移动式变电站,包括支撑平板(1),所述支撑平板(1)下部两侧设置有移动脚轮(3);所述支撑平板(1)上部固定有防护壳体(2),所述防护壳体(2)内部设置有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板(1)端部靠近移动脚轮(3)位置处设置有防护板(6),所述防护板(6)由靠近移动脚轮(3)的一端向远离移动脚轮(3)的一端倾斜向下;所述防护板(6)处的支撑平板(1)下部固定有安装块(11),所述防护板(6)的上端绕水平轴线与安装块(11)铰接,所述安装块(11)处设置有使防护板(6)保持倾斜状态的复位扭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移动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6)下端设置有弧面部(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移动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板(1)的两端设置有沿支撑平板(1)宽度方向设置的安装轴,所述移动脚轮(3)分别位于安装轴两端并且与安装轴同轴设置,所述移动脚轮(3)绕安装轴轴线与安装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用移动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包括换向轴(4)以及行走轴(5),所述换向轴(4)的中部固定有换向下连接块(41);所述换向下连接块(41)的上部的支撑平板(1)上固定有换向上连接块(42);所述换向上连接块(42)的下表面开设有换向连接孔(421),所述换向下连接块(41)的上部固定有换向连接轴(4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成林徐卫东周进丁鸿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