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及振动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282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5 19:3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所述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包括缸体、沿轴向设置在缸体侧边的磁缸环、沿轴向贯穿所述缸体的活塞,所述磁缸环内设有励磁件,所述活塞上设有驱动线圈,所述活塞中部沿轴向向外凸伸设有受力凸起,所述受力凸起沿径向与所述缸体抵持,所述驱动线圈用以配合励磁件带动所述活塞沿轴向移动,所述缸体中空设置形成有位于所述受力凸起两侧的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所述缸体上设有分别用以与所述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连通的第一液压流道和第二液压流道。本技术的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及振动台,可以在一个振动台上实现电磁振动和电液振动,且频宽覆盖广,相较两套设备独立运行成本更低、占地面积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试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及振动台


技术介绍

1、目前检测单位以及国内外可靠性实验室针对叶片疲劳试验、卫星振动试验以及电池包振动试验这类高频高加速度振动通常采用电磁振动台来模拟,针对包装件的包装运输试验、大型建筑物以及高压电气设备地震模拟试验这些低频大位移振动通常采用电液振动台来模拟。国内各类厂家给出的电磁振动台指标大约是2—2500hz,位移51mm、76mm,高标准可做到100mm,但针对部分包装运输试验位移超过100mm,地震模拟试验0.5hz起振且位移200mm、300mm甚至更高的试验电磁振动台无法满足。国内各类厂家给出的电液振动台指标大约是0.1—100hz,加速度5g,但针对部分类似电池包这种需要高频高加速振动试验,电液振动台就无法满足。

2、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振动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振动台无法集成电液振动和电磁振动两种工作模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包括缸体、沿轴向设置在缸体侧边的磁缸环、沿轴向贯穿所述缸体的活塞,所述磁缸环内设有励磁件,所述活塞上设有驱动线圈,所述活塞中部沿轴向向外凸伸设有受力凸起,所述受力凸起沿径向与所述缸体抵持,所述驱动线圈用以配合励磁件带动所述活塞沿轴向移动,所述缸体中空设置形成有位于所述受力凸起两侧的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所述缸体上设有分别用以与所述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连通的第一液压流道和第二液压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液压流道和第二液压流道的O型伺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包括缸体、沿轴向设置在缸体侧边的磁缸环、沿轴向贯穿所述缸体的活塞,所述磁缸环内设有励磁件,所述活塞上设有驱动线圈,所述活塞中部沿轴向向外凸伸设有受力凸起,所述受力凸起沿径向与所述缸体抵持,所述驱动线圈用以配合励磁件带动所述活塞沿轴向移动,所述缸体中空设置形成有位于所述受力凸起两侧的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所述缸体上设有分别用以与所述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连通的第一液压流道和第二液压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液压流道和第二液压流道的o型伺服阀,所述o型伺服阀关闭时,所述第一液压流道和第二液压流道与外部液压站断开,所述o型伺服阀工作时,所述第一液压流道和第二液压流道与外部液压站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上还设有分别用以与所述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连通的第三液压流道和第四液压流道,所述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三液压流道和第四液压流道的通断阀,所述通断阀关闭时,所述第三液压流道和第四液压流道与外部液压站连通,所述通断阀工作时,所述第三液压流道和第四液压流道与外部液压站断开,所述o型伺服阀工作时,所述通断阀工作;所述励磁件和驱动线圈通电时,o型伺服阀关闭,所述通断阀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电液复合振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缸体和磁缸环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小刚朱江峰钟琼华董雷夏杰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