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PI设备通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31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PI设备通信电路,包括:主机,包括主机数据输入口MISO、主机数据输出口MOSI、第一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1和第二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2;第一从机,包括第一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第一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和第一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1;第二从机,包括第二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第二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和第二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2;所述第一从机和第二从机均包括三态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SPI设备通信电路通过主机、从机和三态缓冲器之间的配合设置,保证了在通讯时只有正被通讯的从机的输出在线,而其余非正通讯的从机输出保持高阻态;既保证了链路的可靠性,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从机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PI设备通信电路
本技术涉及微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SPI设备通信电路。
技术介绍
SPI是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的缩写。是一种同步串行接口技术,是高速的,全双工的同步的通信总线。使用SPI通讯操作简单、数据传输速率较高。但它也有缺点:需要占用主机较多的口线(每个从机都需要一根片选线);只支持单个主机;没有指定的流控制,没有应答机制确认是否接收到数据。在多台机器采用SPI总线通讯时,只能有一台主机,即一主多从,而且没有应答机制确认数据是否可靠传输,所以对采用SPI总线通讯时,对其链路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目前在SPI通讯系统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每个从机都需要一根片选线,需要占用主机较多的端口;2.没有应答机制确认数据是否可靠传输,链路可靠性不高。基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出了一种SPI设备通信电路,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PI设备通信电路。本技术的SPI设备通信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主机、从机和三态缓冲器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了一个主机和多个从机之间的SPI正常通讯;既保证了链路的可靠性,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从机的数量。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SPI设备通信电路,包括:主机,包括主机数据输入口MISO、主机数据输出口MOSI、第一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1和第二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2;第一从机,包括第一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第一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和第一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1;第二从机,包括第二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第二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和第二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2;所述第一从机和第二从机均包括三态电路,所述三态电路包括单片机、三态缓冲器U3、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接插件P1;所述单片机包括第一串行接口PB12、第二串行接口PB13、第三串行接口PB14和第四串行接口PB15,所述三态缓冲器U3包括输出使能端口OE、输入信号口INA、接地端GND、供电电压口VCC和输出信号口OUTY;其中,所述主机数据输入口MISO分别与第一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和第二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电连接,所述主机数据输出口MOSI分别与第一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和第二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电连接,所述第一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1与第一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1电连接,所述第二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2与第二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2电连接;所述输出使能端口OE与第四电阻R4和接插件P1依次串联,且输出使能端口OE还与第一串行接口PB12电连接,所述输入信号口INA与第三串行接口PB14电连接,所述接地端GND接地,所述供电电压口VCC接电源电压,且其与电容C1一侧电连接,电容C1另一侧接地,所述输出信号口OUTY与第二电阻R2和接插件P1依次串联,所述第一串行接口PB13与第一电阻R1和接插件P1依次串联,所述第三串行接口PB15与第三电阻R3和接插件P1依次串联。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PI设备通信电路。本技术的SPI设备通信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主机、从机和三态缓冲器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了一个主机和多个从机之间的SPI正常通讯;既保证了链路的可靠性,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从机的数量。优选的,还包括第三从机,其包括第三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第三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和第三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3,所述主机还包括第三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3。优选的,所述第三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与主机数据输入口MISO电连接,所述第三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与主机数据输出口MOSI电连接,第三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3与第三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3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单片机为型号STM32F103R的单片机。优选的,所述三态缓冲器U3为型号NL17SZ125的三态缓冲器。优选的,所述电容C1的电容值为100nF。优选的,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阻值均为1KΩ。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PI设备通信电路。本技术的SPI设备通信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主机、从机和三态缓冲器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了一个主机和多个从机之间的SPI正常通讯;既保证了链路的可靠性,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从机的数量。1.通过设置三态电路,确保从机只有在被选中通讯时才有给主机的输出信号,其余时间保持高阻状态,保证只有正被通讯的从机的输出在线,而其余非正通讯的从机输出保持高阻态,在电路上保证了链路的可靠性;2.