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的电源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51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的电源线,包括电源线本体,电源线本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头,插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个通电柱,电源线本体远离插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内部开设有三个连接槽,连接槽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两个通电板,两个通电板的相背侧固定安装有软质弹柱,软质弹柱的远离通电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通过铜芯,铜芯的相互螺旋缠绕可以在电源线使用时由外部不规则相互挤压的作用力进行分解,使铜芯不因过度弯折而产生形变,进而影响通性能的情况,同时不因产生金属疲劳和间隙而发生电子律动而发热,在铜芯外侧设置绝缘抗电晕层使得电流在传输时,防止电晕产生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的电源线
本技术属于电源线
,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蚀的电源线。
技术介绍
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通常电流传输的方式是点对点传输。电源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AC交流电源线及DC直流电源线,通常AC电源线是通过电压较高的交流电的线材,这类线材由于电压较高需要统一标准获得安全认证方可以正式生产,而DC线基本是通过电压较低的直流电,因此在安全上要求并没有AC线严格,但是安全起见,各国还是要求统一安全认证,电源线对于家电来说,虽然只是配件,但是对家电的使用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电源线坏掉,那整个电器也就不能用。随着电器时代的各类电器百花齐放,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和生产用电器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源线作为一种为各类电器供应传输电源的一类装置,其安全性也决定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以及人身安全,目前在电源线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现有大多数的电源线所处的环境中或潮湿、或干燥异常、或酸碱不一,易对电源线的使用寿命造成损伤,从而造成易发生电器危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的电源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一种电源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现有大多数的电源线所处的环境中或潮湿、或干燥异常、或酸碱不一,易对电源线的使用寿命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发生电器危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的电源线,包括电源线本体,所述电源线本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头,所述插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个通电柱,所述电源线本体远离插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内部开设有三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两个通电板,两个所述通电板的相背侧固定安装有软质弹柱,所述软质弹柱的远离通电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通电板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电源线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屏蔽层,所述橡胶屏蔽层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聚醚醚酮层,所述聚醚醚酮层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个绝缘抗电晕层,三个所述绝缘抗电晕层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七个铜芯。优选的,七个所述铜芯相互螺旋缠绕在绝缘抗电晕层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连接头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电源线本体与插头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二橡胶锥,所述电源线本体与连接头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橡胶锥。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固定安装在连接头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通电板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铜芯电性相连。优选的,所述电源线本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插头的内部,三个所述通电柱与铜芯电性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插头,将插头插接入插板内,通电柱连接插板内部的通电槽,将电流传输至铜芯,铜芯通过传输至另一端连接块,并经连接块传输至通电板,将连接头插入用电器的连接凹槽内,用电器当中的通电头与连接槽相连接,并抵至通电板,进而向内插入通电板在软质弹柱和固定板的作用下,将通电头夹持,防止用电器端的通电头进行脱离,该结构使得用电器来连接紧密,不因连接松动而产生不规则的电流脉冲、产生高温影响使用,使用效果好。2、通过设置铜芯,铜芯的相互螺旋缠绕可以在电源线使用时由外部不规则相互挤压的作用力进行分解,使铜芯不因过度弯折而产生形变,进而影响通性能的情况,同时不因产生金属疲劳和间隙而发生电子律动而发热,在铜芯外侧设置绝缘抗电晕层使得电流在传输时,防止电晕产生影响使用寿命,同时绝缘抗电晕层的外侧设置的聚四氟乙烯层,能够很好地将内外部的高温进行隔绝,当内部和外部发生高温时相互隔绝传导的热量速度,并为作业人员赢得宝贵的时间,聚四氟乙烯层外侧设置的聚醚醚酮层,在电源线使用时提升电源线的抗腐蚀能力,并对不同的使用环境提高了使用寿命,聚醚醚酮层外侧设置的纤维层使电源线的整体拉伸强度提升,防止内部的是结构因形变而断裂,纤维层外侧设置的橡胶屏蔽层,为电源线提供了第一层保护屏障,并保护内部结构不受腐蚀和高温等的侵害,该结构使得使用寿命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源线本体剖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头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头前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源线本体;2、第一橡胶锥;3、连接槽;4、连接头;5、通电柱;6、插头;7、第二橡胶锥;8、固定板;9、软质弹柱;10、通电板;11、连接块;12、绝缘抗电晕层;13、橡胶屏蔽层;14、铜芯;15、纤维层;16、聚醚醚酮层;17、聚四氟乙烯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的电源线,包括电源线本体1,电源线本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头6,插头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个通电柱5,电源线本体1远离插头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头4,连接头4的内部开设有三个连接槽3,连接槽3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两个通电板10,两个通电板10的相背侧固定安装有软质弹柱9,软质弹柱9的远离通电板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通电板10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连接块11,电源线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屏蔽层13,橡胶屏蔽层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纤维层15,纤维层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聚醚醚酮层16,聚醚醚酮层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聚四氟乙烯层17,聚四氟乙烯层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个绝缘抗电晕层12,三个绝缘抗电晕层1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七个铜芯14。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插头6,将插头6插接入插板内,通电柱5连接插板内部的通电槽,将电流传输至铜芯14,铜芯14通过传输至另一端连接块11,并经连接块11传输至通电板10,将连接头4插入用电器的连接凹槽内,用电器当中的通电头与连接槽3相连接,并抵至通电板10,进而向内插入通电板10在软质弹柱9和固定板8的作用下,将通电头夹持,防止用电器端的通电头进行脱离,该结构使得用电器来连接紧密,不因连接松动而产生不规则的电流脉冲、产生高温影响使用,使用效果好。具体的,七个铜芯14相互螺旋缠绕在绝缘抗电晕层12的内部。本实施例中,铜芯14的相互螺旋缠绕可以在电源线使用时由外部不规则相互挤压的作用力进行分解,使铜芯14不因过度弯折而产生形变,进而影响通性能的情况,同时不因产生金属疲劳和间隙而发生电子律动而发热。具体的,固定板8固定安装在连接头4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8的作用是为软质弹柱9提供反作用力点,将通电板10挤压。具体的,电源线本体1与插头6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二橡胶锥7,电源线本体1与连接头4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橡胶锥2。本实施例中,第一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腐蚀的电源线,包括电源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本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头(6),所述插头(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个通电柱(5),所述电源线本体(1)远离插头(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的内部开设有三个连接槽(3),所述连接槽(3)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两个通电板(10),两个所述通电板(10)的相背侧固定安装有软质弹柱(9),所述软质弹柱(9)的远离通电板(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所述通电板(10)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连接块(11),所述电源线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屏蔽层(13),所述橡胶屏蔽层(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纤维层(15),所述纤维层(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聚醚醚酮层(16),所述聚醚醚酮层(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聚四氟乙烯层(17),所述聚四氟乙烯层(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个绝缘抗电晕层(12),三个所述绝缘抗电晕层(1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七个铜芯(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的电源线,包括电源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本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头(6),所述插头(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个通电柱(5),所述电源线本体(1)远离插头(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的内部开设有三个连接槽(3),所述连接槽(3)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两个通电板(10),两个所述通电板(10)的相背侧固定安装有软质弹柱(9),所述软质弹柱(9)的远离通电板(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所述通电板(10)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连接块(11),所述电源线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屏蔽层(13),所述橡胶屏蔽层(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纤维层(15),所述纤维层(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聚醚醚酮层(16),所述聚醚醚酮层(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聚四氟乙烯层(17),所述聚四氟乙烯层(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个绝缘抗电晕层(12),三个所述绝缘抗电晕层(1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七个铜芯(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孔俊张华罗王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聚电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