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器的直接式风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72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离器的直接式风机结构,属于危化品处置技术领域,包括蜗形机壳、叶轮组件和电机,所述叶轮组件布置在蜗形机壳的内部,所述叶轮组件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被配置用于驱动叶轮组件转动,所述电机与叶轮组件的中心线成垂直布置状态,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叶片、后盘、前盘和锥头,所述锥头布置在后盘的中心处,所述叶片成中心对齐方式布置在锥头外缘的后盘上,所述前盘中部设有导向孔,所述前盘的内壁与叶片的底部连接,所述蜗形机壳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下板中心处设有导孔,所述导孔外套于导向孔,所述导孔被配置用于连接进风管,蜗形机壳的外端开口被配置用于连接出风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器的直接式风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危化品处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器的直接式风机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特别是危化品处置操作中,通常需要进行破碎、加热、烘烤或者粉末处理等工序,在这些工序处理中,往往产生大量粉尘空气,如对这些空气故如何对粉尘或油液的处理尤为重要。旋风分离器,是用于气固体系或者液固体系的分离的一种设备。工作原理为靠气流切向引入造成的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甩向外壁面分开,是工业上应用广泛使用的一种分离设备。旋风分离器因其具有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维修方便、能在高温高压等恶劣工况条件下持久稳定工作等优点。但现有的旋风分离器中,离心风机作为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部件,被广泛运用,但现有风机在配合旋风分离器时,由于空气管路经过多个弯折,容易造成能量的损耗,并且其内部结构也不适应多尘气体。本专利技术人对此进行研究,研发出一种分离器的直接式风机结构,以提高风机的效能,并能够应对各种多尘气体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器的直接式风机结构,以提高风机的效能,并能够应对各种多尘气体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离器的直接式风机结构,包括蜗形机壳、叶轮组件和电机,所述叶轮组件布置在蜗形机壳的内部,所述叶轮组件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被配置用于驱动叶轮组件转动,所述电机与叶轮组件的中心线成垂直布置状态,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叶片、后盘、前盘和锥头,所述锥头布置在后盘的中心处,所述叶片成中心对齐方式布置在锥头外缘的后盘上,所述前盘中部设有导向孔,所述前盘的内壁与叶片的底部连接,所述蜗形机壳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下板中心处设有导孔,所述导孔外套于导向孔,所述导孔被配置用于连接进风管,蜗形机壳的外端开口被配置用于连接出风管。进一步的,所述后盘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被配置用于固定安装叶片。提高叶片装配的强度,并使叶片装配更加精准。进一步的,部分叶片嵌入至锥头处。便于引导气流至叶片处,并使叶片装配强度更高。进一步的,所述后盘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连轴器与电机连接。采用本方案后,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好处:本方案一种分离器的直接式风机结构,特别是应用于旋风分离器的直接式风机结构,主体结构采用垂直布置状态,其中进风管可以垂直向下布置,而出风管可以水平布置,可以减少传统管道需要布置直角弯的结构,从而提高了空气的流动效能,在一些布置状态中,通过进风管连接旋风分离器的中管,可以实现高效的负压旋风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系统效能高的特点;本方案风机结构采用垂直布置状态,在对多尘气体进行排送过程中,减少了灰尘在风机内部的积聚,当风机停止运行时,其叶轮组件特别是叶片上的灰尘会自由掉落在前盘的导向孔处,并回收掉落至进风管内,提高了风机的自洁能力,故也能减少风机的维护成本并提高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优选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风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旋风分离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方案的初衷是提供一种用于直立布置的旋风分离器,通过在旋风分离器的顶部布置风机,实现其高效运行,本方案的主体内容为其风机结构。