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从机的数量,可轻松实现1个主机对11个从机的总线通讯,不丢数据且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示意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三态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本技术中所述单片机、三态缓冲器、主机和从机等技术特征(本技术的组成单元/元件),如无特殊说明,均从常规商业途径获得,或以常规方法制得,其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技术的创新点所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实施例1:如图1至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SPI设备通信电路,包括:主机1,包括主机数据输入口MISO11、主机数据输出口MOSI12、第一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113和第二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214;第一从机2,包括第一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22、第一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23和第一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124;第二从机3,包括第二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31、第二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32和第二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233;整个电路里只有一组SCLK、MOSI和MISO总线,主机1和各个从机通过该总线进行通讯,同时,主机1对于每个从机都有一根片选线,当该片选线CS被拉低时,对应的从机被选中进行通讯。所述第一从机2和第二从机3均包括三态电路21,所述三态电路21包括单片机211、三态缓冲器U3212、电容C1213、第一电阻R1214、第二电阻R2215、第三电阻R3216、第四电阻R4217和接插件P1218;所述单片机211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PI设备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机(1),包括主机数据输入口MISO(11)、主机数据输出口MOSI(12)、第一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1(13)和第二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2(14);/n第一从机(2),包括第一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22)、第一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23)和第一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1(24);/n第二从机(3),包括第二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31)、第二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32)和第二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2(33);/n所述第一从机(2)和第二从机(3)均包括三态电路(21),所述三态电路(21)包括单片机(211)、三态缓冲器U3(212)、电容C1(213)、第一电阻R1(214)、第二电阻R2(215)、第三电阻R3(216)、第四电阻R4(217)和接插件P1(218);所述单片机(211)包括第一串行接口PB12(2111)、第二串行接口PB13(2112)、第三串行接口PB14(2113)和第四串行接口PB15(2114),所述三态缓冲器U3(212)包括输出使能端口OE(2121)、输入信号口INA(2122)、接地端GND(2123)、供电电压口VCC(2124)和输出信号口OUTY(2125);/n其中,所述主机数据输入口MISO(11)分别与第一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22)和第二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31)电连接,所述主机数据输出口MOSI(12)分别与第一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23)和第二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32)电连接,所述第一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1(13)与第一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1(24)电连接,所述第二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2(14)与第二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2(33)电连接;/n所述输出使能端口OE(2121)与第四电阻R4(217)和接插件P1(218)依次串联,且输出使能端口OE(2121)还与第一串行接口PB12(2111)电连接,所述输入信号口INA(2122)与第三串行接口PB14(2113)电连接,所述接地端GND(2123)接地,所述供电电压口VCC(2124)接电源电压,且其与电容C1(213)一侧电连接,电容C1(213)另一侧接地,所述输出信号口OUTY(2125)与第二电阻R2(215)和接插件P1(218)依次串联,所述第一串行接口PB13(2112)与第一电阻R1(214)和接插件P1(218)依次串联,所述第三串行接口PB15(2114)与第三电阻R3(216)和接插件P1(218)依次串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PI设备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1),包括主机数据输入口MISO(11)、主机数据输出口MOSI(12)、第一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1(13)和第二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2(14);
第一从机(2),包括第一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22)、第一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23)和第一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1(24);
第二从机(3),包括第二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31)、第二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32)和第二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2(33);
所述第一从机(2)和第二从机(3)均包括三态电路(21),所述三态电路(21)包括单片机(211)、三态缓冲器U3(212)、电容C1(213)、第一电阻R1(214)、第二电阻R2(215)、第三电阻R3(216)、第四电阻R4(217)和接插件P1(218);所述单片机(211)包括第一串行接口PB12(2111)、第二串行接口PB13(2112)、第三串行接口PB14(2113)和第四串行接口PB15(2114),所述三态缓冲器U3(212)包括输出使能端口OE(2121)、输入信号口INA(2122)、接地端GND(2123)、供电电压口VCC(2124)和输出信号口OUTY(2125);
其中,所述主机数据输入口MISO(11)分别与第一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22)和第二从机数据输入口MISO(31)电连接,所述主机数据输出口MOSI(12)分别与第一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23)和第二从机数据输出口MOSI(32)电连接,所述第一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1(13)与第一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1(24)电连接,所述第二从机使能输出信号口CS2(14)与第二从机使能输入信号口CS2(33)电连接;
所述输出使能端口OE(2121)与第四电阻R4(217)和接插件P1(218)依次串联,且输出使能端口OE(2121)还与第一串行接口PB12(2111)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平吴龟灵胡亮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泰传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