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管件及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83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管件及空调机组,换热器管件包括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第二连接管的开口的内边缘倒角,形成沿第二连接管周向延伸的环形斜面。第一连接管插设于第二连接管并与第二连接管的内壁间隙配合,形成环形缝隙。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相焊接,且焊料填充于环形槽及环形缝隙内。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插接配合实现连接,重叠区域大。而且,由于环形槽及环形缝隙的存在,故焊接过程中的焊液将会沿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的轴向渗透,从而使得焊料填充于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如此,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连接更牢固,焊接处不易发生泄漏。因此,上述换热器管件及空调机组的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管件及空调机组
本技术涉及
,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管件及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常见的换热器管件一般均为黄铜材质,铜具有导热性好、易弯折等优点。但是,铜质的管件一是成本较高,二是整体的结构强度较低。因此,越来越多的换热器管件改为分两部分成型。其中,主要部分由不锈钢或者无缝钢管成型,而连接部分采用铜管成型,并最终将两者焊接。如此,可兼顾两种不同材料的优势。然而,不同材质的两个部件之间进行焊接时,焊液与不同部件之间的附着力是不一样的。而且,由于不同材质的热胀系数存在差异,焊接完成并冷却后在焊缝处易产生裂纹,从而导致两个部件之间连接不牢固,进而影响换热器管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较高的换热器管件及空调机组。一种换热器管件,包括:第一部件,具有第一连接管;及第二部件,具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开口的内边缘倒角,形成沿所述第二连接管周向延伸的环形斜面,所述第一连接管经所述开口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并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壁间隙配合,形成环形缝隙,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与所述环形斜面之间形成与所述环形缝隙连通的环形槽;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焊接,且焊料填充于所述环形槽及所述环形缝隙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中任一个为铜制构件,另一个为不锈钢构件或钢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构件或所述钢构件的表面形成有镀锌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为连接头,所述第二部件为集管;或者,所述第一部件为集管,所述第二部件为连接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料中铜或银的重量占比大于百分之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焊接处覆设有环氧树脂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焊接处包覆有热缩套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壁形成有环形台阶,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末端与所述环形台阶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台阶的表面与所述开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管径的二分之一。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如上述优选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管件。上述换热器管件及空调机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插接配合实现连接,重叠区域大。而且,由于环形槽及环形缝隙的存在,故焊接过程中的焊液将会沿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的轴向渗透,从而使得焊料填充于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如此,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连接更牢固,焊接处不易发生泄漏。因此,上述换热器管件及空调机组的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换热器管件组装前的爆炸图;图2为图1所示换热器管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换热器管件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换热器管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及换热管组件,且上述空调机组包括换该热器管件。其中,换热管组件可以是集气管组件、分液管组件等。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换热器管件100包括第一部件110及第二部件120。第一部件110可以是铜制构件、不锈钢构件或钢构件。第一部件110具有第一连接管111。第二部件120同样可以是铜制构件、不锈钢构件或钢构件。第二部件120具有第二连接管121。第一部件110一般与第二部件120的材质不同,当第一部件110为铜制构件时,则第二部件120为不锈钢构件或钢构件,反之亦然。铜制构件具有导热性好、易弯折等优点。因此,有利于减少换热器管件100中弯头的使用量。而不锈钢构件或钢构件则机械强度高且相较于铜成本更低,故能有利于提升换热器管件100的机械强度并降低成本。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部件110为铜制构件,第二部件120为不锈钢构件或钢构件。因此,换热器管件100能够兼顾两种不同材质的优势。具体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部件,具有第一连接管;及/n第二部件,具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开口的内边缘倒角,形成沿所述第二连接管周向延伸的环形斜面,所述第一连接管经所述开口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并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壁间隙配合,形成环形缝隙,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与所述环形斜面之间形成与所述环形缝隙连通的环形槽;/n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焊接,且焊料填充于所述环形槽及所述环形缝隙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件,具有第一连接管;及
第二部件,具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开口的内边缘倒角,形成沿所述第二连接管周向延伸的环形斜面,所述第一连接管经所述开口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并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壁间隙配合,形成环形缝隙,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与所述环形斜面之间形成与所述环形缝隙连通的环形槽;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焊接,且焊料填充于所述环形槽及所述环形缝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中任一个为铜制构件,另一个为不锈钢构件或钢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构件或所述钢构件的表面形成有镀锌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为连接头,所述第二部件为集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翔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信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