参考图1图2,一种分离器的直接式风机结构,整体成垂直布置状态,包括蜗形机壳10、叶轮组件11和电机12,蜗形机壳10包括上板101和下板102,在下板102的中心位置设有凸出的导孔103,导孔103用于连接进风管,并实现气体成垂直向上的方向被吸入至风机内部;在蜗形机壳10的内部成中心对齐的方式布置有叶轮组件11,叶轮组件11包括叶片111、后盘112、前盘113和锥头114,其中叶片111的数量为13片,并成中心对齐的方式安装在后盘112上,为了提高结构强度,在后盘112上切割有凹槽115,叶片111的顶部能够插入至凹槽115内,并通过焊接及打磨的方式使叶片111和后盘112紧密固定,为了更好的对叶片111进行固定,并提高风机的效率,减少紊流的形成,在叶片111的底部连接有环状的前盘114,前盘114的中心处设有外凸的导向孔116,导向孔116用于引导气体进入至叶轮组件11的内部,在后盘112的中心处设有锥头114,锥头114用于引导气流,并减少气体在叶轮11中心的汇聚,使其能够连续高效地被引导至叶片111处,为了更好地提高叶片111的导风效果,部分叶片111嵌入至锥头114的边缘。在下板102的中心处设的导孔103具有与导向孔116匹配的结构,能够使从进风管处进入的气体高效地被导入至叶轮组件11内部。在后盘112的背面通过安装座121及轴承与构架连接,安装座121的末端连接有联轴器122,连轴器122的后端与电机12的转轴连接,通过连轴器122可以便于整体系统的安装,也可以将实现隔热作用,防止工作时可能高热的叶轮组件11的热量传递至电机12处。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本方案的风机,具体在旋风分离器安装时,整个风机布置在分离桶2的顶部,其工作时,是分离桶2内部产生较大的负压,含有灰尘的其他从分离桶进风口201处被引入,在分离桶2内部,经过螺旋气流的作用,直径及重量较大的灰尘沿分离桶2的内壁滑下,并在出尘口202处被收集,含尘量较小的气体则被风机从出风口104处排出,进入下一阶段的除尘处理工序。综上所述,本方案一种分离器的直接式风机结构,特别是应用于旋风分离器的直接式风机结构,主体结构采用垂直布置状态,其中进风管可以垂直向下布置,而出风管可以水平布置,可以减少传统管道需要布置直角弯的结构,从而提高了空气的流动效能,在一些布置状态中,通过进风管连接旋风分离器的中管,可以实现高效的负压旋风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系统效能高的特点;本方案风机结构采用垂直布置状态,在对多尘气体进行排送过程中,减少了灰尘在风机内部的积聚,当风机停止运行时,其叶轮组件11特别是叶片11上的灰尘会自由掉落在前盘114的导向孔116处,并回收掉落至进风管内,提高了风机的自洁能力,故也能减少风机的维护成本并提高其使用寿命,本方案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器的直接式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形机壳、叶轮组件和电机,所述叶轮组件布置在蜗形机壳的内部,所述叶轮组件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被配置用于驱动叶轮组件转动,所述电机与叶轮组件的中心线成垂直布置状态,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叶片、后盘、前盘和锥头,所述锥头布置在后盘的中心处,所述叶片成中心对齐方式布置在锥头外缘的后盘上,所述前盘中部设有导向孔,所述前盘的内壁与叶片的底部连接,所述蜗形机壳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下板中心处设有导孔,所述导孔外套于导向孔,所述导孔被配置用于连接进风管,蜗形机壳的外端开口被配置用于连接出风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器的直接式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形机壳、叶轮组件和电机,所述叶轮组件布置在蜗形机壳的内部,所述叶轮组件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被配置用于驱动叶轮组件转动,所述电机与叶轮组件的中心线成垂直布置状态,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叶片、后盘、前盘和锥头,所述锥头布置在后盘的中心处,所述叶片成中心对齐方式布置在锥头外缘的后盘上,所述前盘中部设有导向孔,所述前盘的内壁与叶片的底部连接,所述蜗形机壳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下板中心处设有导孔,所述导孔外套于导向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培华陈峰赵思佳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金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