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连墙z形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648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地连墙z形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它包括一根固定于公半幅钢筋笼接口凸出部尖角的注浆立管,该注浆立管每隔一定高度对接有左右两根水平注浆管,上述两根水平注浆管与公半幅钢筋笼接口凸出部的两条腰线吻合,每根水平注浆管上设有多个出浆口。该后注浆装置能确保浆液扩散均匀、注浆到位,避免公母半幅对接处渗漏,且注浆过程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连墙z形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下连续墙施工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填补地下连续墙的z形混凝土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连续墙简称地连墙,是一种设置在地面以下,起截水防渗、挡土及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砼连续墙体。其施工方式大致为逐段施工,即用成槽设备在地下开挖出首幅墙幅槽段,且挖槽过程同步采用泥浆护壁,再将首幅墙幅钢筋笼放入该槽段,并用导管浇注该幅墙幅的混凝土;然后用同样的步骤施工下一幅的混凝土墙幅,以此循环,从而组成水平延伸且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体。而地下基坑外墙的宽度变化处、或者地连墙厚度变截面的幅间处存在z形墙幅,该墙幅的钢筋笼自然也为z形,z形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容易刮擦槽壁引起坍塌,故为避免刮擦,一般将完整的z形钢筋笼分成公母配合的两个L形半幅式钢筋笼吊装入槽,再用两根导管分别浇捣公半幅和母半幅混凝土,以期形成完整的z形混凝土墙幅(简称z形墙幅)。但由于公半幅钢筋笼和母半幅钢筋笼对接处间隔狭窄且纵横钢筋密集,对接处砼浇注振捣难以进行,故该位置的砼料难以密实,容易渗漏,故需要采用后浇注法浇注水泥浆以封堵渗漏。现有技术的后注浆法工序为,如图1所示,在公半幅钢筋笼101的三角凸出部102的两腰线中点位置绑扎两根注浆立管103,每根注浆立管间隔一定高度设一个出浆嘴,两注浆立管随公半幅钢筋笼同步沉槽,再浇捣两个半幅混凝土,待砼初凝后终凝前,清水开塞,冲开注浆立管的各个出浆嘴,再向每根注浆立管内插入一根内芯管,利用内芯管从上往下压力注浆,从而填补公母半幅对接处砼的间隙及裂缝,从而加强z形墙幅的整体性。但现有技术的后注浆法及后注浆装置存在以下局限:由于公母半幅对接处呈折线形,且折线长度一般超过1米,水泥浆从对接处的两腰线的中心处被压注扩散,很难扩散到位,尤其是对接处的尖角及两腰线底部位置,故公母半幅混凝土很难联结为整体承载水土侧压力,自然容易渗漏;其次,两根注浆立管后注浆后会滞留在砼中无法回收周转,增大了耗材量和成本,经济性差;而且,竖向注浆立管因为长度大难免有弯曲,故注浆用的内芯管难以下插到底,况且,后注浆是从上往下浇注的,上一高度范围注浆后会有水泥浆残留在注浆立管中,阻扰内芯管的进一步下插,故注浆过程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确保浆液扩散均匀、注浆到位,避免公母半幅对接处渗漏,且注浆过程操作方便的地连墙z形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地连墙z形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它包括一根固定于公半幅钢筋笼接口凸出部尖角的注浆立管,该注浆立管每隔一定高度对接有左右两根水平注浆管,上述两根水平注浆管与公半幅钢筋笼接口凸出部的两条腰线吻合,每根水平注浆管上设有多个出浆口。采用以上结构的地连墙z形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水泥浆经注浆立管流入左右水平注浆管,再由各个出浆口流出,其扩散路径通畅,阻力小,故水泥浆能在公母半幅的折线形间隙内完全充分地压注扩散到位,水泥浆均匀致密,挤密了砼孔隙,劈裂了邻接的土体,消除了公母半幅对接处的间隙和夹泥;从而提高了对接处公母半幅间砼的粘结力,即加强对接处砼的整体性及密实度,有效地提高了Z形幅地连墙的抗渗漏性能及整体承载力;而且,相比现有技术的两根注浆立管,本申请最后仅剩一根注浆立管滞留在砼内,故节省了成本,经济性好;况且,由于本申请的注浆路径通畅,阻力小,故注浆时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在注浆立管内插入内芯管,而是直接在注浆立管顶端对接一根胶皮软管压力注浆即可,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注浆立管过长弯曲、或水泥浆残留而导致的内芯管下插困难的尴尬,操作过程方便高效快捷。