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衣架的旋转支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40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衣架的旋转支臂结构,包括壳体和支臂,所述壳体设置有支臂连接斜面,支臂连接斜面开有上连接口,所述支臂一端为斜端面,斜端面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伸入上连接口内与壳体活动连接,支臂连接斜面靠近/紧贴斜端面,支臂以上连接口为旋转中心旋转。用户需要携带或存放时,将干衣架转变成收合状态,减少干衣架占用空间,便于携带或存放,用户需要干衣时,将干衣架转变为干衣架状态,满足用户干衣需求,用户需要干鞋时,将干衣架转变为干鞋器状态,满足用户干鞋需求,增加干衣架的适用范围,用途多样,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提高干衣架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衣架的旋转支臂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衣架,特别涉及一种干衣架的旋转支臂结构。
技术介绍
衣架是人们用于晾晒衣服的工具,目前市面上出现一种带烘干功能的干衣架,用户将衣服钩挂在衣架上,启动衣架的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对衣服进行烘干处理,实现快速干衣的效果,而且干衣架体积较小,便于旅游或出差携带对衣服进行烘干处理,且适合在梅雨时节或湿度较大的环境下等衣服晾不干的情况下使用,满足用户不同的干衣需求。但是,上述干衣架的支臂无法旋转,导致干衣架仅具备干衣架状态,无法切换成干鞋器状态或收合状态,干衣架无法收合,导致干衣架体积较大,用户外出携带时仅能通过拆除支臂方式减少体积,而且干衣架仅具备干衣架状态,干衣架仅能用作干衣用途,无法进行烘干鞋子等功能,用途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臂通过旋转将干衣架切换成收合状态、干衣架状态或干鞋器状态的一种干衣架的旋转支臂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干衣架的旋转支臂结构,包括壳体和支臂,所述壳体设置有支臂连接斜面,支臂连接斜面开有上连接口,所述支臂一端为斜端面,斜端面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伸入上连接口内与壳体活动连接,支臂连接斜面靠近/紧贴斜端面,支臂以上连接口为旋转中心旋转。所述支臂的斜端面和支臂连接斜面配合,支臂旋转时,支臂在支臂连接斜面引导下,支臂的角度产生变化,令支臂和壳体之间呈收合状态、干衣架状态、干鞋器状态变化,用户需要携带或存放时,将干衣架转变成收合状态,减少干衣架占用空间,便于携带或存放,用户需要干衣时,将干衣架转变为干衣架状态,满足用户干衣需求,用户需要干鞋时,将干衣架转变为干鞋器状态,满足用户干鞋需求,增加干衣架的适用范围,用途多样,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提高干衣架的实用性。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支臂连接斜面的左端为第一斜面部,支臂连接斜面的右端为第二斜面部,所述斜端面的左端为第三斜面部,斜端面的右端为第四斜面部。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斜面部低于第二斜面部,所述第三斜面部低于第四斜面部。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三斜面部和第一斜面部紧贴,而且第四斜面部和第二斜面部紧贴时,支臂和壳体呈收合状态;所述第三斜面部和第二斜面部紧贴,而且第四斜面部和第一斜面部紧贴时,支臂和壳体呈干衣架状态;所述第三斜面部处于第一斜面部和第二斜面部之间,而且第四斜面部处于第一斜面部和第二斜面部之间时,支臂和壳体呈干鞋器状态。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斜端面开有下连接口,所述连接件下端伸入下连接口内与支臂固定连接,连接件上端伸入上连接口内与壳体活动连接,连接件以连接口为旋转中心旋转,支臂跟随连接件旋转。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的环体,环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圈上翻边,环体的下端设置有一圈带定位块的下翻边,所述环体的上端伸入上连接口内,上翻边坐于上连接口,环体上端和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支臂对应下连接口内腔开有环形限位槽,环体的下端伸入下连接口内,下翻边卡置于环形限位槽内,环体的下端和支臂固定连接。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支臂包括至少由一组相互伸缩配合的外风管和内风管组成,所述内风管的一端为所述斜端面。所述支臂由外风管和内风管组成,外风管和内风管相互收缩或相互伸展即可调整支臂的长度,用户可以根据干衣需求(如成人衣服或儿童衣服)对支臂进行调节,增加干衣架的适用范围,提高干衣架的实用性。