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纤维防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48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纤维防护网,包括地面,地面内部开设有若干凹槽,若干凹槽内部均设置有若干混凝土座,若干混凝土座顶端均设置有若干立柱,两两立柱之间设置有栅格网,若干栅格网的顶端一个横筋内部均设置有光纤探头,且光纤探头之间均通过接线端子连接,接线端子的侧边且位于整个立柱的最右边与单芯光缆连接,单芯光缆的底端连接光电处理设备,立柱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竖直排列的连接组件。有益效果:通过光纤探头的使用,可实现高精度宽频传感检测,光纤即传感器,无源感知、无需供电、免维护,安全可靠;通过栅格网的使用,从而使得栅格网的纤维复合材料防护网具有抗拉能力强,抗腐蚀,质量轻,易安装等好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纤维防护网
本技术涉及防护网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纤维防护网。
技术介绍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环境多变、地质构造复杂,滑坡、崩塌、危岩落石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在铁路、公路沿线进行危岩落石等异物入侵的实时防灾安全监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危岩落石的防护方面,柔性防护网的应用愈来愈广泛,但现有防护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防护能力,当滚石下落的冲击能量超过防护网的承受能力时,或者当滚石越积越多时,就会突破防护网甚至拉倒钢柱进入铁路或公路上,从而带来极大的威胁;二是自身不具备抗多次冲击和修复能力,如减压环在受力变形后就不再具有缓冲能力,钢柱在倒伏扭曲损坏后现场无法修复;三是单纯的防护网无法做到随时监测其防护状态,只能人工间隔时间巡查,这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同时,采用铁护网时,易产生磁波干扰,影响探测效果,并野外易生锈,使用寿命短(三年左右)。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纤维防护网,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纤维防护网,包括地面,地面内部开设有若干凹槽,若干凹槽内部均设置有若干混凝土座,若干混凝土座顶端均设置有若干立柱,两两立柱之间设置有栅格网,若干栅格网的顶端一个横筋内部均设置有光纤探头,且光纤探头之间均通过接线端子连接,接线端子的侧边且位于整个立柱的最右边与单芯光缆连接,单芯光缆的底端连接光电处理设备,立柱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竖直排列的连接组件。进一步的,为了在使用过程中,传感灵敏度高比现有技术提高3~4个数量级,传感响应频带宽:可实现高精度宽频传感检测,光纤即传感器,无源感知、无需供电、免维护,安全可靠,光纤探头包括透声波护套层,透声波护套层内部设置有紫外透明涂覆层,紫外透明涂覆层内部设置有光导纤维包层,光导纤维包层的内部设置有光导纤维芯。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采用精密光刻工艺在比头发丝细10倍的纤芯中制备“微结构传感单元”,感知度更强,光导纤维芯圆周外侧设置有微传感结构单元。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通过紧固螺栓的作用下,可以将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固定起来,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立柱圆周外侧的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两端均通过若干紧固螺栓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使得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可以紧固在一起,且可以更加稳定的固定立柱与栅格网,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大小形状相同,且相互配合。进一步的,为了使得栅格网具有抗拉能力强,抗腐蚀,绝缘无磁波,质量轻,易安装等特点,栅格网采用纤维复合材料防护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光纤探头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传感灵敏度高比现有技术提高3~4个数量级,传感响应频带宽:可实现高精度宽频传感检测,光纤即传感器,无源感知、无需供电、免维护,安全可靠。2、通过栅格网的使用,从而使得栅格网的纤维复合材料防护网具有抗拉能力强,抗腐蚀,绝缘无磁波,质量轻,易安装等好处,可用于边境线、机场、军事基地,海岸线,水下设施等防非法侵入。3、纤维防护网的使用寿命在30年以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纤维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纤维防护网中光纤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纤维防护网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纤维防护网中连接组件的仰视图。图中:1、地面;2、凹槽;3、混凝土座;4、立柱;5、栅格网;6、光纤探头;601、透声波护套层;602、紫外透明涂覆层;603、光导纤维包层;604、光导纤维芯;605、微传感结构单元;7、接线端子;8、单芯光缆;9、光电处理设备;10、连接组件;1001、第一夹板;1002、第二夹板;1003、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纤维防护网。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纤维防护网,包括地面1,地面1内部开设有若干凹槽2,若干凹槽2内部均设置有若干混凝土座3,若干混凝土座3顶端均设置有若干立柱4,两两立柱4之间设置有栅格网5,若干栅格网5的顶端一个横筋内部均设置有光纤探头6,且光纤探头6之间均通过接线端子7连接,接线端子7的侧边且位于整个立柱4的最右边与单芯光缆8连接,单芯光缆8的底端连接光电处理设备9,立柱4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竖直排列的连接组件10。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通过栅格网5的使用,用过光电处理设备9的作用下,可以进行智能检测,可用于边境线、机场、军事基地,海岸线,水下设施等防非法侵入。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光纤探头6来说,光纤探头6包括透声波护套层601,透声波护套层601内部设置有紫外透明涂覆层602,紫外透明涂覆层602内部设置有光导纤维包层603,光导纤维包层603的内部设置有光导纤维芯604,从而使得在使用过程中,传感灵敏度高比现有技术提高3~4个数量级,传感响应频带宽:可实现高精度宽频传感检测,光纤即传感器,无源感知、无需供电、免维护,安全可靠。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光导纤维芯604来说,光导纤维芯604圆周外侧设置有微传感结构单元605,从而使得采用精密光刻工艺在比头发丝细10倍的纤芯中制备“微结构传感单元”,感知度更强。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连接组件10来说,连接组件10包括设置在立柱4圆周外侧的第一夹板1001与第二夹板1002,所述第一夹板1001与所述第二夹板1002两端均通过若干紧固螺栓1003连接,从而使得通过紧固螺栓1003的作用下,可以将第一夹板1001与第二夹板1002固定起来。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一夹板1001与第二夹板1002来说,第一夹板1001与第二夹板1002大小形状相同,且相互配合,从而使得第一夹板1001与第二夹板1002可以紧固在一起,且可以更加稳定的固定立柱4和栅格网5。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栅格网5来说,栅格网5采用纤维复合材料防护网,从而使得栅格网5具有抗拉能力强,抗腐蚀,绝缘无磁波,质量轻,易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纤维防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内部开设有若干凹槽(2),若干所述凹槽(2)内部均设置有若干混凝土座(3),若干所述混凝土座(3)顶端均设置有若干立柱(4),两两所述立柱(4)之间设置有栅格网(5),若干所述栅格网(5)的顶端一个横筋内部均设置有光纤探头(6),且所述光纤探头(6)之间均通过接线端子(7)连接,所述接线端子(7)的侧边且位于整个立柱(4)的最右边与单芯光缆(8)连接,所述单芯光缆(8)的底端连接光电处理设备(9),所述立柱(4)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竖直排列的连接组件(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纤维防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内部开设有若干凹槽(2),若干所述凹槽(2)内部均设置有若干混凝土座(3),若干所述混凝土座(3)顶端均设置有若干立柱(4),两两所述立柱(4)之间设置有栅格网(5),若干所述栅格网(5)的顶端一个横筋内部均设置有光纤探头(6),且所述光纤探头(6)之间均通过接线端子(7)连接,所述接线端子(7)的侧边且位于整个立柱(4)的最右边与单芯光缆(8)连接,所述单芯光缆(8)的底端连接光电处理设备(9),所述立柱(4)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竖直排列的连接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纤维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探头(6)包括透声波护套层(601),所述透声波护套层(601)内部设置有紫外透明涂覆层(602),所述紫外透明涂覆层(602)内部设置有光导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平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海兰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