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04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焦炉炉门领域,公开了一种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所述焦炉炉门预制件包括:保温内衬;工作外衬,设于所述保温内衬的外围,包裹住所述保温内衬;以及耐火釉层,设于所述工作外衬的工作面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不同于传统的将保温隔热材料设有衬砖与炉门外壳之间,而是保温内衬被工作外衬包裹住,有效避免了在运输、安装过程中被损坏,而且该焦炉炉门预制件固定于炉门外壳时基本都作用在强度较高的工作外衬上,结合牢固,实现了节能保温、延长寿命以及便于安装的兼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
本技术涉及焦炉炉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
技术介绍
焦炉是炼焦基础窑炉,为冶金行业提供重要的焦炭和煤气,工作温度在900-1100℃。焦炉炉门是指启闭焦炉炭化室两端炉口的焦炉附属设备,当炉门关闭时,炭化室与大气隔绝,打开时,推焦杆得以推出焦炭。为保护炉门以及减少炭化室的热量损失,焦炉炉门朝向炭化室一侧砌以耐火衬砖或衬砖镶嵌在炉门框壳上,衬砖与外壳之间填有隔热材料。但是,对于隔热材料填充于衬砖与外壳之间的情形,隔热材料在安装前是暴露在外的,由于隔热材料是轻质材料,强度不高,故其在安装或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而且,该情形下,通过螺栓将隔热材料和衬砖固定于外壳时,螺栓与隔热材料部分的结合不够牢固,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包括:保温内衬;工作外衬,设于所述保温内衬的外围,包裹住所述保温内衬;以及耐火釉层,设于所述工作外衬的工作面表面。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所述工作外衬内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垂直于所述焦炉炉门预制件与焦炉炉门的连接面。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所述螺栓孔距所述工作外衬外表面的垂直距离为3~5cm。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螺栓伸入所述工作外衬内的长度为所述工作外衬厚度的1/2~2/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所述焦炉炉门预制件的长度为500~800mm。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所述螺栓孔的个数为3~4个。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所述工作外衬为一体成型。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所述保温内衬占所述焦炉炉门预制件的体积比为1/4~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所述耐火釉层的厚度为1-1.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不同于传统的将保温隔热材料设有衬砖与炉门外壳之间,而是保温内衬被工作外衬包裹住,有效避免了在运输、安装过程中被损坏,而且该焦炉炉门预制件固定于炉门外壳时基本都作用在强度较高的工作外衬上,结合牢固,实现了节能保温、延长寿命以及便于安装的兼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的结构透视图;图2是图1中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的外观图;附图标记:1:保温内衬;2:工作外衬;3:耐火釉层;4:螺栓孔;5: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包括:保温内衬;工作外衬,设于所述保温内衬的外围,包裹住所述保温内衬;以及耐火釉层,设于所述工作外衬的工作面表面。本技术提供的焦炉炉门预制件为夹心型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将保温隔热材料设有衬砖与炉门外壳之间。本技术中保温内衬被工作外衬包裹住,则避免了在运输、安装过程中被损坏,而且该焦炉炉门预制件固定于炉门外壳时基本都作用在强度较高的工作外衬上,结合牢固,实现了节能保温、延长寿命以及便于安装的兼顾。本技术中,所述保温内衬材质为保温隔热材料,所述工作外衬材质为堇青石-莫来石质、莫来石或粘土-莫来石质等重质耐火材料。所述工作外衬的工作面指工作外衬与炭化室接触的面,一般为除了与炉门外壳连接面的其它外表面,不过实际操作中,由于焦炉炉门较长,炉门衬砖一般都是由多个预制件紧密连接而成的,所以各预制件之间的连接面可以不设耐火釉层,仅最外围的预制件的工作面均设耐火釉层。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工作外衬内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垂直于所述焦炉炉门预制件与焦炉炉门的连接面。将螺栓孔设在工作外衬内,则通过螺栓连接预制件和炉门时,连接更牢固。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螺栓孔距所述工作外衬外表面的垂直距离为3~5cm。螺栓孔尽可能地靠近预制件边缘,则保温内衬的体积才尽可能较大,从而减轻整个预制件的重量,并较好地提供保温效果。但同时也要考虑到螺栓安装及固定结合强度,因此为兼顾结合强度及节能保温效果,所述螺栓孔距工作外衬四周表面的垂直距离为3~5cm。基于上述实施例,螺栓伸入所述工作外衬内的长度为所述工作外衬厚度的1/3~1/2。螺栓不能暴露于工作外衬面向碳化室的一侧,同时为保证连接强度,螺栓伸入长度为工作外衬厚度的1/3~1/2是较为适宜的。实际操作中,可从炉门外壳一端拧入螺栓,或是先在工作外衬内设贯通的螺栓孔,待拧入螺栓后,再用耐火材料封住多余螺栓孔。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焦炉炉门预制件的长度为500~800mm。预制件的宽度在焦炉设计之初就已确定,厚度一般设计之初也已确定,但可小幅调整。本技术考虑搬运安装等因素,故将焦炉炉门预制件的长度设为500~800mm。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螺栓孔的个数为3~4个。当焦炉炉门预制件的长度在上述范围内时,一般螺栓孔的个数设为3~4个即可满足固定连接的需求。当为3个时,按三角形分布较好,为4个时,可按两列对称分布。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工作外衬为一体成型。具体地,可采用浇注的形式使工作外衬在保温内衬外部一体成型,有利于形成有效的预制件整体结构。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保温内衬占所述焦炉炉门预制件的体积比为1/4~1/3。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耐火釉层的厚度为1-1.5mm。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其结构透视图以及外观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保温内衬1;工作外衬2,设于保温内衬1的外围,包裹住保温内衬1;以及耐火釉层3,设于工作外衬2的工作面表面。该焦炉炉门预制件的尺寸为580mm*560mm*435mm。其中,工作外衬2的内部设有3个螺栓孔4,工作外衬2与炉门外壳连接的一面(即图1中的顶面)设有安装槽5。螺栓孔4距工作外衬2外表面的垂直距离为3cm。保温内衬1占焦炉炉门预制件的体积比为1/3,该预制件较全部使用工作外衬2的材质可减重20%(全部采用工作层料重量达281kg,夹心型预制块重量223kg)。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夹心型焦炉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保温内衬;/n工作外衬,设于所述保温内衬的外围,包裹住所述保温内衬;以及/n耐火釉层,设于所述工作外衬的工作面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温内衬;
工作外衬,设于所述保温内衬的外围,包裹住所述保温内衬;以及
耐火釉层,设于所述工作外衬的工作面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外衬内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垂直于所述焦炉炉门预制件与焦炉炉门的连接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距所述工作外衬外表面的垂直距离为3~5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心型焦炉炉门预制件,其特征在于,螺栓伸入所述工作外衬内的长度为所述工作外衬厚度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贯重王司言张迪陈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