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14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振动台,包括:承压台体,其中包含有上下腔体、动圈和分隔部,分隔部用于分隔上下腔体,动圈从下腔体向上穿出分隔部并进入上腔体中且穿出上腔体的上侧壳体;动圈能够做上下方向的振动;在下腔体中,动圈的外侧面设置有环形凸起,在环形凸起和分隔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囊;在下腔体中,动圈的下表面与下腔体的底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囊;位置探测装置,位置探测装置能够探测动圈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充放气装置,充放气装置能够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进行充放气操作。基于第一、第二气囊和充放气装置,可以有效的调节该动圈的中心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台
本技术涉及振动
,尤其涉及一种振动台。
技术介绍
当航空器在高超音速飞行时,其处于高速气流环境中,且此时,该航空器有可能产生振动,于是,在对航空器和相关部件进行风洞测试时,需要将航空器、相关部件和振动台放入到风洞中,且还需要使用振动台模拟出该航空器和相关部件所受到的振动。可以理解的是,随着风洞风速的增加,会导致风洞中的内部气压逐渐降低,尤其进入高超音速阶段后,试验部件和振动台的外部气压将降低至极低的程度。图1示出了振动台的常见结构,包括:具有内腔11的承压台体1、设置在内腔11中的动圈2和套装在动圈2上的磁感应线圈2A,在该内腔11还设置有磁铁,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调节通过磁感应线圈2A中的电流的大小、方向和频率等参数,就能够调节动圈2的振动。内腔11与外部空间一般是隔绝的,且内腔11中的气压基本没有变化,而风洞的气压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且有可能降低至极低的程度,这会导致动圈受到的推力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动圈2的中心位置发生变化,导致动圈上浮,可以理解的是,这会影响对动圈的振动进行精确控制。技术内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压台体(1),所述承压台体(1)包含有上腔体(112)、下腔体(113)、动圈(2)和分隔部(111),所述分隔部(111)用于分隔上、下腔体,所述动圈(2)从下腔体(113)向上穿过分隔部(111)并进入上腔体(112)中、且顶端部穿出上腔体(112)的上侧壳体;所述动圈(2)能够相对于所述承压台体(1)做上下方向的振动;/n在所述下腔体(113)中,所述动圈(2)的外侧面设置有环形凸起(21),在环形凸起(21)和分隔部(111)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囊(3),第一气囊(3)的上端面抵靠所述分隔部(111)的下表面、下端面抵靠环形凸起(21)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压台体(1),所述承压台体(1)包含有上腔体(112)、下腔体(113)、动圈(2)和分隔部(111),所述分隔部(111)用于分隔上、下腔体,所述动圈(2)从下腔体(113)向上穿过分隔部(111)并进入上腔体(112)中、且顶端部穿出上腔体(112)的上侧壳体;所述动圈(2)能够相对于所述承压台体(1)做上下方向的振动;
在所述下腔体(113)中,所述动圈(2)的外侧面设置有环形凸起(21),在环形凸起(21)和分隔部(111)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囊(3),第一气囊(3)的上端面抵靠所述分隔部(111)的下表面、下端面抵靠环形凸起(21)的上表面;
在所述下腔体(113)中,所述动圈(2)的下表面与所述下腔体(113)的底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囊(4),所述第二气囊(4)的上端面抵靠所述动圈(2)的下表面、下端面抵靠下腔体(113)的底表面;
位置探测装置,所述位置探测装置能够探测所述动圈(2)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
充放气装置,所述充放气装置用于分别对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进行充放气操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健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