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内风管外壁沿其长度方向开有第一出风口,靠近内风管末端的内风管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外风管外壁沿其长度方向开有第二出风口,限位柱伸入第二出风口内并沿第二出风口内滑行,限位柱限制内风管和外风管相对滑行的距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支臂的斜端面和支臂连接斜面配合,支臂旋转时,支臂在支臂连接斜面引导下,支臂的角度产生变化,令支臂和壳体之间呈收合状态、干衣架状态、干鞋器状态变化,用户需要携带或存放时,将干衣架转变成收合状态,减少干衣架占用空间,便于携带或存放,用户需要干衣时,将干衣架转变为干衣架状态,满足用户干衣需求,用户需要干鞋时,将干衣架转变为干鞋器状态,满足用户干鞋需求,增加干衣架的适用范围,用途多样,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提高干衣架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干衣架的示意图。图2为干衣架的剖面图。图3为干衣架的分解示意图(除去烘干装置)。图4为干衣架的壳体示意图。图5为干衣架的支臂示意图。图6为干衣架的支臂装配图。图7为干衣架的收合状态示意图。图8为干衣架的干衣架状态示意图(外风管和内风管相互收缩)。图9为干衣架的干衣架状态示意图(外风管和内风管相互伸展)。图10为干衣架的干鞋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10所示,一种干衣架,包括壳体1、烘干装置9、支臂2和连接件。所述烘干装置9设置在壳体11内,烘干装置9设置有用于暖风吹出的风道91,所述壳体1设置有支臂连接斜面3,所述支臂连接斜面3的左端为第一斜面部31,支臂连接斜面3的右端为第二斜面部32,所述第一斜面部31低于第二斜面部32,所述支臂连接斜面3开有上连接口33,上连接口33连通风道91。所述支臂2包括至少由一组相互伸缩配合的外风管4和内风管5组成,所述内风管5外壁沿其长度方向开有第一出风口51,靠近内风管5末端的内风管5设置有限位柱6,所述外风管4外壁沿其长度方向开有第二出风口41,限位柱6伸入第二出风口41内并沿第二出风口41内滑行,限位柱6限制内风管5和外风管4相对滑行的距离。所述内风管5的一端为斜端面7,所述斜端面7开有下连接口73,所述支臂2对应下连接口73内腔开有环形限位槽21,所述斜端面7的左端为第三斜面部71,斜端面7的右端为第四斜面部72,所述第三斜面部71低于第四斜面部72。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的环体8,环体8的上端设置有一圈上翻边81,环体8的下端设置有一圈带定位块821的下翻边82。所述环体8的上端伸入上连接口33内,上翻边81坐于上连接口33,环体8上端和壳体1转动连接,环体8以上连接口33为旋转中心旋转,所述环体8的下端伸入下连接口73内,下翻边82卡置于环形限位槽21内,环体8的下端和支臂2固定连接,实现支臂2和壳体1通过环体8转动连接,同时支臂2的斜端面7和壳体1的支臂连接斜面3紧贴在一起。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的环体8,支臂2和壳体1通过环体8连接,所述风道91通过上连接口33、环体8和下连接口73连通内风管5的第一出风口51和外风管4的第二出风口41。用户需要通过旋转支臂2切换干衣架的状态:结合图7所示,当第三斜面部71和第一斜面部31紧贴,而且第四斜面部72和第二斜面部32紧贴时,支臂2和壳体1呈收合状态。结合图8和图9所示,当第三斜面部71和第二斜面部32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衣架的旋转支臂结构,包括壳体和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支臂连接斜面,支臂连接斜面开有上连接口,所述支臂一端为斜端面,斜端面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伸入上连接口内与壳体活动连接,支臂连接斜面靠近/紧贴斜端面,支臂以上连接口为旋转中心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衣架的旋转支臂结构,包括壳体和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支臂连接斜面,支臂连接斜面开有上连接口,所述支臂一端为斜端面,斜端面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伸入上连接口内与壳体活动连接,支臂连接斜面靠近/紧贴斜端面,支臂以上连接口为旋转中心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衣架的旋转支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连接斜面的左端为第一斜面部,支臂连接斜面的右端为第二斜面部,所述斜端面的左端为第三斜面部,斜端面的右端为第四斜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干衣架的旋转支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部低于第二斜面部,所述第三斜面部低于第四斜面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干衣架的旋转支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斜面部和第一斜面部紧贴,而且第四斜面部和第二斜面部紧贴时,支臂和壳体呈收合状态;所述第三斜面部和第二斜面部紧贴,而且第四斜面部和第一斜面部紧贴时,支臂和壳体呈干衣架状态;所述第三斜面部处于第一斜面部和第二斜面部之间,而且第四斜面部处于第一斜面部和第二斜面部之间时,支臂和壳体呈干鞋器状态。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卢刚亮林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卡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