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气溶胶传播的地漏漏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51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气溶胶传播的地漏漏芯,包括漏芯主体、设置在漏芯主体侧面的小防臭挡板、安装在小防臭挡板上的重力块、设置在漏芯主体下方的大防臭挡板以及与大防臭挡板连接的配重块组成,漏芯主体上部开设有进水口,侧面开设有小出水口,下部开设有大出水口,小防臭挡板铰接在漏芯主体侧面的小出水口上,重力块安装在小防臭挡板远离铰接位置的边缘,配重块与大防臭挡板连接位置铰接在漏芯主体下部;通过配重块和重力块,使大防臭挡板和小防臭挡板在重力的作用小实现自动开合,提高漏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气溶胶传播的地漏漏芯
本技术属于一种地漏漏芯,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气溶胶传播的地漏漏芯。
技术介绍
地漏是连接下水道排水管和室内地面的重要元件,由于生活废水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地漏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了室内的环境质量以及空气质量,漏芯是地漏最重要的一部分,作为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漏漏芯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了室内的环境质量以及空气质量。现有的具有防止气溶胶传播的地漏漏芯有水封式地漏漏芯和机械封闭式地漏漏芯,对于水封式地漏漏芯来讲,当存水弯管中无水时,臭味和虫长驱直入,且流通面积较小,当存水弯管中有水时,长时间不流通导致滋细菌、产生臭味;对于机械封闭式地漏漏芯都是借助弹簧或磁力密封,采用弹簧进行密封的,使用时间久后弹簧生锈会使其密封性降低;采用磁力密封的水量大时流通面积较小,长时间时候后会有铁屑吸附在磁力装置上,导致密封性降低,上述的这几种形式在长期使用时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使用寿命低,导致地漏漏芯无法防止气溶胶传播。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气溶胶传播的地漏漏芯,解决了上述问题。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止气溶胶传播的地漏漏芯,包括漏芯主体、设置在漏芯主体侧面的小防臭挡板、安装在小防臭挡板上的重力块、设置在漏芯主体下方的大防臭挡板以及与大防臭挡板连接的配重块组成,所述漏芯主体上部开设有进水口,侧面开设有小出水口,下部开设有大出水口,所述小防臭挡板铰接在漏芯主体侧面的小出水口上,所述重力块安装在小防臭挡板远离铰接位置的边缘,在重力块的重力作用下使小防臭挡板围绕铰接位置转动,对漏芯主体侧面的小出水口封堵;所述配重块与大防臭挡板连接位置铰接在漏芯主体下部,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围绕铰接位置转动使大防臭挡板对漏芯主体下部大出水口封堵。进一步的,所述小防臭挡板与小出水口铰接位置设置在小出水口的上方,重力块设置在小防臭挡板下方的边缘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小防臭挡板和重力块还可以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为锥形块,所述锥形块的顶部与大防臭挡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的重量大于大防臭挡板的重量,使配重块在重力作用下围绕其铰接位置将大防臭挡板翘起对漏芯主体下部大出水口封堵。进一步的,所述大防臭挡板与配重块还可以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小出水口与大出水口相互连通,防止因为小出水口与大出水口之间的间隔导致水无法流出。进一步的,所述小防臭挡板与小出水口之间、大防臭挡板与大出水口之间还设有密封圈。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防止气溶胶传播的地漏漏芯,效果如下:(1)通过配重块和重力块,使大防臭挡板和小防臭挡板在重力的作用小实现自动开合,提高漏芯的使用寿命;(2)漏芯主体上设有大出水后和小出水口,并在大出水后和小出水口上设有可以调节的大防臭挡板和小防臭挡板,使其可以根据水量的不同自适应打开对应的挡板,有效的防止气溶胶减少漏芯主体进入室内;(3)通过密封圈提高大出水口和大防臭挡板之间、小出水口和小防臭挡板之间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设有密封圈的大防臭挡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设有密封圈的大防臭挡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1、漏芯主体;11、小出水口;12、大出水口;2、小防臭挡板;21、重力块;3、大防臭挡板;31、配重块;4、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防止气溶胶传播的地漏漏芯,包括漏芯主体1、设置在漏芯主体1侧面的小防臭挡板2、安装在小防臭挡板2上的重力块21、设置在漏芯主体1下方的大防臭挡板3以及与大防臭挡板3连接的配重块31组成,所述漏芯主体1上部开设有进水口,侧面开设有小出水口11,下部开设有大出水口12,所述小防臭挡板2铰接在漏芯主体1侧面的小出水口11上,所述重力块21安装在小防臭挡板2远离铰接位置的边缘,在重力块21的重力作用下使小防臭挡板2围绕铰接位置转动对漏芯主体1侧面的小出水口11封堵;所述配重块31与大防臭挡板3连接位置铰接在漏芯主体1下部,在配重块31的重力作用围绕铰接位置转动使大防臭挡板3对漏芯主体1下部大出水口12封堵。