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板式拉力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12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链板式拉力传感器,链板式拉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弹性体和感应电路。所述传感器弹性体包括本体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相互背离。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呈板状且配置有贯穿的第一连接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呈板状且配置有贯穿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平行或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线。链板式拉力传感器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至设备或链条,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与链条连接,以实现拉力式传感器结构,能提高安装的便捷性以及检测的准确性。本体部能够参与链条的拉伸受力,使得传感器的感应部位受到的干扰少、检测数据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链板式拉力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称重
,具体涉及一种链板式拉力传感器。
技术介绍
在物流仓储领域中大量应用电动叉车、内燃叉车、堆高车等升降式物流设备对物料进行搬运及堆叠等。升降式物流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安装于设备主体的门架、滑动连接于门架的货叉架、及连接货叉架和门架的链条,链条带动货叉架沿门架上下移动,以实现物料的升降移动。物料在搬运之前需要通过地磅等称重设备进行计量,升降式物流设备进行移动搬运,计量效率低且使用不方便。在相关技术中,链条一端安装有螺杆,螺杆穿过门架并与压力式传感器连接,并通过压力式传感器进行计量货叉架所承载物体的重量。然而,压力式传感器在计量过程中受到门架、螺杆等配合间隙及连接结构的影响,称重准确性低,导致计量误差大,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板式拉力传感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链板式拉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弹性体和感应电路,所述传感器弹性体包括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两端局部凸出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相互背离;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呈板状且配置有贯穿的第一连接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呈板状且配置有贯穿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平行或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板状的主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主连接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平行于所述主连接板的至少一个侧连接板,所述侧连接板与所述主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板状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自由端均设置有倒角。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对称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板面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板面延伸方向;或,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板面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板面延伸方向。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包括第一端壁、第二端壁、及连接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的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部自所述第一端壁表面局部凸出,所述第二连接部自所述第二端壁表面局部凸出,所述本体部还包括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连接壁及第二连接壁的应变槽,所述应变槽自所述本体部的表面凹陷延伸。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应变槽包括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一槽壁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槽壁,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槽壁弯折并与所述第二槽壁形成勾接配合。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还包括自表面下凹形成第一检测槽和第二检测槽,所述第一检测槽和所述第二检测槽背对设置,所述第一检测槽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应变槽之间的区域内,所述感应电路包括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所述第一应变片连接于所述第一检测槽,所述第二应变片连接于所述第二检测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链板式拉力传感器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至设备或链条,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与链条连接,以实现拉力式传感器结构,能提高安装的便捷性以及检测的准确性。本体部能够参与链条的拉伸受力,使得传感器的感应部位受到的干扰少、灵敏度高、检测数据准确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具有限位功能的链板式拉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拉力传感器两端连接链条以构成链条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拉力传感器两端连接链条和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未设置限位功能的拉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设置为板状的拉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拉力传感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本体部10;应变槽11;第一应变槽111;第二应变槽112;第三应变槽113;第四应变槽114;第一槽壁115;第二槽壁116;槽底孔117;导向凹槽118;导轨凸台119;第一端壁12;第二端壁13;第一连接面14;第二连接面15;第一检测槽16;第一平面17;第一连接部20;第一连接孔21;主连接板22;侧连接板23;第二连接部30;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第二连接孔33;感应电路40;链条50;链板51;连接轴52;转接件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链板式拉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受到的拉力。其中,链板式拉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弹性体和感应电路40,传感器弹性体的两端连接于链条50,以构成链条50的一部分,并通过链条50连接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或者,传感器弹性体的一端连接于链条50并通过链条50连接第一物体,另一端连接第二物体。当第一物体在链条50带动下相对第二物体移动时,传感器弹性体受到拉力形变,而通过感应电路40检测传感器弹性体的形变量而获得对应的电信号,继而通过称重仪表的内置程序运算获得相应的拉力值。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弹性体包括本体部10、自所述本体部10两端局部凸出的第一连接部20和第二连接部30,所述第一连接部20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0的延伸方向相互背离。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20呈板状且配置有贯穿的第一连接孔21,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链板式拉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弹性体和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弹性体包括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两端局部凸出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相互背离;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呈板状且配置有贯穿的第一连接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呈板状且配置有贯穿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平行或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板式拉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弹性体和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弹性体包括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两端局部凸出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相互背离;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呈板状且配置有贯穿的第一连接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呈板状且配置有贯穿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平行或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板式拉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板状的主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主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板式拉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平行于所述主连接板的至少一个侧连接板,所述侧连接板与所述主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板式拉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板状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板式拉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自由端均设置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链板式拉力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明海卢磊庞涯马飞进赵晨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朗科称重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