作为优选,注浆立管由铁丝与公半幅钢筋笼凸出部尖角的纵向钢筋绑扎,每根水平注浆管与公半幅钢筋笼凸出部的对应的横向钢筋绑扎;这样,可以快速方便的将该后注浆装置固定在公半幅钢筋笼上,使之同步沉槽,且具备绑扎过程操作方便、绑扎牢固等优点,避免后注浆装置在沉槽过程中移位或脱离。作为再优选,每根水平注浆管的出浆口为三个,分布在水平注浆管的两侧及中段;这样,对同一高度的注浆过程来说,水泥浆可以针对性的在对接处的尖角及两腰线中部和底部位置扩散,以点带面,获得最佳的注浆效果。作为还优选,注浆立管包括多根立管分段,相邻两立管分段由内螺纹套筒螺接;这样,可以在施工现场方便快捷的接长该后注浆装置的整体高度,使之匹配该工地的槽段深度。作为进一步优选,每个出浆口设有一个外凸的出浆喷嘴,每个出浆喷嘴的侧壁设有环形凹槽,胶布包裹在出浆喷嘴外,环形凹槽内设有绑扎胶布的钢丝绳;这样,可以在施工现场快速牢固的绑扎胶布以临时封堵出浆口,避免浇捣公母半幅混凝土时封堵住该后注浆装置,而后续补浆前,用高压水开塞就可以快速打通后注浆通道,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地连墙z形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地连墙z形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地连墙z形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地连墙z形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地连墙z形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的出浆喷嘴的局部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现有技术零部件101、公半幅钢筋笼,102、凸出部,103、注浆立管;本技术零部件1、公半幅钢筋笼,2、凸出部,3、注浆立管,3.1、立管分段,3.2、内螺纹套筒,4、水平注浆管,5、出浆口,6、纵向钢筋,7、横向钢筋,8、出浆喷嘴,9、环形凹槽,10、胶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图5所示,本技术地连墙z形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它包括一根固定于公半幅钢筋笼1接口凸出部2尖角的注浆立管3,该注浆立管3每隔一定高度如2米对接有左右两根水平注浆管4,上述两根水平注浆管4的内端焊接在注浆立管3上且上述三根管的管腔连通。上述两根水平注浆管4与公半幅钢筋笼1接口凸出部2的两条腰线吻合。所述的凸出部2从俯视方向看为一个等腰三角形,故凸出部2的两条腰线就是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线。注浆立管3由铁丝与公半幅钢筋笼1凸出部2尖角的纵向钢筋6绑扎,每根水平注浆管4与公半幅钢筋笼1凸出部2的对应的横向钢筋7绑扎。注浆立管3包括多根立管分段3.1,相邻两立管分段3.1由一个内螺纹套筒3.2螺接。两个内螺纹套筒3.2的间隔也一般为2米,内螺纹套筒3.2的高度与水平注浆管4的高度刚好错开。每根水平注浆管4上设有多个出浆口5。本实施例中,每根水平注浆管4的出浆口5为三个,分布在水平注浆管4的两侧及中段。每个出浆口5焊接有一个外凸的出浆喷嘴8,每个出浆喷嘴8的侧壁设有环形凹槽9,胶布10包裹在出浆喷嘴8外,环形凹槽9内缠绕有绑扎胶布10的钢丝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连墙z形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根固定于公半幅钢筋笼(1)接口凸出部(2)尖角的注浆立管(3),该注浆立管(3)每隔一定高度对接有左右两根水平注浆管(4),上述两根水平注浆管(4)与公半幅钢筋笼(1)接口凸出部(2)的两条腰线吻合,每根水平注浆管(4)上设有多个出浆口(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连墙z形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根固定于公半幅钢筋笼(1)接口凸出部(2)尖角的注浆立管(3),该注浆立管(3)每隔一定高度对接有左右两根水平注浆管(4),上述两根水平注浆管(4)与公半幅钢筋笼(1)接口凸出部(2)的两条腰线吻合,每根水平注浆管(4)上设有多个出浆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连墙z形墙幅的公母半幅间隙的后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注浆立管(3)由铁丝与公半幅钢筋笼(1)凸出部(2)尖角的纵向钢筋(6)绑扎,每根水平注浆管(4)与公半幅钢筋笼(1)凸出部(2)的对应的横向钢筋(7)绑扎。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连王乾浩宋魁马钻莫立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