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源余热转换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705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热源余热转换利用装置,包括天然气气化池和凝汽器,所述天然气气化池内铺设有气化管道,气化管道的一端形成进液口、另一端形成出气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有天然气输液管,所述出气口连接有天然气输气管;所述天然气气化池的一侧连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水排水口相连接,所述天然气气化池远离进水管的一侧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水进水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凝汽器所排出的热水与液化天然气进行换热,使得液化天然气气化,高效快速;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冷却凝汽器的冷却水,使得其可快速循环在利用,减少了能量的流失,高效利用能源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热源余热转换利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能源再利用
,涉及一种冷热源余热转换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液化天然气(LNG)的运输及储存温度在为零下162℃,在锅炉及工业设备使用前,需要将液化天然气进行气化,使其温度达到20℃左右。为节省热量,一般采用常温水或海水对液化天然气加热使其气化,然后通过大口径管道输送的方式,这种方式即浪费了LNP所携带的冷能,又增加了气化后天然气的输送成本。在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中,其发电后汽轮机凝汽器内的乏汽通常是利用循环水来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将乏汽中的热量转换到循环水中,使凝汽器出口处循环水的温度达到32-70℃之间,通过循环水泵提供的压力将循环水送至冷却塔,经与空气换热冷却后再返回凝汽器,实现循环水的吸热-放热-吸热循环,在此过程中,循环水所携带的低温低品质余热被空气携带进入大气环境,既浪费了热量、又造成了环境的热污染,在冷却塔排放热循环水携带余热的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大量燃用天然气的工业企业也采用与火电厂类似的循环水余热排放系统,存在相同的余热浪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冷热源余热转换利用装置。为此,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热源余热转换利用装置,包括天然气气化池和凝汽器,所述天然气气化池内铺设有气化管道,所述气化管道呈S形弯折结构,气化管道的一端形成进液口、另一端形成出气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有天然气输液管,所述出气口连接有天然气输气管;所述凝汽器包括凝汽器本体,所述凝汽器本体上设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排水口,所述天然气气化池的一侧连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水排水口相连接,所述天然气气化池远离进水管的一侧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水泵,排水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水进水口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气化管道上设有翅片。进一步地,所述天然气输液管和天然气输气管上个设有一个第一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上各设有一个第二电磁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凝汽器所排出的热水与液化天然气进行换热,使得液化天然气气化,高效快速;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冷却凝汽器的冷却水,使得其可快速循环在利用,减少了能量的流失,高效利用能源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天然气气化池的俯视图;图中,1-天然气气化池,2-凝汽器,201-凝汽器本体,202-冷却水进水口,203-冷却水排水口,3-气化管道,4-翅片,5-进液口,6-出气口,7-天然气输液管,8-天然气输气管,9-第一电磁阀,10-进水管,11-排水管,12-第二电磁阀,13-水泵。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一种冷热源余热转换利用装置,包括天然气气化池1和凝汽器2,天然气气化池1内铺设有气化管道3,为了增加气化管道3与天然气气化池1内热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速率,气化管道3呈S形弯折结构,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气化管道3上还设有翅片4,气化管道3的一端形成进液口5、另一端形成出气口6,进液口5连接有天然气输液管7,出气口6连接有天然气输气管8,液化天然气通过天然气输液管7进入气化管道3内,通过天然气气化池1内的热水与入气化管道3内的天然气进行换热,提高液化天然气的温度使其气化,为了控制天然气的流量,天然气输液管7和天然气输气管8上个设有一个第一电磁阀9。凝汽器2包括凝汽器本体201,凝汽器2即为火炉发电站汽轮机设备,其用于冷却汽轮机所产生的水蒸气,本实施例中采用水冷式凝汽器,凝汽器本体201上设有冷却水进水口202和冷却水排水口203,天然气气化池1的一侧连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的另一端与冷却水排水口203相连接,天然气气化池1远离进水管10的一侧连接有排水管11,排水管11上设有水泵13,排水管11的另一端与冷却水进水口202相连接,进水管10和排水管11上各设有一个第二电磁阀12。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首先在天然气气化池1内加入用于冷却凝汽器2的水,然后开启水泵13以及第二电磁阀12通过排水管11将天然气气化池1内的水从冷却水进水口202输送至凝汽器本体201内,从而对凝汽器本体201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水从冷却水排水口203排出通过进水管10流入天然气气化池1内,因经过凝汽器2的换热,此时通过进水管10流入天然气气化池1内的水温度可达50-70度,与此同时开启第一电磁阀9通过天然气输液管7从进液口5向气化管道3内输入液化天然气,因气化管道3与天然气气化池1内的热水直接接触,使得其内部的液化天然气与热水进行换热,使得液化天然气温度升高并且气化,同时因气化管道3呈S形弯折结构并且还设有翅片4,使得其与热水的接触面更大,换热速度更快,气化后的天然气通过出气口6从天然气输气管8排出,以供相关设备使用,同时天然气气化池1内的热水降温冷却,热水冷却后通过水泵13从排水管11输送回凝汽器本体201循环利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可通过调节第二电磁阀12调节水流的大小控制换热速率。本装置利用液化天然气的冷能为凝汽器所排出的热水降温,速度同时通过热水将液化天然气气化,相较于传统海水升温,速度更快实现了冷热源余热的转换利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节能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热源余热转换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然气气化池(1)和凝汽器(2),所述天然气气化池(1)内铺设有气化管道(3),所述气化管道(3)呈S形弯折结构,气化管道(3)的一端形成进液口(5)、另一端形成出气口(6),所述进液口(5)连接有天然气输液管(7),所述出气口(6)连接有天然气输气管(8);/n所述凝汽器(2)包括凝汽器本体(201),所述凝汽器本体(201)上设有冷却水进水口(202)和冷却水排水口(203),所述天然气气化池(1)的一侧连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的另一端与冷却水排水口(203)相连接,所述天然气气化池(1)远离进水管(10)的一侧连接有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上设有水泵(13),排水管(11)的另一端与冷却水进水口(20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源余热转换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然气气化池(1)和凝汽器(2),所述天然气气化池(1)内铺设有气化管道(3),所述气化管道(3)呈S形弯折结构,气化管道(3)的一端形成进液口(5)、另一端形成出气口(6),所述进液口(5)连接有天然气输液管(7),所述出气口(6)连接有天然气输气管(8);
所述凝汽器(2)包括凝汽器本体(201),所述凝汽器本体(201)上设有冷却水进水口(202)和冷却水排水口(203),所述天然气气化池(1)的一侧连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的另一端与冷却水排水口(203)相连接,所述天然气气化池(1)远离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青福
申请(专利权)人: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