本实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小防臭挡板2与小出水口11铰接位置设置在小出水口11的上方,重力块21设置在小防臭挡板2下方的边缘位置,使小防臭挡板2可以更好的对小出水口11进行封堵。本实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小防臭挡板2和重力块21还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减少安装步骤,提高小防臭挡板2工作的稳定性,防止重力块21掉落,导致小防臭挡板2无法工作。本实例中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31为锥形块,所述锥形块的顶部与大防臭挡板3连接,始终使大防臭挡板3相对大出水口12的旋转角度小于90°,防止大防臭挡板3旋转过度后无法复位。本实例中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31的重量大于大防臭挡板3的重量,使配重块31在重力作用下围绕其铰接位置将大防臭挡板3翘起对漏芯主体1下部大出水口12封堵,保证大防臭挡板3的有效对大档板封堵。本实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大防臭挡板3与配重块31还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提高大防臭挡板3工作的稳定性,防止配重块31掉落,导致大防臭挡板3无法工作。本实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小出水口11与大出水口12相互连通,防止因为小出水口11与大出水口12之间的间隔导致水无法流出。本实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小防臭挡板2与小出水口11之间、大防臭挡板3与大出水口12之间还设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采用硅胶材质,通过重力作用大防臭挡板3和小防臭挡板2在复位的时候可以将硅胶材质的密封圈4压变形,提高其密封效果。当水流量较小时,克服小防臭挡板2上的重力块21的作用,但无法克服大防臭挡板3上的配重块31的作用时,将小防臭挡板2打开;当水流量较大时,克服大防臭挡板3上的配重块31的作用,则打开大防臭挡板3,流通面积大大增加,防止积水。当无水时,在压重块和配重块31的作用下,提高密封效果。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气溶胶传播的地漏漏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漏芯主体(1)、设置在漏芯主体(1)侧面的小防臭挡板(2)、安装在小防臭挡板(2)上的重力块(21)、设置在漏芯主体(1)下方的大防臭挡板(3)以及与大防臭挡板(3)连接的配重块(31)组成,所述漏芯主体(1)上部开设有进水口,侧面开设有小出水口(11),下部开设有大出水口(12),所述小防臭挡板(2)铰接在漏芯主体(1)侧面的小出水口(11)上,所述重力块(21)安装在小防臭挡板(2)远离铰接位置的边缘,在重力块(21)的重力作用下使小防臭挡板(2)围绕铰接位置转动对漏芯主体(1)侧面的小出水口(11)封堵;所述配重块(31)与大防臭挡板(3)连接位置铰接在漏芯主体(1)下部,在配重块(31)的重力作用围绕铰接位置转动使大防臭挡板(3)对漏芯主体(1)下部大出水口(12)封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气溶胶传播的地漏漏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漏芯主体(1)、设置在漏芯主体(1)侧面的小防臭挡板(2)、安装在小防臭挡板(2)上的重力块(21)、设置在漏芯主体(1)下方的大防臭挡板(3)以及与大防臭挡板(3)连接的配重块(31)组成,所述漏芯主体(1)上部开设有进水口,侧面开设有小出水口(11),下部开设有大出水口(12),所述小防臭挡板(2)铰接在漏芯主体(1)侧面的小出水口(11)上,所述重力块(21)安装在小防臭挡板(2)远离铰接位置的边缘,在重力块(21)的重力作用下使小防臭挡板(2)围绕铰接位置转动对漏芯主体(1)侧面的小出水口(11)封堵;所述配重块(31)与大防臭挡板(3)连接位置铰接在漏芯主体(1)下部,在配重块(31)的重力作用围绕铰接位置转动使大防臭挡板(3)对漏芯主体(1)下部大出水口(12)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气溶胶传播的地漏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防臭挡板(2)与小出水口(11)铰接位置设置在小出水口(11)的上方,重力块(21)设置在小防臭挡板(2)下方的边缘位置。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红袁陈禄孙奕郇站丞付阳春李明龙胡英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